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浆氧自由基(ROS)、对氧磷酶-1(PON-1)、丙二醛(MDA)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水平,以期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该院二胎孕前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精液并完成精液常规、精浆ROS、PON-1、MDA和精子DFI及ROS、PON-1、MDA检查,同时分析精子DFI及ROS、PON-1、MDA与DF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及前向运动精子率均明显降低,精浆ROS、MDA和精子DFI显著升高,精浆PON-1水平明显降低,精浆ROS、MDA水平与精子DFI之间呈正相关(r=0.538、0.737),精浆PON-1与精子DFI之间呈负相关(r=-0.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ROS、PON-1、MDA水平和精子DFI的检测可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特发性少弱精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锌含量与精子形态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152例特发性少弱精患者根据形态学分析分成5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液质量、精子形态,利用速率法、PAN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和锌水平。结果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在3%~4%、2%~3%、1%~2%、0%~1%4组与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4%比较,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2.199、-2.685、-2.827、-3.358,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锌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畸形指数(SDI)呈负相关(P0.05),与精子头部、颈部和中段、尾部、过量残留胞浆、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无明显相关性(P0.05);精浆锌水平与各项精子形态学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异常的特发性少弱精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明显低于精子形态正常的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与SDI呈负相关,可能有利于体外受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龟龄集胶囊联合腹针对弱精症患者精子活动力及精子DNA碎片率(DFI)的影响。方法入选弱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龟龄集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腹针施治。观察治疗前和每个疗程后2组前向运动精子率(PR)、精液浓度、精子活率、DFI,以及精浆生化中的α-糖苷酶、果糖、精浆锌(Zn)、精浆酸性磷酸酶(ACP)等指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PR、精液浓度、精子活率、DF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实验组在1个疗程后PR和精子活率就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需要延续到2个疗程后才能看到精子情况的改善,并且改善程度不如同样是治疗2个疗程的实验组。结论龟龄集胶囊能有效治疗弱精症,联合腹针施治对改善弱精症患者精子活动力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年龄与精子DNA断裂指数(DFI)的关系,探讨精子DNA损伤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3例不育患者的精子DFI、精子浓度、活力和年龄等指标。按少、弱精子症进行分组,并进行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无相关性,而与精子活力呈负相关(r=-0.457,P0.05)。少、弱精子症组的DFI较正常组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172,P0.05),在弱精子症组中,不同年龄组DF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在弱精子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精子活力下降的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子DNA检测,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精子高DNA着色性(HDS)与受检者的精子形态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生殖中心601例精液样本,显微镜法计算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FI和HDS,并分析其与受检者的正常形态精子及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4.00%组与≥4.00%组之间的DFI和H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D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组间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精子DFI、HDS呈负相关(r=-0.162,P0.05;r=-0.281,P0.05),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132,P0.05),而年龄与精子HDS无相关性。结论精子DFI和HDS可作为反映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弱精症患者的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对精液质量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检测法对233例少弱精患者进行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检测,根据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分为降低组和正常组,对两组标本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前向精子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 233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中,降低组93例,正常组140例。降低组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前向精子百分率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可影响男性的精液质量及生育力,可把精浆中性α-糖苷酶检测作为少弱精症患者的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对弱精子症(肾精亏虚)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男性不育科门诊收治的124例弱精子症(肾精亏虚)伴有精子DNA碎片率偏高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左卡尼汀组40例);B组(补肾强精颗粒组41例);C组(左卡尼汀+补肾强精颗粒43例)分别给药,3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率DFI(%),比较3个月后三组精子前向运动率(PR)、总活动率及精子DFI。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C组为95.3%明显优于A组的80%和B组的75.6%;DFI、PR及精子总活率比较,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组治疗弱精子(肾精亏虚)DFI、PR及精子总活率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临床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戴氏生精膏治疗少弱精症的疗效。方法:60例少弱精患者随机分为2组,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戴氏生精膏、左卡尼汀治疗,观察2种治疗方法对少弱精症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经过12周的治疗后,精子浓度、PR精子百分率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戴氏生精膏的治疗组在提高精子浓度、PR精子百分率方面高于使用左卡尼汀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6%、6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戴氏生精膏治疗少弱精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取卵日男方精液处理前精子形态及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新鲜移植周期行IVF助孕的407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精液质量分析(第5版)》标准,按处理前正常精子形态(NSM)百分比及前向运动精子(PR)比例分为4组:弱畸精组(PR32%且NSM4%)、弱精组(PR32%且NSM≥4%)、畸精组(PR≥32%且NSM4%)、正常组(PR≥32%且NSM≥4%)。