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实验表明,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冰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菊黄上清含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含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冰片环糊精包含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温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冰片,且在制剂中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益智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结果:在光、热、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益智挥发油.  相似文献   

4.
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大蒜油β-CD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大蒜油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大蒜油含量没有明显变 化,而混合物中大蒜油含量均明显下降,说明大蒜油包合后增加了对光、热、湿的稳定性;挥发性试验结果,包合物的热失重比混合物小,说明包合物降低了大蒜油的挥发性。结论:大蒜油β-CD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杭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大蒜油。  相似文献   

5.
孟庆刚  倪京满  许有瑞  史彦斌  岳红  何勇 《中成药》2006,28(8):1107-1111
目的:考察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试验。结果:在强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光解性、热稳定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麝香酮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和挥发性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麝香酮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麝香酮含量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人工麝香。  相似文献   

7.
胶体磨法包合大蒜油及包合物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胶体磨法包合大蒜油及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体磨法、气相色谱法,以大蒜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大蒜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大蒜油混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大蒜油混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以八角茴香油相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混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提示以β-环糊精包合八角茴香油可以提高八角茴香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胶体磨法包合丹皮酚及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体磨法、气相色谱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丹皮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丹皮酚混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丹皮酚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 方法 :以桂皮醛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桂皮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桂皮醛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肉桂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肉桂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胶体磨法包合丹皮酚及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体磨法、气相色谱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丹皮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丹皮酚混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丹皮酚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我院自行研制的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共有成分β-蒎烯的含量,对艾莲挥发油包合物粒度、含水量测定、并对包合物、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结果:包合物油β-蒎烯的含量(n=3)分别为71.80%、71.25%和71.56%,平均71.54%。包合物含水量为13.8%,粒度在>60目和<20目的<10%范围内。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而混合物含量下降。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包合物中β-蒎烯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包合物含水量、粒度均符合要求。本次实验证明艾连挥发油包合物在光热湿等因素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出薄荷脑和冰片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薄荷脑、冰片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别考察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薄荷脑和龙脑的相对含量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6∶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5 h;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均表明β-CD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在空气、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收得率和包合率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挥发油收率为评价提取工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指标;以挥发油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h,提取挥发油6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油按10:1(g:mL)配比,在40℃包合1h;在光、热、湿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包合物的热失重比混合物小。结论:此工艺得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热、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维感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卫东  邢建国 《中成药》2005,27(5):515-517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挥发油收得率为评价提取工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结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指标;以挥发油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 h,提取挥发油8 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油按8:1(g:mL)配比,在40℃包合1 h;在光、热、湿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包合物的热失重比混合物小.结论:此工艺得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β-CD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性、热、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砂仁挥发油包合物的稳定性及羟丙基-β-环糊精对挥发油的增溶作用。方法:以乙酸龙脑酯和樟脑的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测定包合物及物理混合物中乙酸龙脑酯及樟脑的含量,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对挥发油的增溶作用。结果: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条件下,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及樟脑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中的两种成分的含量,增溶试验显示羟丙基-β-环糊精在50%浓度下可提高挥发油的溶解度约35倍。结论:包合物抗高温、高湿、强光照较物理混合物强,且羟丙基-β-环糊精可明显增加砂仁挥发油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7.
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 在不同溶媒的作用下以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合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花梨木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挥发性实验并通过DSC-TGA对包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结果 在醋酸乙酯为溶媒的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包合率最高,包合率可达75.8%.在光、热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花梨木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热稳定性比混合物好,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结论 确定了醋酸乙酯为合适的溶媒,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花梨木挥发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桂芍子喘颗粒混合挥发油的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考察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法、显微成像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分别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以挥发油相对含量和失重百分率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配比为1∶10,40℃的包合温度,进行3 h包合;X射线衍射法和显微成像分析法均证明混合油包合物已经形成;在热、湿因素影响下,桂芍子喘颗粒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进行比较,前者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结论优化挑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是稳定可行的,可以用于桂芍子喘颗粒的生产。环糊精包合技术减少了颗粒制备中挥发油的损失,改善了挥发油的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适用于含挥发油的固体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右旋龙脑-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和溶出速率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右旋龙脑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右旋龙脑-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挥发性试验、热稳定性试验、抗光解试验和溶出度试验。结果:在光和热的影响下,包合物中右旋龙脑的挥发速率要明显小于混合物。溶出度实验表明,包合物的溶出速率明显快于混合物。结论:右旋龙脑被包合后,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的右旋龙脑,便于长久贮存而不改变疗效。并且右旋龙被包合后,其体外溶出速率有显著的提高,便于发挥其药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简称包合物)。经X-射线衍射法、差热分析法以及NMR法进行鉴定,证明吲哚美辛与β-环糊精(简称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吲哚美辛的苯环部分被个β-CD包合;含量测定证明主、客分子比为1∶1;经溶出度测定,包合物可明显提高吲哚美辛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