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对季节性微污染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祥  陈勇 《给水排水》2003,29(4):23-25
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原水取自西大洋水库 ,在夏、秋两季存在原水微污染状况 ,尤其是锰含量高易造成出厂水色度超标。在分析了水质污染变化原因的基础上 ,进行了针对性的试验研究和技改实践。运行结果表明 ,改造加药工艺 ,合理投加高锰酸钾 ,可将出厂水色度控制在 5度以下。  相似文献   

2.
某市供水管网水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永红  周登 《给水排水》2004,30(12):30-31
对湛江市供水管网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管网水的浊度、色度、铁和CODMn都比出厂水的略有增加,原水为地下水的管网水浊度及铁合格率比出厂水有较大的下降。从出厂水稳定性、管材和管网水停留时间等方面,对影响管网水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大治河原水的试运行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上海市惠南水厂生物预处理工程的处理效果及对后序常规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生产性试运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 ,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NH3 -N ,色度 ,CODMn,浊度 ,铁 ,锰分别去除78 7% ,2 4 13% ,12 36% ,64 4 3% ,4 8 64% ,69 3% ,对原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可以较大地提高出厂水水质 ,并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方地区水库水体化学稳定性差、低浊、季节性高锰等特性,导致出厂水中微量锰、铁极易在供水管网中沉积,并产生大面积黄水的现象,通过对绍兴市供水水库原水特征、制水工艺及供水管网黄水现象的研究,分析了黄水的表征与形成原因,提出了根据原水锰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在水厂进行组合工艺氧化除锰及在管网进行科学冲洗排放的方式实施黄水综合治理,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3~2015年岷江水系上游某市多次出现黄水现象,现场考察分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发现黄水问题→排查并冲洗局部供水干管→排查并冲洗水厂清水池→分析原水铁锰浓度变化及微量铁锰富集,经过分析,产生黄水的主要原因为水源及出厂水中含有的低微浓度铁锰(以锰为主)经氧化形成氧化物沉淀,长期富集并以较疏松形态附着在清水池池底、池壁及供水管道内壁,当水力条件或水质稳定性发生变化时导致管网黄水现象。该市水厂自2015年6月起采取预加氯氧化的方式有效去除水源中的微量锰,同时提高原水及出厂水铁锰的检测能力,使水厂及时根据出厂水锰浓度的变化做出工艺的调整,此外定期对管网进行计划性冲洗,2016、2017年该市基本未再次发生管网黄水现象及用户投诉,水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
西北某水厂以地下水为原水,部分原水井中铁、锰普遍超标,浊度、色度、CODMn、氨氮季节性超标,本工程采用曝气、反应、接触氧化及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对原水中铁、锰、氨氮、色度、嗅味和CODMn进行分级协同去除,达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法降低自来水锰含量的技术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铭  丁亮  颜亮  吴强  张亮  徐建新 《给水排水》2003,29(2):30-32
在水的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 ,水中的二价锰可被高锰酸钾迅速氧化为四价锰 ,并通过沉淀和过滤去除。以小试的结果为依据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利用高锰酸钾去除原水中锰的不同效果 ,并运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在不改变任何工艺参数的条件下 ,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高低投加适最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使出厂水的锰含量指标达到国际要求  相似文献   

8.
董民强  张赟 《给水排水》2007,33(8):49-53
杭州市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对给水厂逐步进行深度水处理工艺改造.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效果,对采用新工艺后的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不稳定的情况下,深度水处理有效改善了饮用水水质,对锰的去除效果较好,出厂水、管网水中的总有机碳、耗氧量、亚硝酸盐均显著降低,管网余氯消耗下降.在实现深度水处理后,加强管网管理对改善龙头水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水的pH值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水中的二价锰可被高锰酸钾迅速氧化为四价锰,通过沉淀和过滤去除。本文以实验室搅拌实验的结果为依据,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利用高锰酸钾去除原水中锰的不同效果,并把所得结论运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任何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高低投加适量高锰酸钾有很好的除锰效果,使出厂水的锰含量指标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太湖B支流地表水受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水体污染严重,水中有机物浓度和藻密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混凝—沉淀—砂滤—加氯消毒"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铁锰、藻类等物质。采用高锰酸盐(PP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高锰酸盐投量在0.45 mg/L和聚丙烯酰胺投量在0.07 mg/L条件下联用强化混凝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PC-PAM联用强化混凝对浊度、色度、铁、锰和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73%、92%、99%和38%。PPC在0.3~0.5 mg/L投量和PAM在0.05~0.10 mg/L投量下联用强化混凝生产试验的出厂水浊度、色度、铁、锰等指标,均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焦化废水的预氧化-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成分十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性质非常稳定且水量大,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使用H2O2为氧化剂,FeSO4.7H2O为催化剂的Fenton氧化法对钢铁焦化厂废水的终冷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氧化处理后用FeCl3为混凝剂对COD,NH3-N,色度及浊度的去除率进行了系统的考查。确定了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最佳的混凝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pH值控制在3左右,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0℃,焦化废水的COD,NH3-N,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1%,96.2%,90.8%和90.2%。  相似文献   