分别比较各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弱畸精组36例,弱精组35例,畸精组121例,正常组215例。弱畸精组与弱精组比较,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畸精组与畸精组比较,除正常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畸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移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组与畸精组比较,除优质胚胎率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可用胚胎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IVF-ET助孕的患者,结合精子形态与前向运动精子比例能更好地预测其妊娠结局,而单纯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和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miR-551b水平变化,探讨其作为男性不育症辅助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在南京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江苏省中医院男科门诊确诊的9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及同期招募的34例年龄匹配正常生育男性精液标本,记录患者及对照临床资料,测定患者及对照精液参数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及部分精浆生化指标α-糖苷、酸性磷酸酶、肉毒碱、果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和比较弱精症、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及正常生育男性精浆中miR-551b含量变化,统计分析精浆miR-551b临床价值及与精液参数、精浆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正常生育组精浆miR-551b水平为20.63(9.59,37.83)fmol/L,弱精症患者为62.29(25.22,101.43)fmol/L,较正常生育组显著升高(U=297.00); 无精症患者精浆miR-551b水平为4.70(2.41,13.71)fmol/L,较正常生育组明显降低(U=35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精浆miR-551b区分弱精症、无精症患者与正常生育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分别为0.810(95%CI 0.718~0.902)和0.772(95%CI 0.667~0.878); 鉴别弱精症和无精症患者的AUC ROC为0.932(95%CI 0.885~0.979)。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不育患者精浆miR-551b水平与精子密度(r=0.735)、精子活率(r=0.643)、a级精子比例(r=0.672)、a+b级精子比例(r=0.682)及α-糖苷(r=0.375)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miR-551b水平与精子密度呈显著独立相关(β=0.618,P<0.001,校正r2=0.368)。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精浆miR-551b是弱精症[OR = 24.889(95%CI 5.302~116.843),P<0.001]和无精症[OR=6.303(95%CI 1.316~30.179),P=0.021]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miR-551b水平与正常生育男性存在明显差异,且与精子密度和活力密切相关,有潜力成为男性不育患者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观察组)及39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对照组),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液质量,精子形态分析软件及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精子畸形指数(SDI),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速率法)和锌含量[1-(2-吡啶偶氮)-2-荼酚法]。结果观察组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MAI、TZI、SDI均与精子颈部和中段、尾部异常百分率及过量残留胞浆(ERC)百分率呈正相关(P0.01),而与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低于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且精子异常头部、颈部和中段、尾部及ERC都有可能是导致体内生育力下降和体外受精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验方生精2号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锌及精子形态的影响。方法 52例少弱精子症患者经生精2号方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以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迪夫快速染色法(DiffQuik)检测精液质量及精子形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速率法)和锌含量[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法]。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经非参数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27、-6.924,P0.05),精浆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为-1.710,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精子头部缺陷百分率经非参数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为-3.530,P0.05),精子颈和中段缺陷百分率、胞浆小滴百分率、尾部缺陷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0.432、-1.501、-0.579,P0.05)。结论经验方生精2号方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及精子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精子头部改善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子形态、DNA碎片指数(DFI)和精浆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278例夫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92例)与未妊娠组(18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精液参数及DFI。结果两组的年龄、不育年限、BMI、获卵数、避孕时间、鲜胚移植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IVF、ICSI周期的精子浓度、前向活动力、精浆锌水平均高于未妊娠组,DFI低于未妊娠组;妊娠组ICSI周期的精子畸形率低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精子形态、DFI及精浆锌对IVF-ET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且DFI可影响精子前向运动,导致精子畸形,影响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精子DFI在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959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检测,运用Diff-quik染色法对精液进行染色处理后再作形态学分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检测精子DFI,根据精子DFI值分组,Ⅰ组精子DFI<30%,Ⅱ组精子DFI≥30%,并对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组有754例;Ⅱ组有205例。Ⅰ组的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年龄、不动精子百分率(IM)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存活率、PR、NP、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409、-0.402、-0.198、-0.216,P<0.05),而与患者年龄和IM呈正相关(r=0.181、0.402,P<0.05)。结论精子DFI与多项精液参数相关,因此精子DFI检测应与精液常规检测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相结合,为临床评估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力提供可靠且准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液ROS、精浆SOD测定在男性不育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生育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50例,男性不育症组265例,化学发光法测定精液ROS,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精浆SOD活性。