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晓川  王蔺  徐雪霞  姜燕  赵林 《含能材料》1998,6(4):169-172
用TGFTIR技术研究了2,4,6三硝基甲苯(TNT)在高纯氮气和等速升温(10℃/min)条件下的缓慢热分解行为,测定了分解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表明TNT在224.16℃时分解速度达到最大,其主要分解产物为1,3,5三硝基苯和CO2。由此推断的TNT缓慢热分解过程、步骤以及TNT的热分解机理与Shackelford报道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氟烃/硼/AP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燃烧性能,氟碳粘结剂(FBDR)被AP的分解产物氧化,在缓慢热分解时它的分解温度范围低于150℃。硼粒子在550℃下既不与FBDR反应,也不与AP反应。在小型发动机试验中,硼粒子甚至在低的特征排气速度下也能在30~80MPa压力下和短时间内(1ms)完全燃烧。需要最小的自内容积以完成在燃烧室中的燃烧反应。在小于110cm的特征燃烧室长度的情况下,特征排气速度显著减小。该类硼化推进剂在-30~60℃之间表现出低的温度感度。  相似文献   

3.
ADN的热分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徐容  聂福德  刘春  姜凯 《含能材料》2000,8(4):175-177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研究了二硝酰胺铵(ADN)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二硝酰胺铵在120℃以上即开始分解,主要分解产物为NH4NO3和N2O,在更高温度下NH4NO3再分解为N2O和H2O,并发生一些副反应生成NO、NO2和H2O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电子能谱检测了α-Pb(N_3)_2热分解和热爆炸过程的产物,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在热分解过程中,α-Pb(N_3)_2热分解步骤是N_3中π电子受激发生成N_3自由基,N_3自由基进一步相互碰撞生成N_2.在热爆炸过程中,系统中能量足够高,致使N_3中的π锻和σ键同时发生断裂,生成N原子和N_2分子。根据实测的数据,讨论了α-Pb(N_3)_2热分解和热爆炸化学反应机理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BAMO)与3-硝酸甲酯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NMMO)共聚物的组成、微观结构、热分解和感度。共聚物中各单体的摩尔比分别为:BAMO/NMMO=8/2,7/3和6/4,测定的组成分别为81/19,68/32和60/40,微观结构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符合得很好。BAMO显示出热分解时在起始阶段侧链分解,另一方面,NMMO的热分解是由主链控制的。尽管BAMO单元和NMMO单元共聚了,但它们在共聚物中分解的多少是由各自独立的分解特性决定的,因此NMMO在40℃时发生分解,比BAMO的分解温度低,分解产生的热加速了BAMO的反应。聚B/N(7/3)表现出了良好的感度特性、机械性能和热分解特性。  相似文献   

6.
TNT-RDX混合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生物-吸附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在25 ̄35℃的温度下,用厌氧-兼氧-水生生物-吸附组合工艺处理TNT和RDX混合废水的方法,进行了日处理量为60 ̄900L的实验室放大实验。当TNT和RDX混合废水总浓度为4 ̄12mg/L时,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中厌氧-兼氧能去除废水中80%以上的TNT和RDX,水生生物(水葫芦)对TNT及RDX也有一定的降解效果,最后用活性炭吸附可以实现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7.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真空条件下,用高灵敏度布氏压力计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的热分解过程。在110-140℃范围内,分解深度为0.1%时,所需分解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1gτ=24.3300+9971.76/T。从关系式得到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据此推出在70℃时,CL-20的有效储存寿命为43.8年。  相似文献   

8.
用T-jump/FT-IR在线分析技术对[Zn(CHZ)3](ClO4)-2(ZnCP)的快速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在0.1MPa的Ar2条件下,ZnCP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达到设定的温度快速分解,用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跟踪分析分解产物的种类和浓度变化,解析出了12种红外活性气体。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热分解过程所生成的12种气相产物中CO2的浓度最高,NH3和HCN为主要的含氮气相产物,含碳气相产物以CO2和CO为主,并给出了主要气相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光敏炸药柱和药片的激光起爆(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高光敏炸药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并用Nd激光器(脉冲宽度25ns)测定了三种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压制药住的临界起爆能,其中高氯酸·3(5)-氨基-4-肼基-1,2,4-三唑合铜(Ⅰ)药柱的起爆阈值约为40mJ/cm ̄2,比叠氮化铅药柱的小约10倍;还测定了高氯酸·5-肼-四唑合汞(Ⅱ)与透明的聚合物粘结制成的药片的临界起爆能E_c,所得结果:聚合物含量在10~30%范围内,E_c值逐渐缓慢降低;当超过30%时E_c,值急剧升高。对配位化合物(Ⅰ)言,当聚合物含量为10%时,E_c值随药片中炸药含量(mg/cm ̄2)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结论认为这类过渡金属的配位化合物是对激光敏感的新型炸药;还提到这样的现象:厚药片与单质药片比,其起爆阈值较低,而薄药片则起爆阈值较高,从而表明药片有临界厚度的问题,即当药片薄于临界厚度,即使用于厚药片所需起爆能的15倍,也不能被起爆,因此认为可能存在激光能在炸药内部产生定域(Localization)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线性回归模型 △W=SC+ζ,ζ~N(0,σ^2Im) 参数C的估值精度的新方法-Bayes A-值方法。在回归系数C=(c1,c2,…,cn)具有先验分布N(0,σ^2Σ0)时,得出了 A^2i=Ec|△W(c^2i)/Ec|△W{E(Ci-Ci)^2},i=1,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5-二苦基-1,3,4-口恶二唑(DPO)的制备技术,探讨了DPO的4步合成方法、关键技术和工艺条件,对4步产物进行了结构认定,改进了第3步产物——双(2,4,6-三硝基苯甲酰)肼(BTNBH)的合成,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含卤素的新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盐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差热及热重测量结果,二硝酰胺铵盐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分解初期110kJ/mol,分解终期150kJ/mol。根据热分解气体的质量分析结果,二硝酰胺铵盐在92℃熔解后分解出NO2,NH2OH和NH3。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基地15#中心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CCP与数据处理机的部件级备份互连拓扑扑结构,并进行了系统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系统的可靠性为1-(1-e^-(λccp+λcomp)t)2,采用部件级备份互连拓扑结构的系统的可靠性能为〔1-(1-e^-λccpt)2〕〔1-(1-e^-λcompt)2〕,其可靠性及主付机切换速度等指标,明显优于现有系统。  相似文献   

