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DV-Hop算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每跳距离的改进方案.该算法利用误差修正值δ对估算的平均每跳距离值进行修正,以便减少估算的平均每跳距离与实际平均每跳距离之间的偏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的降低了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提高了节点的定位精度,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 DV-Hop 定位算法中在计算未知节点到锚节点距离时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DV-Hop 算法。改进算法对全网平均每跳距离和局部平均每跳距离进行了加权处理,得到了未知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来得到未知节点的坐标,减小了节点的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改进算法的定位精度相比于原算法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DV-Hop定位算法,其根据距离矢量路由得到的平均每跳距离和跳数来计算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存在比较大的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首先,使用整个网络中计算出的所有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的无偏估计值的平均值来取代最相邻锚节点计算出的平均每跳距离;然后,通过选取符合条件的锚节点来参与未知节点的定位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DV-Hop定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有较好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Distance Vector-Hop (DV-Hop) 定位算法存在较大定位误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距离加权与跳段算法选择的遗传优化DV-Hop定位算法,即WSGDV-Hop定位算法。改进算法用基于误差与距离的权值处理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根据判断的位置关系选择适合的跳段距离计算方法;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未知节点坐标。仿真结果表明,WSGDV-Hop定位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Distance Vector-Hop (DV-Hop) 定位算法,减小了节点定位误差、提高了算法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马淑丽  赵建平 《通信技术》2015,48(10):1147-1151
DV-Hop算法是一种低成本、低定位精度的无需测距定位算法,在粗精度定位中应用广泛。为提高DV-Hop算法定位精度,从减小锚节点的平均每一跳距离误差和减小未知节点平均每一跳校正值误差两方面考虑。首先,用最佳指数值下的公式计算锚节点平均每一跳距离。然后,将未知节点的校正值加权处理,使所有的锚节点根据与未知节点距离的远近影响校正值的大小。MATLAB实验证明,改进的基于最佳指数值下的加权DV-Hop算法比DV-Hop算法、加权DV-Hop、最佳指数值下DV-Hop算法定位精度分别提高2%左右、1.65%左右、1.15%左右,同时不会增加网络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典定位算法 DV-Hop 存在定位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在传统 DV-Hop 算法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校正信标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然后对各未知节点到参考信标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进行加权处理,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对未知节点进行位置修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的 DV-Hop 定位算法以及已有的改进算法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因此在工程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至关重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减小DV-Hop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的误差,针对DV-Hop中平均每跳距离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利用变异系数的加权方式来求解平均每跳距离,使其更接近真实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定位精度、稳定性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种可行的定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定位算法在传感器网络中的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玲  周力 《通信技术》2011,44(4):93-96
研究节点定位技术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DV-Hop定位算法适应节点均匀分布的网络这一特性,为了减小DV-Hop定位算法的定位误差,提出了节点的部署策略;针对平均每跳距离在求不同跳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提高待定位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出了距离修正值策略。经过以上处理之后,得到了更加准确的平均每跳距离的估计值。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提高了定位精度,同时也改善了定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至关重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减小DV-Hop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的误差,针对DV-Hop中平均每跳距离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利用变异系数的加权方式来求解平均每跳距离,使其更接近真实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定位精度、稳定性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种可行的定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信任度的DV—Hop改进定位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DV-Hop算法在网络中存在障碍物形成弯曲路径时不能进行正确定位这一局限性,引入了信任度概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基于信任度的DV-Hop改进算法(TDDV-Hop),通过对信任度值的判断筛选出合适的平均每跳距离值.仿真结果表明,TDDV-Hop算法能够减小由于路径弯曲而产生的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程杰  董云玲  陈嘉兴  刘志华 《电子学报》2000,48(11):2122-2130
设计精确的定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的研究热点.针对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算法中节点间距离估计误差较大导致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连续跳数值的三维DV-Hop改进算法.探究了邻居节点间的距离与相应节点位置和通信半径构成的相交球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连续跳数值的定义,并通过参数修正给出了其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实验探究了网络环境对参数的影响并确定了参数的取值,使用连续跳数值代替DV-Hop算法中的跳数来降低节点间距离估计误差.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以及额外硬件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2.
DV-Hop定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常用的基于非测距定位技术,该算法使用平均跳距表示实际距离,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很大的误差和节点能耗。为此,分析了加权的DV-Hop定位算法,提出了基于节点密度的定位算法,根据未知节点的邻居节点数,修正了平均跳距。仿真结果证明,加权DV-HOP在定位精度上比DV-HOP算法提高了5.3%,基于节点密度的定位算法在功耗上比DV-HOP算法减少了20.7%。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通性不合理,导致计算待测节点与已知节点间距离时存在误差。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AIA)优化DV-Hop未知节点坐标。首先对原平均跳距加权,其次利用网络中信标节点间距离产生的偏差构造跳距校正值得到最终的全网平均跳距。最后在计算待测节点坐标时引入AIA,针对AIA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在局部搜索过程中采用高斯变异方法对AIA进行改进,扩大搜索范围,得到优化的待测节点坐标。经Matlab仿真证明,与原DV-Hop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在节点总数、信标节点比例以及通信半径三方面平均定位误差降低了近15%左右,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好的定位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跳距修正加权DV Hop的WSN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DV Hop算法在估算平均每跳距离时存在较大的误差,提出一种跳距修正的加权定位算法。改进后算法是通过引入平均每跳距离误差修正值,进行加权处理,从而减少了跳距误差,避免了后续计算过程中误差的累积。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V Hop算法在不增加硬件开销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降低定位误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一种实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何少尉 《通信技术》2020,(3):648-653
节点定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针对DV-Hop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通过减小全网平均跳距与真实的平均跳距的差距,重新修订不在网络区域的未知节点的坐标,提高平均跳距取值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网络环境下,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的定位误差减小,能有效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DV-Hop定位算法在随机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DV-Hop节点定位算法是一种重要的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在各向同性的密集网络中,DV-Hop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定位精度,然而在随机分布的网络中,节点定位误差较大。该文根据DV-Hop算法定位过程,在平均每跳距离估计、未知节点到各参考节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和节点位置估计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分析和仿真了不同改进措施和综合改进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与有关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改进措施可极大地提高节点定位精度。此外,该文改进措施不改变DV-Hop算法的定位过程,因此不需要增加网络通信量和额外硬件支持,是理想的与距离无关算法。  相似文献   

17.
Localization system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 issu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wireless ssensor networks. DV-Hop, a wellknown localization algorithm, has recently been proposed for WSNs. Its basic idea relies on transforming the distance to all beacon nodes from hops to meters by using the computed average size of a hop. Despite its advantages, the DV-Hop algorithm has some limitations, mainly due to its high communication cos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unfortunately limit its applicability to small or medium-sized sensor networks. The scalability issue of DV-Hop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ovel localizationbased protocol and show how Voronoi diagrams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to scale a DV-Hop algorithm while maintaining and/or reducing further DV-Hop?s localization error. In our localization scheme, nodes can also be localized by their Voronoi cell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scheme, we present an extensive set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ns-2. Our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our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s and scales better than DV-H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