12.
桐乡市果园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设计和运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桐乡市果园桥水厂设计规模为 8万m3/d ,原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 ,由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为使出厂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 ,确定增加原水生物预处理工艺和臭氧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该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程中系统布置、设计参数、材料设备选择 ,以及运行成本分析等内容。运行结果表明 ,原水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氨氮 ,平均去除率达 70 %以上 ,部分去除色度、耗氧量等 ,并使锰指标达标 ,减轻后续处理流程的负担 ;在预处理池运行后 ,常规处理效率也得到提高 ;当深度处理稳定运行后 ,剩余氨氮去除率达 70 % ,CODMn去除率在 4 0 %左右  相似文献   

13.
黄河泥沙对CODMn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华 《人民黄河》2000,22(3):17-18
针对黄河多泥沙河段含沙量大,泥沙对河流CODMn浓度影响大的突出特点,运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浓度的影响,揭示了浑水、清水中CODMn浓度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即:黄河原状水中CODMn值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去除泥沙后清水的CODMn浓度测定值随其原含沙量的增大呈微上升趋势;黄河原状水即使不加酸保存,泥沙对CODMn测值也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要比加酸样品显得微弱。最后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回灌条件下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敏  梁杏  刘绍华 《人民黄河》2012,34(6):89-91,94
为了探讨再生水回灌条件下的地下水中重金属Fe、Mn、Pb、Se、Sr、Zn含量变化情况,在郑州回灌试验场采集并分析了再生水、河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样品(共106个),研究了土壤水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在再生水回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水中Fe、Mn、Sr背景含量较大;回灌1 a后,Fe、Sr含量有所减小,但Mn、Pb、Se、Zn含量有所增大;再生水回灌引起的重金属含量增大的范围为地面以下15.0~20.0 m;引起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原因除再生水的回灌以外,还有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较高的重金属背景。  相似文献   

15.
使用Fenton试剂对铁锰矿井水进行处理试验,论述了反应温度、H2O2的投加量、pH、反应时间对Fenton试剂处理矿井水的影响,讨论了Fenton试剂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对铁锰矿井水中锰的去除效率很高,矿井水中的Fe2+能与H2O2形成Fenton试剂后产生的具有强氧化性的.OH能有效处理矿井水中的Mn2+。对于原水Mn2+的初始浓度为2 mg/L,Fe2+的初始浓度为250 mg/L,pH为5,当控制反应温度为25℃,H2O2的投加量为8 mmol/L,调节pH值为4.5,反应时间为10 m in,Mn2+去除效率可以达到78.1%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哈尔滨市水文地质条件及2008年地下水中Fe2+、Mn2+含量的监测数据,对地下水中Fe2+、Mn2+的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上覆岩土及水介质的化学成分、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环境及季节性变化是引起地下水中Fe2+、Mn2+含量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且Fe2+、Mn2+的动态变化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动态变化直接相关.最后提出降低Fe2+、Mn2+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18.
绍兴综合印染废水集中处理二期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绍兴污水处理二期工程设计规模30万m3/d,采用意大利泰克皮奥“新型氧化沟”处理工艺。比较了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设计水质特点,介绍了二期工程工艺设计特点,就二期工程调试阶段CODCr,BOD5,NH3-N,TP,色度的去除情况与一期工程予以比较,并且对一、二期工程的可变成本及固定成本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地表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净化微污染地表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三家店水库下游的京永引水渠旁建立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开展了不同季节三家店水库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CODM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和65%,去除率随着渗透速率的提高而降低,但是变化不明显;随着水温的降低,CODMn的去除率开始下降。在低温季节,CODMn的去除率明显随着渗透速率的提高而显著降低,而NH+4N受温度和渗透速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其平均去除率仍可达到60%。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微污染地表水中CODMn和NH+4N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该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仍可以正常运行,但为保证净化效果,需要适当减小渗透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