14.
采用DSC和PDSC方法研究了3,4-双(4L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BAFF)与其他含能材料(NC、NC/NG、RDX、HMX和DNTF)热分解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NC/BAFF和NC/NG/BAFF混合体系中,BAFF的固-液相转变可使NC、NC/NG的分解温度向低温移动,且NC和NC/NG的热分解产物能促进BAFF的热分解反应;RDX与BAFF可形成低共熔物,且RDX的热分解产物能促进BAFF的热分解反应;在HMX/BAFF混合体系中,BAFF的热分解产物可以促进HMX的热分解反应;在DNTF/BAFF混合体系中,DNTF的固-液相转变使BAFF的分解温度降低,且彼此的热分解反应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HAN基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电导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硝酸羟胺(HAN)基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可靠点火和燃烧调控机理,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质谱(TG-DSC-MS)联用技术和阻抗-频率扫描方法分别研究了ECSP的热分解行为、热分解产物以及压力与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HAN溶液相比,ECSP的热稳定性提高,初始分解温度提高11℃,高温放热峰峰温后移24℃,热分解历程变长。结合ECSP的热分解行为与产物质谱曲线,发现HAN基ECSP的热分解历程主要分为三步:HAN发生热分解反应;HAN的热分解产物和未分解的HAN与聚乙烯醇(PVA)发生相互作用;ECSP中剩余其他组分发生热分解。ECSP的电导率在低频率范围(0~1000 Hz)内急剧增加,但随着频率的增加,在高频率范围(大于1000 Hz)内趋于恒定。随着压强和温度的增加,ECSP的电导率增加。当温度增加到150℃时,ECSP在高频率范围的电导率与125℃时相比降低2.92%。  相似文献   

16.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钠盐水溶液与硝酸铅水溶液反应,制备了NTO铅配合物,其单晶结构用X射线分析法测定,所得晶体学参数为:a=7.262(1),b=12.129(2),c=12.268(3),β=90.38(2)°,V=1080.6(2)3,Z=4,Dc=2.97g/cm3,μ=157.83cm-1,F(000)=888。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最终偏离因子R为0.027。  相似文献   

17.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与Eu_2O_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制备了NTO的铕配合物,用X射线分析法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所得晶体学参数如下:a=18.720(2)A,b=6.548(3)A,c=19.323(3)A,β=95.33(1)°,V=2358.3(5)A ̄3,Z=4,D_c=2.026g/cm ̄3,μ=27.678cm(-1),F(000)=143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_(24)/n,最终偏离因子R为0.0233。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从5,7-二氮基-4,6-二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合成5-氨基-7-苦胺基-4,6-二硝基苯并氧化呋咱。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元素分析、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所确定。此外对题称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包括密度(1.93g/cm ̄3)和分解点(240℃)也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开发新型燃烧催化剂对提高推进剂燃烧性能至关重要。成功合成了2种席夫碱金属有机配合物Mg(Salen)和Pb(Salen),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镜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探索其热分解行为以及分解反应动力学函数模型考察了其对HMX热分解行为的影响与分解机理。结果表明,Mg(Salen)和Pb(Salen)的加入显著促进了HMX的热分解行为,但未改变其分解机理。相比于HMX,HMX/Mg(Salen)和HMX/Pb(Salen) 的分解峰温分别降低了3.0 ℃和34.0 ℃,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7.7 kJ·mol-1和34.4 kJ·mol-1。通过建立分解反应动力学函数模型,初步揭示了Mg(Salen)和Pb(Salen)对HMX的催化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20.
硝化棉的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汪渊  刘蓉  宁斌科  潘清  胡荣祖 《含能材料》1998,6(4):157-168
建立了实时测定硝化棉(NC)热分解气和产物和凝聚相产物的快速热裂解原位反应地(气本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和固体原位反应池/RSFT-IR联用装置。提出了测定上述产物的两种方法,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在线性升温条件下NC的热分解反应,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该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