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李文初(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作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文科学术刊物,《学术研究》走过了它40年的艰苦而辉煌的路程。从50年代《学术研究》创刊时起,我便是它忠实的读者。那时我正在北京读大学,在有数的几家文科学术刊物中,每次读到新的《学术...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的注释标准--兼谈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英剑教授谈到注释和引文的规范问题,这的确涉及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过,中国的学术刊物也不是像郭英剑教授所讲的那样只有《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几个外语刊物做的比较好。实际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办的大部分学术刊物,特别是《历史研究》和《美国研究》在这方面就有相当的专业水准,绝不比《外语教学与研究》逊色。郭英剑教授所介绍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格式标准(MLA)只是美国文科中最流行的三种格式标准之一,另外两个标准分别是《芝加哥规范手册》(ChicagoManualofStyle)和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格式标准…  相似文献   

3.
痖弦本名王庆麟,笔名有三麟、伯厚等,1932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东庄人。他擅长演剧,在饰演孙中山后,获最佳男演员金鼎奖。1966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保罗·安格尔之聘,至“国际创作中心”研究。后又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获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创世纪》诗刊主编,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学会”总干事,华欣文化事业中心的总编辑,《中华文艺》总编辑,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现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和副刊主编。痖弦自1951年发表诗作后,共出版过五本诗集,即《苦苓林的一夜》后易名为《痖弦诗抄》、《深渊》,《深渊》增订本、《…  相似文献   

4.
莫砺锋,1949年4月生于江苏无锡,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始下乡插队务农十年,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4年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莫础锋的主要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版)、付Z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啤女之探寻》(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等,其中前两种均获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O余篇。莫顿锋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文学中的城市》(The City in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青海社会科学》2013,(6):F0002-F0002
<正>2013年11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院赵宗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获准立项。该课题是青海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界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青海国家重大项目研究零的突破。赵宗福教授长期致力于神话学、民俗文化学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多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学术造诣颇深,是我国知名的民俗学家。先后出版《花儿通论》、《青海花儿大典》、《昆仑神话》、《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等著作10余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成果先后27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7.
陈恩林教授     
陈恩林,1940年生,吉林怀德人。196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金景芳。现任吉林大学古籍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周易学会会长等。二十年来,陈思林教授从事先秦史、先秦文献研究,一直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学术园地上耕耘不辍,出版专著2部,古文译著2部,在《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人文杂志》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的研究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探讨的问题涉及政治史、军事史、…  相似文献   

8.
李志美 《云梦学刊》2012,33(3):160-160
日前,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在长沙颁奖。《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获优秀出版人物奖,全省共15人获得该奖项,其中期刊界仅1人获此殊荣。余三定教授长期潜心学术、教学与编辑事业,1986年至1998年兼任《云梦学刊》“当代学者研究”等栏目责任编辑,1999年至今兼任《云梦学刊》主编和“当代学术史研究”、“美学文学艺术研究”、“学术书评”三个栏目的责任编辑,在当代学术史研究、文艺学、编辑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三度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被评为“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先后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湖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奖”等.  相似文献   

9.
孙剑平,1953年生。先后获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曾在《经济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理论界》、《江海学刊》等30余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有《市场价格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2月版)、《劳动就业概论》(合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6月版)、《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五部著作。为…  相似文献   

10.
时殷弘,1951年3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国际关系史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美关系研究会理事,美国历史学家组织外国会员。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在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方面,兼及国际关系理论。迄今已出版专著5种(其中3种为独著),译著3种(会泽),并已在《历史研究》、《美国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时段弘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一年半后,他提前考取该校美国外交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  相似文献   

11.
杜平 《殷都学刊》2002,48(2):39-42
20世纪 30年代 ,夏鼐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就读考古学院埃及学系 ,成为中国考古学界识读埃及象形文字的第一人。博士论文为《古代埃及的珠子》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回国后 ,致力于中国考古发掘与研究 ,但一直关注国际埃及学研究情况 ,并将研究成果引进中国  相似文献   

