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刘静  王琳 《天津护理》2010,18(1):34-35
机采血小板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先进设备先将全血抽出,提取某种I血液成分后,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再输回人体。采集成分血时,因为要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输,因此要求献血者肘部静脉条件较好,同时对采血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如果穿刺失败,会给献血者带来痛苦,打击献血者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影响血液质量的不安全因素。现就机采血小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无论机采血浆还是机采血小板都具有比手工采的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受血者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少等优点。了解无偿献机采成分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献成分血动机、家人态度以及相关知识等,对扩大无偿献机采成分血的社会宣传和组织发动,保障无偿献成分血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保证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近期无偿献机采成分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输血观念的逐渐转变。输全血已不再是临床首选,取而代之的是对成分血的需求越来越高。采供血机构为了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要求,机采成分血无偿化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初次无偿捐献成分血者的知识、行为、态度的了解,有助于采供血机构在全社会更好的开展无偿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招募工作。我们对2006年本站的452名初次无偿捐献成分血的献血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侯晓岩 《护理研究》2010,(5):1375-1376
随着成分血的临床推广,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使用逐年增多。本血液中心自开展机采血小板以来已采集20000余人次。南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使用了抗凝剂(ACD—A,主要成分为枸橼酸钠)且采程较长,易对捐献者造成不适,因此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献血者由于精神紧张,采血前休息不好,还有的首次献血,对献血具有恐惧心理,现将对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成分血的临床推广,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使用逐年增多.本血液中心自开展机采血小板以来已采集20 000 余人次.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使用了抗凝剂(ACD-A,主要成分为枸橼酸钠)且采程较长,易对捐献者造成不适,因此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2].献血者由于精神紧张,采血前休息不好,还有的首次献血,对献血具有恐惧心理,现将对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轩英 《护理研究》2012,26(15):1417-1418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少、疗效肯定等优点,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欢迎.但机采血小板同样也存在献血反应的问题,由于采集方法不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与献全血者的献血者反应不完全相同.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比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及献全血者的不同的临床症状,探讨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血肿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采血小板时,部分献血者会发生献血反应,其中以枸橼酸盐中毒为主,有报道为17.2% .而关于机采血小板发生血肿的情况报道较少,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由于机采血小板需时较长,采血针头要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因此,血肿的发生率较采全血高.一旦发生血肿,不仅干扰机采血小板顺利进行,而且影响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增加献血者的痛苦.为此,笔者总结了本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血肿的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层血站机采血小板用量分析及招募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学的不断发展,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大、纯度高、临床效果好、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越来越被临床治疗所重视,目前临床治疗的需求量也在日益上升。回顾珠海市中心血站2004-2008年机采血小板制备量逐年增多,尤其是2007年机采用量较2006年增长了43.7%。由于机采血小板在采血过程中不同于采全血,其采血时间较长,给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带来一定困难;况且基层血站机采血小板需求无规律,时多时少,因其保存期短,不能常规备存,随需随采,招募工作困难更大。  相似文献   

9.
55例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前后4项凝血参数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因其制品纯度高、剂量大、临床治疗效果好,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及输血副作用小,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后血小板降低了36%,且在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使用了一定量枸橼酸抗凝剂和葡萄糖酸钙药物,因此,笔者对55例献机采血小板者采前和采后10min的凝血参数进行测定和比较,以了解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疗临床、生物制药及科教所用的单采成分血,基本上依靠有偿供血/浆者提供.无偿献血制度的实行,要求医疗临床所用的机采成分血的来源方式亦要实现自愿无偿.但是,由于献血者和潜在的献血者对机采成分血缺乏了解,给自愿捐献机采成分血者的招募、保留及召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着机采成分血来源方式无偿化的发展进程.本中心有计划地引导和扶持自愿献血者组建献血志愿服务组织,指导献血志愿工作者(简称:献血志工/志工)在定期捐献机采成分血的基础上,参与捐献机采成分血的宣传和自愿捐献机采成分血者的招募等志愿服务活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者招募模式下无偿献血者的类型及发展(增长)趋势。方法从浙江省献血管理BIS2.0系统中,检索并收集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衢州市中心血站参加捐献全血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相关数据,应用统计软件R 3.5.3对采用街头自愿与团体招募2种献血者招募模式下全血及成分血增长趋势、献血者人口学特征作比较分析。