结果男性不育组、精索静脉曲张组和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液R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精液ROS,精浆SO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浆SOD,以上组间结果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弱精子症组:精液R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精浆SO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各弱精子症组随着精子活力降低:精液ROS依次升高(组间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精浆SOD依次降低,其中中度弱精子症组精浆SOD与轻度弱精子症组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弱精子症组精浆SOD明显低于中度弱精子症组和轻度弱精子症组,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OS是影响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和病理因素,男性不育患者精液ROS和精浆SOD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精液标本用全 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时对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和不动精子百分率(IM)等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2月至5月于本院生殖门诊就诊患者,精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分析初检精子浓度≥100x 10*/mlL,且精液量≥1.5 mL的精液标本155例,设定为高浓度精液原液组(A组);自身精浆稀释组(B组)和37 C生理盐水稀释组(C组)分别以自身精浆和37 C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均按1:2稀释比例稀释;手工法计数精液原液精子浓度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参数。观察A、B C各组间精子浓度、PR、NP以及IM的差异,以及精子浓度与PR、NP I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浓度精液原液组(A 组)的精子浓度显著低于手工法对照组、自身精浆稀释组(B组)和37 C生理盐水稀释组(C组)(P均<0.05);B、C两组与对照组之间精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R显著低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的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NP显著高于B、C两组(P均<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M显著低于B、C组(P均<0.05),而B. 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精液标本未稀释 直接检测可能会引起精子浓度偏低、NP增高和IM降低;建议稀释后检测以提高结果准确性;37 C生理盐水稀释可导致PR降低,建议以自身精浆作为高浓度精液标本的首选稀释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的miR-141-5p表达差异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94例弱精子症患者为弱精子症组以及同期选取10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3组的精浆miR-141-5p表达差异性。结果对比3组的精浆miR-141-5p表达水平(3.46±1.42)、(3.39±1.57)、(2.75±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0,P<0.05);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与弱精子症组miR-141-5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精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子症组在精子总数、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浆miR-141-5p水平的表达低于正常健康男性水平,但精液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外泌体微小RNA-202-5p(miR-202-5p)水平变化及其在男性生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无精症患者53例,弱精症患者54例;另选取同期招募的53例正常生育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分析其在男性不育症中的诊断价值及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相关通路及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弱精症患者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明显增加(P0.05),无精症患者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明显降低(P0.05);无精症患者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较弱精症患者明显降低(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精浆外泌体miR-202-5p诊断弱精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诊断无精症的AUC为0.785,对弱精症和无精症鉴别诊断的AUC为0.878。弱精症患者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与a+b级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呈负相关(r=-0.312,P0.05),与不动精子比例呈正相关(r=0.308,P0.05)。精浆外泌体miR-202-5p是弱精症和无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202-5p的靶基因明显富集于生殖和精子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调控通路。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外泌体miR-202-5p水平与正常生育的健康男性存在明显差异,且与精子活力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感染与精浆果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390例不育症患者,分为弱精子症(691例)、正常精子组(422例)、少弱精子症(134例)、严重少精子症(6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39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24例)、少精子症(18例)。回顾性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质量与精浆果糖及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资料。结果 (1)与正常精子组比较,梗阻性无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浆果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9、2.797,均P<0.0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精浆果糖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5)。(2)正常精子组中,确诊生殖道感染者较正常者的精浆果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4,P<0.05)。(3)弱精子症组中,确诊生殖道感染者较正常者的精浆果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7,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男性不育患者精浆果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989-990
选择100例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补肾强精颗粒,3次/d。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液参数指标变化;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百分比都有显著提升(P<0.05);在改善精液量、精子活力方面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强精颗粒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补肾强精颗粒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不失为一种高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