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目的]观察IgA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根据血瘀证评分标准将184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168例(轻度组105例、重度组63例)和非血瘀证组16例,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各项指标与血瘀证的关系。[结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瘀证积分负相关(r=-0.9355),其余指标与血瘀证积分正相关(r=0.1452~0.9722),相关性显著(P<0.01或P<0.05)。血瘀证组(轻度组、重度组)与非血瘀证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重度血瘀证组与轻度血瘀证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异常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除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肾功能异常组的血瘀证积分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结论]IgA肾病患者处于血液高凝高粘、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状态,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血瘀程度密切相关,血液流变性异常和血瘀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子对血瘀模型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右旋糖酐(40万分子量)复制血瘀证家兔模型,灌胃给予急性子水煎液,连续3天,用旋转粘度计法检测各组家兔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纤维蛋白原(Fb)。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急性子高、中、低3个剂量组,除低剂量全血粘度1/s外,均有极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ESR和Fb(P<0.01)的作用;3个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30/s低剂量组和HCT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100/s低、中剂量组,全血粘度200/s低剂量组,HCT低剂量组以及ESR高、中、低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子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状态下家兔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瑞香素对志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CMC-Na正常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和瑞香素大,中、小剂量组,瑞香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瑞香素200,100、50mg/kg;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0.2%CMC-Na溶液,给药后第3天遣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中切及高切粘度,缸细胞压积(Hct),缸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血瘀模型组在高、中、低切变半的全血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使用瑞香素大、中剂量组的全血粘度均下降,较血瘀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血瘀模型血浆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全血粘度类似,瑞香素大、中剂量组的血浆粘度较丘瘀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瘀模型组缸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1),除了低剂量组不能显著减低升高的红细胞压积外,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瘀模型的红细胞压积.结论 瑞香素对急性血瘀大鼠全血和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具有明显降低作用,通过改善血液漉变学指标,从而使血瘀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对记忆功能及心肌组织 SO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比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以下简称“注射液”)中总黄酮甙含量的提高和槲皮素甙含量的提高对药效学(小鼠记忆力实验、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SOD含量及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注射液”组和阳性对照组即“金纳金”组(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1、记忆实验,昆明鼠分别腹腔注射所试药物。用东莨菪碱造成记忆障碍,进行跳台实验。2.血液流变学: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所试药物,3天后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3.心肌组织SOD含量测定:家兔冠状动脉结扎再松解方法造成心肌缺血灌注损伤,于再灌注前分别注射所试药物,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浆SOD含量。能改变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3.SOD含量;用药组心肌组织SOD、血浆SO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同剂量下“注射液”组优于“金纳多”组,结论: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和“金纳多”均能提高记忆力;改善家兔血液流变学,保护缺血再灌注组织。且同剂量下“注射液”作用优于“金纳多”。  相似文献   

5.
脑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脑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脑康胶囊治疗组(以下简称为治疗组),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建立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全血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组全血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康胶囊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1 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117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20 d,并于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全血比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禾心素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上进行血液流变学试验,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阴性指数;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分别记录用药前后耳廓微循环细动脉、细静脉的血管口径和毛细血管开放量(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法),计算用药前后的差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禾心素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阴性指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细动脉口径、细静脉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结论:禾心素可显著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具有降低血液“浓、粘、凝”的倾向;可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参鸟葛根汤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患者60例临床符合冠心病血瘀证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参鸟葛根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参鸟葛根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症状,降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改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参乌葛根汤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玄芷镇痛片对急性血瘀模型(血管性头痛)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量、脑组织含水量、脑重量等指标,系统观察玄芷镇痛片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经玄芷镇痛片治疗后,大鼠脑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血液粘度明显下降,特别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且该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地改善脑微循环。结论玄芷镇痛片能明显促进脑部血流、改善脑微循环;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而发挥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从军  俸明芳  唐勇 《华夏医学》2009,22(4):640-64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为实验组,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连续治疗28d后,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前两组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变化,实验组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其临床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水蛭素组(25只)、肝素钠对照组(25只)、模型对照组(25只)和空白对照组(25只),各组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给药1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冰水游泳加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制作成急性血瘀模型,然后颈动脉采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情况的差异。结果水蛭素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优于模型对照组,与肝素钠组相当。结论水蛭素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空白手术组、夹尾组、禁食水组、复合造模组。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夹尾组给予夹尾、禁食水组给予禁食水、复合造模组给予夹尾+禁食水+声光电刺激复制气滞血瘀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状态,受孕率及血流变指标。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耳色、爪色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状态,夹尾组、复合造模组的全血黏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夹尾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合造模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与空白组、禁食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刚性指数:禁食水组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造模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聚集指数:夹尾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模型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取复合刺激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可以成功建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贫血大鼠模型瘀血出血改变与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注射APH致贫血造模方法,对照观察正常与造模后青、老年大鼠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等情况,探讨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结果:贫血青年与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足底微循环等均较同龄正常大鼠有明显异常。表现为WBV(高、中、低切值)、PV或WBRV(高、低切值),以及EI和IR均有明显升高;足底微循环显著障碍;而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脏器组织均可见缺血损伤、瘀血、出血的病理改变。结论: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反应,与伴有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此研究可为“补血调血”治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活血通络功效。方法: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及离体兔耳灌流实验。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经口给药.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扩张离体兔耳血管。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并运用化瘀消痰、软坚散结基本方异位胶囊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家兔相比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血沉显著降低,种植灶异位子宫内膜重量显著减轻,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种植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有萎缩迹象。表明本法能显著改善造模家兔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瘤克胶囊对荷瘤鼠免疫器官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ICR小鼠复制肉瘤S180模型,观察脑瘤克胶囊对荷瘤鼠脾脏、胸腺质量及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采用SD大鼠接种W256瘤细胞后观察脑瘤克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脑瘤克各剂量组对荷瘤鼠脾脏、胸腺质量及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瘤克大、中剂量组均可降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脑瘤克胶囊对肉瘤S180小鼠免疫器官无显著影响,能改善移植性肿瘤W256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其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血细胞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56例血瘀证患者(血瘀证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配宽度(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配宽度(PDW)及全血比粘度(BV)、红细胞变形能力(ED)、血小板聚集率(PAP)、甲皱微循环速度(NMS)。结果血瘀证组显著差异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瘀证组前4项指标与血液流变学呈直线相关性,探讨其内在联系,提示MCV、RDW-cv、MPV、PDW增高是血瘀证形成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态学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二氧化碳气腹对兔体温、红细胞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健康兔按气腹时二氧化碳温度随机均分为两组:等体温组(I组,二氧化碳加温至37℃)和低体温组(H组,二氧化碳温度为21℃)。每组均接受气腹1h。在二氧化碳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min(T2)测定红细胞流变性。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温、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并记录在相应时点的上述参数值。结果在等体温组,气腹后30 min、60min与气腹前比较,体温变化不大,HR、MAP、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显著下降(P〈0.05);在低体温组,体温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1)。红细胞压积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低温二氧化碳气腹可使机体体温下降;等体温和低体温二氧化碳气腹可导致红细胞流变性减弱、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下降,但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杜菊梅  张润宁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79-27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血流变学及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8例健康人进行血流变学参数及外周白血细胞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的血流变学指标、外周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流变学及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