结果 7年间衢州市始终保持千人口献血率11‰,采血人次与采血量:2012—2017年全血由14 413人次23 233.05 U增长至17 490人次26 624.5 U,人次与量的增长率为2.26%、1.37%。2012—2018年机采血小板由1 613人次2 281.1 U增长至2 207人次3 370.9 U,人次与量增长率为5.48%、6.78%。献血者年龄分布:献全血中18-29(22.92±3.48)岁是主力军,占了37.43%。献机采血小板者中40-49(44.96±2.77)岁者为主,占45.83%。团体与街头自愿招募献血:7年间街头自愿招募模式人次由2012年11 731人次降至7 560人,下降了35.56%,团体招募由2012年的4 295人次增至11 061人次,增长了157.53%,自2015年起保持年增长率55%。年龄≥50岁者占全部献血者中比率11.39%,占献全血者的9.27%,占献机采血小板者的17.99%。结论 2种献血者招募模式的应用使得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逐步凸显;团体招募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导招募模式;献血者老龄化现象显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山东省血液中,心2006。2010年机采成分血和机采献血者队伍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机采成分血采集及其献血者招募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用唐山计算机软件中的统计模块统计2006.2010年的机采成分血和献血者资料.用EXCEL、SPSSl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机采血小板的采集量逐年增长,机采粒细胞的采集量逐年减少;机采血小板血型比例A型、B型、O型和AB型之间基本保持在3:3:3:l;除2006~2007年外,2007—2010年单次捐献双份成分血的比例逐年升高,各年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年有机采成分献血者1512名,2007年达到2329名,2008—2009年献血者均在2100名以上。2010年又降为1624名;每年多次(≥3次)献成分血的献血者比例由2009年的31.75%(723/2277)上升到2010年46.06%(748/1624)。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09年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省级医院临床机采成分血需求明显增加;机采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取得了部分成效,多次献血及单次双份献血比例增加,因而献血者队伍需求趋势明显.今后工作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正机采成分血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献血者体内分离采集血液成分的过程。Amicus血细胞分离机是新一代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血细胞分离设备,可为临床提供去白细胞机采成分血,因此在确保献血者安全舒适的同时此设备报警也相对较多。以下是1例献血者在捐献机采成分血时,护理人员对血细胞分离机出现的报警处理和对献血者的护理体会。1病例简介2015年6月到市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首次献血者1  相似文献   

14.
机采献血者招募是工作人员运用多种招募方式鼓励献血者参加机采成分献血、并保留献血者使之成为固定献血者的过程。机采献血者队伍人数充足并且回召率高是保证临床机采成分血供应的基础,招募便成为机采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效果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小板的采集量逐年增加,捐献方式也逐渐转移到无偿捐献方式。这也是无偿献血的一种新形式,由于采集时间要比献全血时间长,采集必须通过机器才能完成,人们对此还存有疑虑,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对2006年1~12月513例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全程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Trima单采机采集血小板结束后回输管路残留血液发生溶血的原因,验证Trima单采机的采集安全性.方法 分别留取Trima单采机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返血管路血样,与进血管路血样及献血者全血标本,肉眼观察溶血情况.结果 与献血者全血标本相比,整个采集过程中返血血样均未见溶血,而采集结束后的返血管路血样出现明显的溶血.结论 虽然Trima单采机在采集过程结束后返血管路出现了溶血,但这部分血液未进入献血者体内,未影响献血者的安全,Trima单采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盐抗凝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分血单采技术(又称机采)已广泛应用于各采供血机构及各临床医疗单位.作为一种标准配置的抗凝剂,柠檬酸盐(ACD-A)常规地应用在各机采过程中.有关柠檬酸盐的应用可引起成分血单采过程中献血者低钙血症的现象已有报道[1-5],但至今为止仍缺乏具对照性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闭环式成分血采集信息系统,优化并加强成分血献(采)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方法将电信4G网络、浙江省血液云平台、浙江省云短信系统、身份证识别器、自助登记机、条码及自动双面打印机、成分血数据管理平台等网络与信息设备设施,集成整合设计了BIS3.0全程闭环式成分血采集信息系统(简称BIS3.0),分析该系统增加的风险控制点和功能点,统计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差错发生例数,比较BIS3.0应用前后单位时间内登记献血者人次、健康征询与一般检查人次、献血前检测人次,综合分析应用BIS3.0前后对成分血采集过程的影响。结果 BIS3.0与全血采集系统、献血者招募、血液检测、制备供应、质量管理、后勤管理等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实现了数据传输及全程关键控制点的有效监控。自BIS3.0运行以来血站内血型标签粘贴错误发生率为0,差错发生例数为0,有效拦截省内异地永久屏蔽献血者19人次。BIS3.0使用前后单位时间内登记献血者人次、健康征询与一般检查人次、献血前检测人次(人次/h)分别由14.8±6.7、14.7±6.5、12.4±5.1上升至19.7±8.7、18.5±8.1、15.4±5.9,均高于原有血液信息系统(P0.05)。结论 BIS3.0有效改善了献血者体验,提高了血站工作效率,保障成分血献(采)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9.
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及其保留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固定献全血者、血站员工、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免费体检者、病人亲属中开展招募工作;采取营造温馨、整洁、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重视献血者的回访和定期举办联谊活动等措施,使机采成分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保证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0.
段萍  杨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961-8962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血小板。结果:2008—01/2008—12机采血小板供者共2196人次。结论:为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机采血小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种类、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护理,对保障献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