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碳纤维、钢纤维混凝土低周压抗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宗才 《水利学报》2001,13(2):39-43
本文研究了素混凝土,碳纤维混土和钢纤维混凝土在轴压疲劳荷载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了碳纤维,不同品种钢纤维,纤维掺量,加载应力水平对于疲劳寿命及能吸收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疲劳累积损伤特性,研究表明,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能量吸收值均比高应力水平时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
碳纤维、钢纤维混凝土低周抗压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宗才 《水利学报》2001,32(2):0039-0044
本文研究了素混凝土、碳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在轴压疲劳荷载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了碳纤维、不同品种钢纤维、纤维掺量、加载应力水平对于疲劳寿命及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疲劳累积损伤特性。研究表明: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能量吸收值均比高应力水平时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循环加载历史对混凝土断裂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皋  周洪涛 《水利学报》1994,(5):25-30,44
本文研究了循环加载历史对混凝土断裂韧度及断裂能的影响。用楔入劈拉试验对混凝土试块施加频率为10Hz的高频预加拉伸荷载,测出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通过与未承受加载历史的混凝土准静态断裂参数比较,发现当预加拉伸荷载强度超过一特定值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显著降低,因此,混凝土的断裂参数不是独立于加载历史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受压疲劳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斌  吕培印  张立翔 《水利学报》2004,35(4):0021-0026
基于边界面概念和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受压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加载面、边界面方程均以损伤能量释放率表示。在能量释放率空间内,由加载面与初始损伤面、边界面之间的位置描述损伤状态。通过建立累积损伤与相应循环损伤能量释放率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疲劳加载中极限断裂面的变化规律。利用变形唯一性假定,得到混凝土疲劳与单调加载的损伤量及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为从全过程研究经历多种形式加载的混凝土性能退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完成了混凝土单调加载、单级疲劳和多级疲劳继而单调加载试验,得到了模型中的参数。经比较,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将粒径为0.54 mm的橡胶颗粒以不同掺量掺入混凝土中,制成橡胶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压试验与轴拉试验,测其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四点弯曲静载试验及ABAQUS数值模拟,得到极限荷载、峰值挠度和荷载-挠度曲线,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接近,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使用疲劳软件Fe-safe分析等幅及变幅加载下橡胶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橡胶混凝土,在等幅循环荷载下,应力水平越高,弯曲疲劳寿命越低;各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都比普通混凝土的大,且橡胶掺量越多弯曲疲劳寿命越大;在变幅荷载作用下,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也越大;随着变幅等级增多,各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均降低,且变幅等级越多,弯曲疲劳寿命越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抗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单调加卸载下疲劳力学特征,设计开展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冻-融特征下混凝土试样加卸载力学试验,探讨混凝土的疲劳力学特征。研究表明,水泥掺量6%前后阶段内,疲劳寿命lgN分别为递增、递减特征,随目标加载应力水平递增,疲劳寿命lgN仍然与水泥掺量变化关系一致。疲劳寿命lgN与冻-融温差为二次函数关系,在温差为35℃后,疲劳寿命lgN降幅更为显著。冻-融交替次数与疲劳寿命为负相关关系,交替增大至9次后,疲劳寿命降幅更显著。控制中抗硅酸盐水泥掺量在合理区间更适宜,且避免冻-融损伤与加载应力形成损伤耦合作用。研究成果可为中抗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疲劳力学研究提供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橡胶混凝土在静载和疲劳荷载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与橡胶混凝土损伤程度的关系,基 于声发射开展了静载和疲劳荷载下不同橡胶掺量的橡胶混凝土的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利用声发射的能 量、累积能量和幅值等参数,评估混凝土的损伤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通过分析能量参数可 将混凝土损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幅值参数可将混凝土损伤过程分为两段;疲劳荷载作用下, 通过分析累积能量变化可将混凝土损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析幅值变化可将混凝土损伤过程分为三 段。静载下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声发射信号减少,疲劳荷载下,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声发射信号增加。掺 入橡胶后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阻裂能力并增强混凝土承受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点弯曲梁试验,在虚拟裂缝模型理论指导下研究碳纤维体积率、切口相对深度对碳纤维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碳纤维体积率的增加,碳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及其增益比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的速度是非线性的.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不同切口相对深度对应下的碳纤维体积率、素混凝土断裂能与碳纤维混凝土断裂能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钢绞线腐蚀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寿命影响,对实际公路工程中的部分预应力混 凝土梁的疲劳破坏进行了模型试验。