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电阻率相对值综合法,以大港油田羊二庄区块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其地质、测井、测试、试油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 对5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符合率达82.9%.  相似文献   

2.
A油田是大庆西部外围地区的典型低渗透油田,主要目的层萨尔图油层具有储层薄、物性差、含泥含钙重的特点,其水淹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从水淹层导电机理入手,分类建立了水淹层解释图版和标准,同时考虑测井的局限性,利用录井和动态水淹分析成果对测井水淹层解释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建立了测井-录井-动态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应用该方法,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75.0%。  相似文献   

3.
李翔  淡申磊  李大妮  周代 《测井技术》2010,34(2):150-154
针对双河油田Ⅷ-Ⅸ油组高含水期的强水淹层,利用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试油、试采资料,通过开展水淹机理实验研究,建立水淹层动态饱和度指数、胶结指数的模型.综合强水淹层岩性、产水率、孔隙结构及电性等细分标准,对强水淹层定性识别和细分定量解释研究,建立了Ⅷ-Ⅸ油组中厚油层强水淹细分解释标准.形成1套利用测井技术进行强水淹层细分精细评价的完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云英  王铁燕 《测井技术》2005,29(6):548-550
在对大庆油田薄差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淹特点的研究中发现,由于水淹的影响,薄差层的水淹层解释仅依靠测井曲线响应的幅度值,建立参数数学解释模型来进行储层参数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建立水淹模式库的思想,来解决薄差层水淹层解释问题.以密闭取心井、单层试油以及测试资料为依据,按照不同区块地质特点、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以及其邻层特性等,获取尽可能全的井况信息,综合所有信息,使地层水淹后的岩性、物性特征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相映射,提取水淹层特征参数和水淹等级的划分模式.建立水淹模式库,并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使水淹层单井定性一次解释符合率达到65%以上.定量解释精度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加密调整是油藏二次开发,实现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重要手段。新井投产前,准确识别水淹层,对水淹级别进行定性刻化和定量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检查井密闭取心资料为基础,利用径向电阻率差值法、原始地层电阻率恢复法对水淹层进行了定性识别,建立了水淹层测井解释图版;利用产水率、水驱效率等方法对储集层水淹级别进行了定量解释;采用多方法综合判定储层水淹级别,提高了解释精度,并实现了计算机批量化处理。生产动态验证表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4.6%。根据水淹层识别结果,优化射孔32井次,新井投产后含水得到较好控制,单井产能到位率大于95%,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水淹层电性特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常规岩心实验和水驱油实验数据,以水淹机理实验为依据,在水淹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淹层测井定性、定量精细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测井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评价水淹层需要利用多种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对CA油田主力区块W2、W5、W8断块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研究,利用自然电位、电阻率、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结合相关地质、生产等信息,对水淹层进行定性识别,利用双频电阻率测井技术进行水淹级别的定量评价,在W2-93井和W8-49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属于低孔、低渗、低压的“三低”油藏。由于注入水为淡水,且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使水淹层的电阻率较高。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易把水淹层解释为油层,导致射孔投产后的生产井高含水。文中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试油试采、岩心分析等资料,研究了水淹层地球物理变化特征与定量解释模型,建立了适合牛圈湖油田的水淹层解释方法,现场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数理统计的方法,以某油田Z断块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其测井,试油,地质及测试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的水淹层变化特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了适用于水淹层定量解释的测井曲线,建立了该地区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对16口井的资料进行处理,符合率86.3%.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水淹层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常规测井方法在评价水淹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油层、水层、水淹层在核磁共振测井的标准T2谱、移谱、差谱上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水淹层响应特征定性识别水淹层的方法;在对不同类型的水淹层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于中等粘度油的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稠油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差分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可动水饱和度.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优化的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强调了加强移谱测井是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观测模式.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河南泌阳特超稠油储层水淹层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浅层特超稠油油层成岩程度低,储层松散,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高的特点.蒸汽吞吐过程中油层出砂严重,蒸汽吞吐后水淹层岩心和电性特征变化明显,依据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和定量测井解释的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图版解释法、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方法、C/O比能谱测井解释法.经过河南稠油油田39口井的验证,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89.7%.  相似文献   

12.
应用岩心刻度测井和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坨28断块沙二段上亚段油层组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并对381口水淹层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和综合评价,评价解释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坨28断块沙二段上亚段油层组综合调整方案,对该区15口新井的单采层进行了水淹层评价效果的现场检验,按水淹级别统计,符合率达到80%,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秀峰 《测井技术》2017,(5):606-610
肯基亚克油田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水淹情况严重,剩余油挖潜不够充分。目前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已在该油田测量了50余口井,在确定单井的剩余油分布情况、封堵高含水层以及二次解释、重新发现新的含油气储层等方面,整体效果较好,但对于物性较差的储层识别能力不强。在不同孔隙度条件下,对PNN识别储层的水淹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在该油田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为得到定量结论 PNN测井所需要的最低储层孔隙度以及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区域地层特征统计、经验公式等确定该油田PNN测井资料解释的相关参数。将解释成果与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俊胜  罗娜 《石油物探》2001,40(3):48-56
首先,基于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资料和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其次,利用水分析资料和自然电位测井(SP)资料,建立了本区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SP、泥浆电阻率和泥质含量的关系;综合利用遗传约束优化方法,建立了考虚水淹影响因素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然后,讨论了储层与油层识别问题。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孤东油田沙河街组近200口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通过对比,其处理解释结果与已知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常规电法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常因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而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围绕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利用数理统计、动态测算、地质建模等手段,结合油田开发全过程的生产资料,提出了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版。用克拉玛依油田三个层块四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对该方法的解释参数进行验证,认为对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林等.DDL-Ⅲ示踪流且测并资料定量解释方法及应用.测并技术,1994年,18(2):116~124应用高灵敏度持水率计测井资料以及示踪流量仪在模拟井中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经验公式,建立油水两相流动的解释模型。通过对滑脱速度和持水率的计算,进而分别求出井下各层的油、水产量,使得DDL-Ⅲ见示踪流量测井资料的解释定量化。本文提出的解释方法,适用于单相产油、单相产水(或注水)以及油水同产的生产井,可进一步提高资料质量和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油田注水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天鹤  郭莉  左毅 《特种油气藏》2005,12(2):42-44,48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订、数值模拟调参、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层防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状态空间模型在薄差水淹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利用在同一解释单元内多种测井资料的变化梯度及Kalman滤波增益,判断同一解释单元内各有效储层间水淹状况相对变化趋,从而实现了储层水淹状况的定性判别,再利用双地层水电阻率模型反求储层参数,使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保庆  张付明 《石油仪器》2002,16(6):36-38,42
自然伽马测井测量的是地层总的自然伽马放射性 ,是套管井测井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 ,地层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在不断被搬运、堆积 ,导致地层中的自然伽马放射性出现异常变化。根据这个变化 ,自然伽马曲线在开发测井中不但可以用于深度校正 ,而且还可以在诸如水淹层解释、吸水剖面测试、油水井验窜、找漏等方面进行应用。这几种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新用法在临盘采油厂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