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部硬膜外阻滞降低阿托品的心率增快作用宋丽萍*田昭涛*马永德*资料与方法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45例分为三组。行颈部硬膜外阻滞者30例,均为甲状腺手术。其中,15例(A组)穿刺置管后分次给1.5%利多卡因16ml,阻滞平面为C3±1~T7±2...  相似文献   

2.
充填法硬膜外哌替啶用于术后镇痛的初步观察杨庆堂**横膈水平以下手术41例,硬膜外阻滞范围为T12、L1~L3~4。术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哌替啶50mg加中分子右旋糖酐至5ml。对照组20例,注入哌替啶50mg加生理盐水至5m...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引起正铁血红蛋白血症一例张少波患者男,45岁,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穿刺成功后将1%利多卡因4ml注入(内含1:20万肾上腺素,下同),5min后又注入10ml。20min后测阻滞平面为T9~L2,25min后手术开始。手术进...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止痛导管穿入蛛网膜下腔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膜外腔止痛导管穿入蛛网膜下腔一例赵海群*贾保平*患者男,67岁,肺癌晚期致胸背部刀割样疼痛。取T6~7间隙硬膜外穿刺,向上置入国产导管4cm,注入0.25%布比卡因5ml,阻滞平面T4~T10,止痛满意下床活动自如。第5d起每次硬膜外注药速度无论快...  相似文献   

5.
找院1980~1984年在远洋测量船共施行3例手术的麻醉(1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阑尾切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硬膜外阻滞下行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4岁,临床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在连续硬膜外阻滞厂行肠梗阻松解术。偏东风5~6级,中浪,中至大涌。术前用药阿托品和本巴比妥钠。在左侧卧位(此时助手必须扶稳患者.以防船体摇摆滑坠)取T9~10间隙穿刺,麻醉平面T2~L1~2。术中血压、脉搏、呼吸基本平稳,手术历时2小时30分钟,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麻醉合并症,恢复良好。体会一…  相似文献   

6.
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硬膜外脊神经损伤二例符华芬例1男,55岁,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取右侧卧位T11~12侧入法穿刺进针达硬膜外腔时,病人突叫左大腿酸胀难忍,即拔除穿刺针改平卧位,抬左腿时受限。考虑穿刺针方向偏离,刺及神经根所致。即用0.5%...  相似文献   

7.
X线片证实硬膜下间隙阻滞一例报告邴继增,李庆臣患者,男,38岁。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L5~S1结核病灶清除和窦道切除术。于L1~2穿刺,黄韧带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呈阳性,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气注液无阻力。置硬膜外导管时,当前端通过穿刺针斜面约0.5c...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脏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有关心脏保护的问题。方法86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应用高位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ESB),术前1~4天行胸段(T3~5)硬膜外腔头侧置管3~5cm,每4小时硬膜外注射0.5%利多卡因5ml,维持到术后1~2周。结果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明显改善自觉症状,SBp、DBp下降1.33kPa左右,HR减慢5~10次/分,ECG显示缺血性改变的ST-T在数分钟后至数日内均有改善或转为正常。术前、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因冠心病发作猝死。结论HTESB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循环指标,对上腹手术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随机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8~66岁,体重45~70kg的择期食管癌、胃癌根治及肺叶切除术22例,通过颈内静脉上球采血,美国产iSTAT血液分析仪就控制性降压期间颈内静脉血氧(PvO2)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rSHbO2)进行监测,对此做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病例采取硬膜外阻滞(T5、6或T9、10)平面T2~10或T4~L1联合气管内全麻机械通气,吸入适当浓度安氟醚或异氟醚使血压缓慢下降32%持续10~15小时的条件下,通过对比降压前与降压后10、20、30、40和60分钟…  相似文献   

10.
电针减少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针刺所产生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1],探讨电针能否减少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资料选择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16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各组女5例,男3例,年龄30~50岁。取T9~10穿刺,作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注射麻醉药(0.22%丁卡因+1.11%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13~18ml。详见表1。实验方法两组在硬膜外腔最后一次注射麻醉药后2小时,注入吗啡1mg,其中试验组在注射吗啡1小时后,针刺双阴陵泉和双足三里,选择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G68…  相似文献   

11.
直入法腰椎间孔进路单次硬膜外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孔进路硬膜外阻滞已有文献报道[1],因其穿刺指征不明确,成功率较低。我们通过对腰椎骨标本和尸体解剖的观察,根据椎间孔后界中上部为软组织这一解剖特点,改为直入法腰椎间孔进路单次硬膜外阻滞,1991年10月~1992年8月应用10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试验组男73例,女27例,年龄14~71岁,平均34.7±14.8岁。除2例疵修外均为髋关节以下手术。麻醉用药0.5%丁哌卡因60例,1.5%利多卡因40例。对照组为同期同类手术应用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49例,一般资料与试…  相似文献   

12.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白勇杨拔贤*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将24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E、F两组,每组12例。方法:E组常规连续硬膜外阻滞(CEB)后静注芬太尼1.5~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逆转了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缩短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我们对采用0.75%丁哌卡因行腰部硬膜外阻滞的手术患者,在手术终末时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选择60例年龄17~32岁先天性阴茎畸形行阴茎延长术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肝、肾功能正常。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在右侧卧位下于L2~3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3cm。平卧后注入0.75%丁哌卡因5ml…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误注氨茶碱一例张朝献患者.男,54岁,因上消化道穿孔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剖腹探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常规术前用药,于T8~9穿刺置管顺利,当注入试验量5ml后,患者即感胸闷、心悸、背部疼痛难忍,但下肢活动良好。立即核查药物,发现误注入氨茶碱5...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对人体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报道[1],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观测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期血清T4、游离T4(FT4)、T3和游离T3(FT3)变化,旨在为该药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病人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50岁择期腹部、...  相似文献   

16.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通过面罩给氧PaO2可维持正常,但二氧化碳蓄积问题常被人忽视,为了解高位硬膜外阻滞PETCO2监测的必要性及准确性,对1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高位硬膜外阻滞中各时点PETCO2和PaCO2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麻醉中PaCO2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高一例达8.5kPa(64mmgHg):PETCO2和PaCO2再者间存在良好的正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于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瘤置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于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朱小平*仓静*苏子敏*蒋豪**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200032兹报道我院为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瘤各1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采用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并输注冷林格氏液降温的经过。例1男性,5...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阻滞对妊娠肝炎剖腹产病人肝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陈家华,华云晖为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SA)和硬膜外腔阻滞(EA)对妊娠合并肝炎剖腹产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在剖腹产的前1d及术后1、4、7d,对常规肝功能的5项指标进行检测,现将60例结...  相似文献   

19.
改变硬膜外腔压力对阻滞平面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腔内局麻药的扩散,不仅受药液的容量、硬膜外腔的容积、注药速度以及注药部位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改变硬膜外腔压力对阻滞平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全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平均年龄32.78±7.55岁,平均体重60.29±10,73kg,平均身高工,65±0.08m。75例均为阑尾切除手术。随机分成三组,即常压组、负压组、正压组,每组各25例。全组均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穿刺点丸T11~12,向头侧置管3.0cm,正压组在未注药前自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空气5ml,继注射试验量局麻药5ml;负…  相似文献   

20.
硬外阻滞时穿刺针误入脊髓二例报告辛加龙我院10余年来观察到2例硬外阻滞时穿刺针不慎刺入脊髓,都即刻出现因剧痛和双下肢麻木感而尖叫的征象。现报告如下。例1男,13岁,体形瘦小,既往健康。因急性阑尾炎手术而行硬膜外麻醉。于T12~L1以正中入法刺入7号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