基于分段线性的原理,考虑应力重分布修正及残余应力的影响,以 混凝土弯曲受压变形模量和钢筋有效面积为疲劳损伤参数并对疲劳循环控制截面进行应力分析并计算 试验梁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钢绞线受腐蚀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失效往往源于钢绞线的疲劳断 裂,钢绞线腐蚀率影响着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分析计算得到的钢筋和钢绞线应力值与试验 结果基本吻合;考虑钢绞线腐蚀疲劳强度折减的试验梁的疲劳寿命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全级配混凝土在等幅、变幅及阶梯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揭示材料特性与疲劳应力水平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自编程序建立二维随机骨料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和耐久性疲劳分析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对全级配混凝土细观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疲劳分析,探讨了不同骨料分布、骨料形状及疲劳应力水平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估算了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阶梯重复荷载作用下,骨料形状和分布对混凝土疲劳寿命影响较小,而疲劳应力水平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大;圆形和椭圆形骨料混凝土疲劳寿命较高,多边形骨料寿命较低;在疲劳加载破坏过程中,骨料界面先起裂,然后裂纹逐渐扩展贯通,最后导致整个试件完全破坏,可见骨料界面是混凝土中的薄弱部位,其寿命直接影响整个混凝土试件的寿命。研究成果为后续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腐蚀环境和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裂缝为腐蚀介质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引起开裂区域钢筋局部坑蚀。动态荷载作用下疲劳裂纹在蚀坑底部形成并扩展,导致钢筋脆性断裂,进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疲劳失效。回顾并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对钢筋疲劳性能的影响、坑蚀钢筋疲劳性能研究进展和基于弱磁效应的钢筋疲劳研究,指出掌握坑蚀钢筋的裂纹扩展行为是进行服役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关键。弱磁效应能够实时地表征锈蚀钢筋的疲劳断裂行为,建立基于弱磁理论的锈蚀钢筋等效裂纹扩展长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变幅表征方法,是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一个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频疲劳荷载与孔隙水压力的耦合作用,将混凝土疲劳裂缝扩展所消耗的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低频疲劳荷载提供,另一部分由孔隙水压力提供,并给出了两部分能量的计算方法。基于能量的可叠加原理,结合混凝土断裂过程中能量释放率的概念,建立了低频疲劳荷载与孔隙水压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孔隙水压力为0时,模拟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当孔隙水压力与低频疲劳荷载共同作用时,水压作用会提供闭合裂缝张开时消耗的能量,促进裂缝的扩展,导致裂缝扩展速率增大,且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大,裂缝扩展速率增加,混凝土疲劳寿命降低。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混凝土断裂过程测试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和承载力的估算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尺寸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式劈裂断裂试验,并对其中2个试件粘贴应变片进行断裂过程的跟踪监测。试验得到了一系列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由数据计算获得各个试件的荷载与张开位移关系曲线,以及断裂损伤区变形随荷载变化曲线。结合黏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与断裂准则,对各组试件的承载力进行估计,并将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比较,两者较吻合。表明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该类材料结构的初期失效,和估计中小尺寸构件的承载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和承载力的估算方法,通过加载试验机分别对四种不同尺寸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式劈裂断裂实验,并对其中两个试件粘贴应变片进行跟踪电测。实验得到了一系列载荷–位移关系曲线,由数据计算获得各个试件的载荷与张开位移关系曲线,以及断裂损伤区变形随载荷变化曲线。结合黏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与双 断裂准则,对各组试件的承载力进行估计,并将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比较,两者较吻合;表明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该类材料结构的初期失效,和估计中小尺寸构件的承载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程大伟  穆胜利 《人民长江》2011,42(17):59-62
断裂韧度是衡量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性能的重要参数,在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入纤维能够改善其脆性大和易开裂的缺点。利用三点弯曲梁试验,通过控制异型塑钢纤维体积率、灰胶比和水胶比3个参数,分别考察它们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断裂韧度随异型塑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灰胶比、水胶比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胡钰泉  胡少伟  明攀  薛翔 《人民长江》2018,49(10):104-108
为研究带裂缝混凝土在动态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下的声发射信号特性,采用张口位移控制加载的方式,开展了张口位移速率为10~(-5)~10~(-2)/s的混凝土动态轴向拉伸断裂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声发射特征参数振铃计数、状态参数事件计数率和荷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试验表明:振铃计数包络曲线和荷载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声发射活动越集中,试件断裂时间越短,更偏向脆性破坏,声发射能很好地揭示试件动态拉伸的受载情况和破坏状态。基于声发射特征参量的能量分析揭示了混凝土断裂破坏能量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带裂缝混凝土动态轴向拉伸破坏不具有典型的3阶段特征,声发射信号在破坏瞬间突发性增强;随着张口位移速率的提高,混凝土断裂破坏时间缩短,极限强度增加,释放的能量呈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其断裂参数存在尺寸效应这一规律,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弹塑性断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J积分混凝土的疲劳裂纹扩展率工程计算方法,并推导出了D-M模型下的混凝土疲劳寿命工程计算公式,此公式涉及到尺寸对于寿命的影响,并得出了混凝土疲劳寿命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