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新乞讨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乞讨现象与乞丐问题是历来令中国统治者感到头痛的问题,史载:“中国历代王朝皆毁于流民之手。”①乞丐群体作为特殊的社会边缘群体,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与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皆不相容的亚文化结构———“乞丐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其群体文化中又产生了一些诸如职业化、团体化等新特点,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颇大,有必要对其认真加以分析,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分为三大主体: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以及人民大众群体。三者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三大主体不断深入、互动,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文章着重描述的是三者间的关联性,分析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间、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间以及理论工作者和领袖人物间的细节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伴随着党的产生而产生、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这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条件和特点直接相关。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国情出发,组建了一支来自工人、农民和先进知识分子的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锻炼成长,形成了一个来自人民、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领袖群体;实现了知识分子干部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和依托,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分配领域进行收入调节,并以此作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主要途径,被实践证明很难取得预期成效。本文指出,中国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形成于群体间的非对称性交易,而非对称性交易又是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缺陷所致。因此,要真正实现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人民群众共享,就必须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将实现人民的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理论上,深刻地体现了理想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顺应人民意愿的统一;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研究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是对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一个整体性把握。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支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同时还是对西方"人民主权论"的超越。此外,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具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现代政治生活的新气象以及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不仅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指南。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是创新发展两个交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价值要义在于共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根基,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其基本原则在于系统化、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相统一,理论斗争和人民利益实现相统一,同一性、差异性相统一;其基本路向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依托有效介体,重视学生群体。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就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与阶级社会的利益矛盾相比 ,既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也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在横向上表现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在纵向上表现为个人、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 ,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结构。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必须坚持以经济方法为主 ,同时还要注意综合运用其他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党在历史上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是不是都过时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众工作的基本理论并归纳出十条经验。它们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并抓住关键性群体;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与荣誉;从思想上教育群众、引领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在群众中发现并培养"群众领袖";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民众对党的信任;反对官僚主义,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民主政治,把群众的意见聚合起来;发现并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与得失。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之所以对这场血与火的战争刻骨铭心,永志不忘,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所蒙受的损失和痛苦世所罕见;而在另一方面战争又唤醒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前赴后继地开展斗争,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以抗日战争胜利为重要契机,中国人民渴望民主、自由与光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汇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而促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促进了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由于世…  相似文献   

1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前赴后继的不屈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中国民主革命失败,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实现工业化,富国富民是中国社会近代以来苦苦追求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60年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目前的"中国模式"是过渡性的,既包括物本模式因素,又包含人本模式因素。在物本模式因素的影响下,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使经济社会难以可持续发展。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向人本模式转变,即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通过注重转变人的发展方式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法律现代化,是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市民社会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确认密不可分、同步发展的。同样,中国法律现代化也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和个人自由的成长息息相关。从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法律现代化大体上可以分为晚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回顾历史,自1792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17年,然而,中国法律现代化事业并没有全部完成,历史的重任落在当代中国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执政经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局部执政,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30年从自在执政到自觉执政转变的两大阶段,党的主要执政经验是:必须重视民心、民主、民生;必须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重大关系;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通过党的领导和执政而形成与发展,并与中共党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彼此不可分割的关系。建国以来的中共党史是国史中的执政党史,党的执政史是国史及其发展的主要源泉。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党的执政史和国史的鲜明主题。中共党史规定国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党的执政史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成为中共党史和国史的实质内涵。中共党史与国史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出党的执政为民的先进性与人民历史主体性的统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实施凸显了民生取向特点,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亦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紧密结合,但出现了发展中新的民生问题。党中央面对新的民生问题,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及实践中实现了若干重大转变,采取了若干重大举措,使民生问题的改善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党中央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决策与实践,主要受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变化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受制于演进中的不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仍然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民主政治观念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是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变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观念.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有其历史价值,然而,"民本政治"毕竟不同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举世瞩目的伟大功绩向世人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社会分工经历了百年颠仆但最终回到了分工不断扩展的道路上。中国青年走四方遭遇了这一曲折历程,最终收获了一个行囊人生的形象,涉及民国时期各个阶层的青年离开乡村社区进入都市和工商业领域的开放立体形象、20世纪中后期以来农村青年戴着身份与制度镣铐走出农业一土地社区进入各种务工场所的打工群体广谱形象。这些形象主要是由唐德刚与路遥等学者和作家创造的。行囊人生形象是中国青年在社会分工处于初始状态时候的形象。随着分工扩展以及社会服务与保护系统的完善,这一形象将会发展为自由劳动者的开放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