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智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27-427
目的:探讨孙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共观察3 8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术前处理均采用皮牵引固定,术中手法闭合复位,应用瞄准器安置主钉,胫骨两端锁钉,折端无须切口。结果:术后4~6周X光片可见骨痂生成,平均愈合时间13个月。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最终评定结果,优3 7例,良1例,疗效满意。结论:孙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有机地将中西医治疗骨折方法结合起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0例临床资料,通过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切口并发症、胫骨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来评价该治疗方法。结果:手术时间56~95 min,中位数70 min;切口长度9.5~15 cm,中位数13.7 cm;固定后24 h软组织损伤评分6~12分,中位数9.15分;切口并发症发生1例;胫骨功能恢复情况优良25例,中差5例;骨折临床愈合26例,不良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5.5周。结论:平乐正骨手法间接复位结合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胫骨骨折的治疗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胫骨骨折的治疗,其中石膏组8例,钢板螺丝钉组10例,外固定架组36例,带锁髓内钉组11例.结果:65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无感染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临床多见,感染及不愈合率高,带锁髓内钉是GustiloⅡ型以下骨折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近6年来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男65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均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6~36个月随访,愈合86例,延迟愈合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1周,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胫骨骨折62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在10~18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无髓内针松动、断裂,无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和不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内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床活动、骨折易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9例。结果均随访9~17个月,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14~50周,平均25.5周,肩关节活动按Neer法评定,优1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活动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肱骨干A、B型骨折较好的方法,创伤小,符合微创生物固定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至2012年1月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技巧,术后康复的治疗经验.结果:37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9周.结论:采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能更好地保护骨折端血运,有利于肢体骨折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闭合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均行闭合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静力性固定治疗。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判定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8—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2例,良9例,可1例。结论:闭合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肱骨干中段或中上段骨折骨干骨折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术中成功闭合复位穿钉12例,1例复位失败作小切口辅助复位,1例术前有桡神经损伤术中作切口探查同时辅助复位,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透视次数3次,均达到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肩关节功能评价优13例,满意1例。肘关节功能评价良好12例,一般2例。受损伤的桡神经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钢板结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21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患者,均采用钢板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结合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方法治疗,术后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20~110周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8.6周,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时复查患肢X线片,见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固定稳定。21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疗效根据膝关节Lowa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可1例。结论:采用钢板结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坚固,对软组织损伤较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3±1.4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1.8周,愈合优良率为95.00%,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对照组37患者骨折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2.1周,愈合优良率为72.50%,4例患者发生感染;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局部血供破坏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优良率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尺桡骨骨干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配合钛制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评价患者前臂功能,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为6~11周,平均愈合时间为(8.3±2.7)周,患者前臂功能优良率为95.6%,术后1例患者出现桡骨神经刺激症状,取出钛制弹性髓内钉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因钛制弹性髓内钉尾部刺激产生滑囊炎,经及时取钉和临床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5例患者均无相关感染及筋膜间室综合征。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井特确切患者骨折俞会时间豁鲡鼻痔瓣靠峰率蝣饭佶稗拣底推广.知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符合髓内钉固定的长管状骨骨折的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治疗包括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骨折共 64 例,对术后进针点疼痛、轻度成角(〈 5°)、轻度短缩(〈 1 cm )、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锁钉或髓内钉断裂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这两组在术后进针点疼痛、轻度成角(〈 5°)、轻度短缩(〈 1cm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锁钉或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自锁髓内钉属动力性固定,对骨折端有纵向加压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术中无需远端锁钉,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也更加微创。交锁髓内钉属静力性固定,固定确实、可靠,但应注意可能发生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2年我院行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64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10.9岁,其中股骨中段骨折33例,股骨上1/3骨折19例,股骨远端1/3骨折12例。骨折类型为横行骨折39例,斜行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6例。结果: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15周,平均11.4周。有9例出现并发症,2例延迟愈合,4例出现钉尾"激惹"现象,2例肢体短缩或过长,与健侧肢体相比长度差异在1cm左右,并发症发生率为14.1%。随访期间无感染、再骨折、畸形,肢体功能无影响。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牵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单纯闭合性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手术组28例行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30例行牵引结合夹板固定直到骨折愈合。结果: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1)。结论:弹性髓内钉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黄膏外敷配合可塑性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Colles骨折85例,早期复位后,金黄膏外敷、可塑性小夹板外固定腕关节尺偏、掌屈功能位。中期可塑性小夹板外固定腕关节中立位。后期去除外固定,全面功能锻炼。结果:85例Colles骨折通过平均7个月的治疗,用改良Green和O’Brien临床评分进行评定,优:41,良:31,可:10,差:3。结论:中医手法正骨后,对Colles骨折患肢用金黄膏外敷配合可塑性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诸多优点,临床上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应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病人,分成A组(34例,选择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B组(40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34例患者中,2例为垂直压缩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7例为旋前外展型,10例为旋后外旋型,3例为旋后内收型。全部患者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血肿内麻醉进行手术。结果: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时间为3个月。痊愈26例,有效8例。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6412个月,平均时间为10.5个月。痊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踝关节活动锻炼早、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一种简便、快捷、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膨胀髓内钉(Fixion PF)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5年5月-2007年2月收治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膨胀钉组和PFN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膨胀钉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77.20min,104.20mL和5.12cm,均明显低于PFN组(分别为108.84min,240.38mL和11.79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膨胀钉组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低于PFN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结论: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方法相比,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内固定手段,早期临床疗效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程中午 《世界中医药》2014,9(8):1026-1028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于我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运用"拔伸牵引,旋转屈伸"行中医正骨处理后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法(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其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7~12月,平均(9.8±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3~19周,平均(16.3±2.7)周,骨折均良好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90分)17例,良(80~89分)13例,一般(70~79分)2例,差(70分)0例,优良率93.8%。结论:中医正骨加LCP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保持良好,不变形,固定坚实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分别进行弹性髓内针(30例),钢板(20例),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16例),并随访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10~20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7.6(4~12)个月,患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弹性髓内针组无并发症发生;钢板组延迟愈合2例,1例取出钢板后再骨折,经改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愈合;单边支架外固定组4例发生钉道感染。结论:根据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