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10年来,我几乎年年参加了“湖南广播奖”的评奖工作,也参加了好几届全国理论广播奖的评奖工作。当“评委”的次数多了,我觉得广播评奖有一个导向问题,很值得引起评奖的组织者和评委们的高度重视与注意。一在年年的广播评奖中,差不多年年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暂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广播,更应当立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 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  相似文献   

3.
试论广播《综合文艺板块》节目丛林一次全国性的广播文艺评奖在羊城落下、帷幕,这为几十年的广播历史开了先河。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瞬间,而在于未来;不仅仅在于评奖本身,而在于它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和启迪。下面,结合这次评奖,就综合文艺板块的界定、内容、编排、...  相似文献   

4.
广播评奖有一个导向问题,很值得引起评奖的组织者和评委们的高度重视与注意.本文试图从评奖应与广播宣传的实际相统一、评奖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评奖应与党的宣传重点相统一、评奖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与广播宣传的发展方向相统一等四个方面,来谈谈广播评奖的导向问题,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中国广播》2014,(12):82-84
本文通过中国广播参与伊朗国际广播节的历程回顾,介绍了国际广播评奖的立项和标准,以及国际广播研究的关注面和热点,揭示了国际广播评奖和研讨对广播现实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广播业务活动对展示国家形象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95全国理论广播优秀节目评析钟镇藩由全国理论广播研究会主办、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1995年度全国理论广播优秀节目评奖工作,于1996年3月下旬举行。这次评奖共收到全国理论广播战线选送的参评稿件50件。经过评委们认真审听和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记协、中广学会主办的“广播新闻性节目编排”评奖已经进行两届。两届评奖与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实践为研究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提供了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主持现状如何?有哪些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本文试图通过两次全国广播节目与作品的最高级评奖透视,作出回答。 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参评的广播主持人有234人,属历届参评人数之最,其中城市电台有112 人,中央电台和有线电台122人。 2000年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政府奖中,参评的广播主持作品有32个。 两次评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市级电台主持人节目质量提高很快,与省级电台形成激烈竞争之势;社教节目参评数量最多,居各类参评节目之首,整体水平较高;谈话类节目后来居上,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中,蒙古语广播在1987年率先进行全国性的评奖活动。到目前,一年一度的评奖活动已进行了九届。通过这样的评奖活动,全国各地蒙语广播工作者密切了联系,交流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更为可喜的是,增强了创优意识、精品意识,促进蒙语广播节目质量一年比一年有新的提高,促进了蒙语广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5,(12):42-43
由于评奖工作的改革.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奖与往年不同,要先设立提名评选委员会,提名确定后,再由定评委员会评出极少数的几个“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社教作品中的知识性节目.评选标准未变,依然是执行多年的那些政冶、业务标准和纪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一出路和必然选择,也是广播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创优,在历史转变的关头,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在20世纪80年代,湖北电台在广播新闻的改革创新方面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湖北电台提出的"上中央台带动本台"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裴斐 《中国广播》2004,(10):26-28
从2003年度开始,中国广播社教类节目评奖中,知识性节目被确定为立项之一,这是广播节目评奖活动开展以来的第一次。今年6月就是按着新确定的立项进行了首次评选。  相似文献   

13.
音乐广播节目怎样创优--北京音乐广播"四连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音乐广播在过去每年一度的“中国广播文艺奖”评奖中,已连续四年荣获最高奖。  相似文献   

14.
重视广播剧扶持广播剧同向荣副部长在广播剧评奖会上发表讲话同向荣副部长在今年2月下旬至3月初举行的中国广播奖“黑龙杯”广播剧评奖会上发表讲话说,广播剧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广播文艺中一种颇具感染力的传统的重要艺术品种。70年代以前,曾经是广播剧辉煌...  相似文献   

15.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奖已进行到第八届,而理论广播却是第一次被正式列入评奖项目。无论是对于从事理论广播工作的同志,还是对于关心它的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都超过了谁得奖本身。 1989年理论广播评奖,仍由理论广播研究会组织复评工作并负责向定评委员会推荐。定评结果,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按原定分配获奖名额,则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陈颂英 《新闻窗》2006,(2):27-28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贵州广播电视奖评选活动,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05贵州广播奖的评选,对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新的评奖办法,在评奖类别、项目、要求、规范上都和往届有较大的不同,开始了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7.
范明 《中国广播》2011,(6):51-54
广播特写是一种最能充分展示广播声音特点的节目样态之一,世界很多国家的广播电台把它作为代表一家电台业务水准的节目样态而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特写的实践与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结合作者参与国际广播节目评奖的实践,参考国际广播特写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广播特写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旨在借鉴广播特写的理念与手段,丰富广播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开拓广播新闻节目的内涵,以期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2005年6月,中共中央宣部提出统一设立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这是广播影视评奖工作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除统一规范评奖工作外,评奖方面体现在奖项压缩,奖数减少,评奖周期延长几个方面。根据中宣部的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奖作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组成部分,共设25个奖项,分别是广播电视消息、评论、现场直播、专题、栏目、对外新闻,电视少儿  相似文献   

19.
自1984年全国首届“丹桂杯”评奖以来,黑龙江省计有20部广播剧在连续八届全国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实现了“八连冠”。这在全国艺术类评奖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被全国广播剧专家和同行们誉为“黑龙江广播剧现象”。“八连冠”的实现,不仅是当今广播剧工作者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老一代广播剧人毕生心血的结晶,是社会各界多年来精诚协作的成果。当前,广播剧已经列入国家“五个一工程”,而我省广播剧《地质师》又荣登“五个一工程”榜首,这更加激发了全省广播剧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广播剧生产数量上升,质量提高,一派春潮涌动、百花…  相似文献   

20.
王雪梅  游洁  杜桦 《现代传播》2001,(3):126-129
《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研讨会》由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和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文艺研究所发起并主办,2000年 11月 25日至 27日在北京广播学院隆重召开。与会者有来自广播文艺创作一线的编辑、导演、基层管理者,来自广播文艺事业领导岗位的领导者和来自广播文艺教育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等共70余人。在三天的会议时间里,大家围绕广播文艺发展与媒体竞争、广播文艺观念更新、广播全球化和本地化、广播文艺经营、精品节目与广播文艺评奖、广播文艺教学等主要议题,就当前中国广播文艺事业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