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保险与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壳由于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力作用下,因此构造运动强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曾遭受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仅解放以来全国就发生Ms≥7.0地震20余次,其中13次灾害较为突出,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例如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云南省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缘,地壳运动剧烈,欧亚地震带和我国南北地震带在此交汇,是我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云南地震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的特点。2000年以来,云南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6次,其中2014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组8次,包含6级以上地震3次,其中鲁甸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同级别地震中造成人员死亡最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是个多灾省份,干旱、洪涝、泥石流、地震、滑坡、崩塌、风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因其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南侧而成为我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均处于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7~9度设防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据地震部门统计,20世纪,云南省平均每年发生3~4次5级以上地震,每3年发生两次6级地震,每8年左右发生一次7级地震,我国大陆23.6%的7级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对西部小城镇的严重影响我国位于世界上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我国地震十分活跃,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几年来,我国发生了唐山地震、海城地震、甘孜地震、新疆伽师巴楚地震、台湾地震等5.0级以上成灾地震59次[1]。我国的地震多发生在广大的农村和乡镇地区,且主要发生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例如,2003年,我国发生成灾地震21次,这些地震的震中均发生在村镇地区,共造成约298万人受灾,受灾面积约78143平方公里,死亡319人,重伤2332人,轻伤4815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壳由于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力作用下,因此构造运动强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曾遭受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仅解放以来全国就发生Ms≥7.0地震20余次,其中13次灾害较为突出,造成的人员伤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据统计,仅1900—2002年我国就发生5级以上地震3595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35次, 7级以上地震125次,8级以上地震10次。这些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 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有2个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 有14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住宅设施》2011,(5):14-23
◎日本房屋抗震措施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一个多震灾的国家 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主要地震带就有23条,这些断裂带上均发生过强烈地震。本世纪以来,我国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近600次。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1,(3):48-48,F0003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地震,其防灾绿地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灾民的避难场所,日本的城市防灾绿地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也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球正处于地震相对活跃期,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智利发生8.8级地震,仪2010年全球就记录到7级以上地震达28次,大大超过往年平均数据.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并引发特大海啸和核事故,给日本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