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将8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站呆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12%和97.56%,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8.10±95.44)mL和(23.90±10.48)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51%和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有效的微创治疗策略,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肾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3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结果肾结石清除率为89%(120/134),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100%(56/56)。结论经皮肾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ESWL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ESWL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微创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ESWL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患者36例,并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8min,一期结石清除率100%,无输血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ESWL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经验和手术技巧以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324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而总结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 3324例患者完成手术,其中1723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1601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4%、99.5%;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分钟、(45.1±22.4)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25.6)ml、(159±34.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23.6%。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都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及出血风险较低,但是取石效率低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要根据具体病人合理选择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EMS碎石清石系统行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组与经皮肾镜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EMS碎石清石系统,输尿管镜组使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组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8)min和(3.6±0.7)d,经皮肾镜组分别为(59±9)min和(5.6±0.8)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00%,高于输尿管镜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清石率、1个月清石率输尿管镜组分别为47.92%和79.17%,经皮肾镜组分别为100%和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尿管穿孔、输血率及术后发热、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MS碎石清石系统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比输尿管镜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成功率,是此类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6例输尿管镜取石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病史超过半年并有中重度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肾取石和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肾取石31例,输尿管镜碎石35例。分别对其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辅助治疗、住院费用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皮肾取石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3.5%(29/31),平均血红蛋白下降约3.89%,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平均住院时间为8.3天,平均住院费用为8976元。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一个月结石清除率为77.1%(27/35),平均血红蛋白下降约0.29%,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平均住院时间为7.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8631元。结论经皮。肾取石较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6例经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6例患者按入院时住院号的末尾数字的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钬激光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28.6±7.4)min、(43.4±12.4) 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5±1.0)d、(4.2±1.3)d,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93.4%,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85.5%,残石率分别为0%、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钬激光组(P<0.05).术后发热发病率,两组分别为15%、6%,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石较小及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较远时,建议采用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建议采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肾结石患者,其中136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48例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3月随访并评价结石清除率。结果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时间延长(P〈0.05),两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具有术中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拦截网篮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和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N-trap拦截网篮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和经皮肾镜共治疗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7.7%和93.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6%和2.1%。结论:拦截网篮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而结石清除方面前者更适合位置低一点,直径小一些的结石。而经皮肾镜碎石术更适合位置较高的结石,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梗阻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共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结石直径均大于1.5cm,分别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组)及输尿管镜碎石手术(URSL组)。对比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MPCNL组结石清除率为91.3%,URSL组为69.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URSL组优于MPCNL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站论MPCNL对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直径大于1.5cm梗阻性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能同时治疗肾结石的优点,URSL则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微创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尿路结石微创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等方法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52例,其中采用MPCNL治疗52例,俯卧位44例,侧卧位8例;采用URL治疗31例;采用ESWL治疗16例。最大结石直径1.7~4.0 cm,平均(2.40±0.07)cm。结果:52例患者住院天数9~22天,平均(15.27±0.46)天。Ⅰ期结石清除率71.1%(37/52),Ⅱ期结石清除率60.0%(9/15),总的结石清除率88.5%(46/52);Ⅰ期结石清除率与总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肌酐平均值为(326.87±63.28)mmol/L,术后1~3个月拔管后血肌酐平均值为(142.60±28.53)m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最后6例有残余结石,术中大出血3例(5.7%),肾对穿(孔)2例,输尿管穿孔2例(7.7%),尿外渗5例(9.6%),术后休克1例(1.9%),发热9例(17.3%)。结论:在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制定个体化微创综合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有效保护和改善肾功能,减少机体损伤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一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20例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双侧肾结石患者7例,结石清除率85%,平均手术时间160min;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侧肾结石患者5例,结石清除率89%,平均手术时间142min: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例,结石清除率92%,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手术出血量5-450ml,平均150ml。手术后25%(5/20)的患者出现超过38.0℃的发热,所有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身体情况良好,结石清除相对容易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MPCNL是安全可靠的,能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4.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铸型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8年12月应用MPCNL治疗34例孤立肾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结石平均表面积(2314±179)mm^2,肾积脓5例。4例先行穿刺造瘘术,5~7天后行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其余患者均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单通道取石18例,双通道取石15例,三通道取石1例。结果:3例一期取石时残余小结石,结合ESWL清除小残石,结石总清除率为91.2%(31/34)。1例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4~18个月,1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中,11例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发展为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为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的患者。结论:微创多通道MPCNL治疗孤立肾铸型结石安全可行,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可作为孤立肾铸型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22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116例采用MPCNL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96.6%(112/116),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9.1%(115/116)。UR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47.3%(52/110),49例残留结石>0.4 cm,接受ESWL 治疗,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83.6%(92/110)。结石清除率MPCNL组高于URL组(χ2=68.873、17.619,P均=0.000)。2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400 ml、发热和肾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治疗效果稍差,而且需要结合ESWL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MPCNL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MPCNL治疗24例肾盏憩室结石。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肾盏憩室,采用Wolf 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探针或钬激光击碎结石后取出,钬激光烧灼开放肾盏流出道,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及内支架管引流。术后7天拔除肾造瘘管,3个月后膀胱镜下拔除内支架管。结果 24例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55~110 min,(65.5±28.1)min。1例术中发现肾盏憩室感染积脓,术后发热38.5℃以上,积极抗感染,4 d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0.09~1.85 g/L(中位数0.15 g/L)。术后住院4~8 d,(5.7±2.5)d。24例随访18~36个月,(22.6±7.1)月,均未发现肾盏憩室内结石再发。结论 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碎石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三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51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eteroscope recessive lithotrity,URL),57例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 nephrolithotomy,MPCNL),62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并比较分析三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d、1月结石清除率三组分别为:URL组33.3%(17/51)、90.2%(46/51),MPCNL组94.7%(54/57)、98.2%(56/57),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98.4%(61/62)、100%(62/62);URL组显著低于后两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PCNL与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RL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6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08例,年龄21-76岁,平均45.3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MPCNL治疗(MPCNL组)158例,RLUL治疗(RLUL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LUL组手术时间为(88.6±21.9)min,显著长于MPCNL组的(64.2±18.6)min(t=-7.683,P=0.000)。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8.7%(156/158),RLUL组为100.0%(4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1,P=0.081)。术中出血量MPCNL组为(62.4±10.6)ml,显著高于RLUL组的(38.7±9.3)ml(t=14.058,P=0.000)。术后住院时间MPCNL组为(6.3±1.4)d,长于RLUL组(4.1±1.2)d(t=9.923,P=0.000)。住院费用MPCNL组为(11562.4±1228.5)元,高于RLUL组(9546.6±1082.6)元(t=10.308,P=0.00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和输尿管结石复发。结论:MPCNL与RLUL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L术中出血较少,但手术时间长,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可适当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三种不同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UL)、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16例、43例。回顾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 MPCNL组、RUL组、URL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是92.86%(52/56)、100%(16/16)、69.77%(30/43);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67±15min、79±17min、43±12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分别是5.96%±0.61%、0.89%±0.12%、0.67%±0.0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9.7±1.4d、9.3±2.3d、7.5±1.7d;住院费用分别是12325±1147元、13237±1195元、8783±976元;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8.92%(5/56)、0、16.28%(7/43),其中URL组发生了输尿管断裂2例;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是28.57%、6.25%、20.93%。结论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MPCNL安全疗效好、清石率高、可作为首选;RUL有一定创伤,安全有效可作为其他方法失败的补救措施,将逐步取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URL清石率低、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