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整齐对仗美、参差变化美、语言节奏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对读者产生的美感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总是尽量地融近自然,强调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幽深的美,是一种自然风景式的风格,与西方规格图案式的园林风格截然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教育青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叠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诗人常用叠字的多维之美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叠字翻译是中国古诗翻译的难点。叠字的可译性限度,重点可以从叠字的架构美和音韵美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叠字架构美在翻译中是空缺的;叠字音韵美可通过英汉不同的声调和韵律形式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古代哲学“虚与实”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士园林的美学特征;运用了一些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对已经熟知的园林进行了美学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之美”、“运动之美”、“空间之美”和“意境之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阐释,证明了“虚与实”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试图透过中国古典园林表面的形式美,发现其内质的美。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是我国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古典的私家园林,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私家园林,它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它的美学特征主要有3点:一是自然之美;二是艺术手法之美;三是意境之美。这3种美学特征相互结合,共同创造了苏州园林之美。  相似文献   

6.
意境美是古典诗词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但要译出含蓄的意境之美绝非易事。翻译目的论为古典诗词翻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旨在以翻译目的论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举例分析古典诗词翻译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强化翻译者的目的意识,提高其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诗歌绝对可译和绝对不可译的现点表示不敢苟同,而赞同辜正坤先生提出的全可译因素、半可译因素和不可译因素之说。重点在于从诗歌的音韵、节奏、韵律、表达形式、创作风格等方面论述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不可译性的探究,试图找出一种解决方案——以达意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具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而且包含着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本文就如何理解这种意境美,作一点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于丹说,"其实,人人心里都掩映着一片园林,无非被一扇无形的门遮挡着,如果你真的推开这扇门,虽然那可能是一扇吱吱呀呀的门,你好久没来过了,但是你只要打开一道缝,一眼望去,你便会看到许多以前不曾留意的东西,许多真正契合于内心的东西,许多属于梦想的东西。梦也许在现实中不是一种生产力,不能带来一种物质的结果,它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对自己灵魂上的一种开掘。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远离了一个古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从容做梦的心境。"此话说得极是。而现实中,在喧哗与骚动的  相似文献   

10.
诗歌在传统诗学观念中一直被认为是时间的艺术,空间诗学的兴起发现了现代诗歌也可以作为空间艺术存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空间之美是在线性叙事的基础上得到承认的,但其本身也具有可被直接感知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1.
壶中天地 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宇宙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园林叫“构园”,讲究一种思想,一种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意识紧密联系,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动态可变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着最直接,最生动的宇宙思维模式。本文从古代中国宇宙思维模式的产生和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意境,指出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建筑仍机理论的生动体现,对现代建筑创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美”的讴歌是贯穿西方古典美学的一个主旋律,中国古典美学却更多是对美的非议、拒斥和否定。美与其说是作为正面形象出现,不如说是作为反面形象诞生。这种“非美”倾向滥觞于中国美学的开端之处——先秦美学,特别是老庄的美学思想。老庄美学中的非美倾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整合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家崇尚自然等观念有关,并对当代美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典诗歌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一定的思想美、精神美、艺术美、建筑美,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诗歌中也反映了很多的民俗魅力。作为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的山西,其建筑景观、民俗特色等民俗文化也在诗歌中有所体现。从诗歌中可以了解山西的旅游景观以及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内容的研究,因为存在文学形式与作品内容的密切关系,所以对作品内容的研究长期处于一种不能独立思辨的状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内容欣赏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情真格高之美、事实理正之美和风物独特之美。言情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情真与格高不可偏废,这既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言情类作品内容的概括,也是中国古典言情文学作品内容鉴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翻译是优秀译者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方面,许渊冲先生有着独特的译诗风格,从而显示了其译诗的个性化。从前后缀类词汇、词汇与短语、句法等三个方面对许渊冲先生古典诗词英译的语言特征进行分类例释,并结合英诗例证,以期阐明许氏成为一名诗词翻译大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古代造园师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均或多或少体现了比德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人们非常注重叠石、理水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现代人游览这些经典园林之时,可以充分感受到和谐之美、意境之美、布局之美、以及色彩与装饰之美。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古人在设计建造古典园林时,也会考虑一些非视觉元素来营造独特的意境,如声音、气味等一些可以潜移默化地增添意境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主要从非视觉元素的角度,去浅析古典园林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韩国与中国一样,是饮食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韩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美食品类,这其中包括简约之美的家常饭菜,绮丽之美的宫廷饭菜,古典之美的特色食馔等。  相似文献   

18.
意象,诗歌的灵魂--古代诗词意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而诗歌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传达思想感情。本文旨在讨论古典诗歌意象的创造、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由此把握古典诗歌的审美内涵,从而完整贪图到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19.
8月10日,大叶黄花梨家具品鉴会暨蔚雅古典开业庆典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精品示范馆举行。在开业庆典致辞中,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张德祥先生介绍了"黄花梨"名称的演变过程,令参会者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将张德祥先生的致辞整理刊发,以飨读者。约五十年前,紫檀是一种极为珍贵木材的名称。后来,出现了另外一种特别好的材料,很像紫檀,大家就给它取名叫"大叶紫檀",于是以前的紫檀就被称为"小叶紫檀"。名称进步了,内容丰富了。  相似文献   

20.
爱心 《商品与质量》2012,(24):66-67
大家闺秀型花色旗袍的图案精美,上面印有大朵的花或者叶子,抑或是泼墨山水等,这些大气磅礴的旗袍款式有一种潇洒之美,比较适合具备大家闺秀型气质的女士来穿。此类旗袍的面料不能过于拘泥,棉、麻、丝、绸、皮革均可,可适当华丽;选择的花色不宜过艳,图案可以随意些,适当搭配一些大胆醒目的项链、耳环。旗袍的美是一种不张扬,不媚俗的典雅美。它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犹如天地间的一道绚丽的彩虹,款款的步伐,雅致的身影,古典的气韵旗袍几乎征服了全世界的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