12.
服部宇之吉是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日本新儒家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1902-1909年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教习,对京师大学堂多有贡献。又在京师创办女学堂,为中国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作为半官办学的日本人,他主张对华扩张侵略的思想也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收藏了全部宋子文档案,其中第29个文件箱保存1947年至1949年宋子文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时的档案。档案显示宋子文任职期间在海南岛的工作主要有:首先是拟定海南岛经济发展计划,其次是实地调查,第三是善后物资的管理,第四是决定社会发展安排,第五是批示抗战胜利后的接收和恢复工作,第六是筹备和建设海南大学,第七是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所有这些,从政治视角看,是宋子文对海南岛建设的贡献;从文献角度看,是研究海南历史的十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王立群 《云梦学刊》2010,31(4):31-35
严绍璗为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出身,最后却走上了比较文学研究之路,担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打通学科界限,在古典文献学、国际中国学/汉学、东亚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遵循原典实证的方法论,把比较文学领域中传统的"影响研究",提升为以"变异体"理论为核心的"文学发生学研究",建构起体系性的比较文学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叙伦与北京大学早期历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民国初年,马叙伦不仅在治学的领域和方法属于旧学一路,而且学术思想上仍带有明显的国粹主义取向。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新旧之争中,马叙伦以"旧派"学者的形象出现。他的这一倾向不仅受到支持新派的学生的挑战,而且面临来自新派同事的压力。不过,马叙伦的"旧派"形象主要是就其治学情况而言,在政治思想及人际交往方面他则偏于趋新势力。正因为如此,马叙伦在五四运动后不仅没有消极避世,反而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均占据教育界要津。  相似文献   

16.
知行两相难:史禄国云南调查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云 《学术探索》2007,4(4):112-117
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在中国早期人类学史上充当了要角。1928年,他奉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派,率队赴云南调查罗罗。这是中国首次有组织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但史禄国惧险,仅留在昆明作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调查,其表现引起中山大学同人的不满与质问,从而放弃了对他的聘作,因此他改为由中央研究院单独聘任。此事牵涉的并非仅仅是人事纠葛问题,更揭示了民国学人当时对诸如民俗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尽管许多学人的治学观念已有所转变,但在具体实行时,仍然难以摆脱自身固有知识的牵绊,导致学术认知与实作两难的境况。  相似文献   

17.
刘小云 《学术探索》2008,(5):104-108
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术的一大热点,杨成志从1928年的滇川调查开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两度出洋留学考察,博采欧美学术,并以中山大学为依托,训练出一批研究西南民族的杰出人才,中山大学因而成为西南民族研究的重镇,杨成志也成为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郭院林 《云梦学刊》2006,27(2):22-27
刘文淇是清代扬州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开创仪征刘氏四世治经事业。学业经凌曙启蒙,包世臣点拨,多方取资,终成一家之学。其治《左传》,为古文之学,明确学术发展源流,旁征博引,遵守家法。治经之余,多为史籍校勘,专精而会通。经明行修,学界推崇。  相似文献   

19.
我的导师张政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诚 《文史哲》2007,(6):27-34
张政烺先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便已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力,得到傅斯年先生的赏识。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史语所,管理图书的工作为张先生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并最终使他成为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张政烺先生一生从事古文字研究,在甲骨文、金文、陶文、战国文字、简帛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震惊学界的是他破解了古文字中的奇字,开创了数字卦的研究。张政烺先生道德学问兼而有之,他奖掖后辈、扶持学子的精神,令几代学人都铭记不忘。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中国史占绝对多数。回顾东洋史研究,是按王朝和地域确定研究范围;文学的两大中心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有着不同的治学风格;对中国各时代的研究都有代表性的学者涌现。最近证实个别问题的研究较多,题目多种;人们关注新发掘的资料;中日历史学界考察、交流情况越来越多。日本除了在大学增设东洋史专业教育外,还拥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刊载东洋史的学术刊物陆续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