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头部外伤后患者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问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的新血肿。这种迟发血肿往往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文总结我院5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观察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损伤后患者首次CT扫描未发现颅内血肿,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的颅内血肿,或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发现新血肿。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情可突然或逐渐恶化,若不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必须掌握本病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997年5月至2008年7月我科共收治迟发性外伤颅内血肿患者34例,现将早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有颅内血肿,经数小时、数天后出现颅内血肿,或者颅内血肿经手术治疗后不同部位又出现新的血肿者[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治疗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成功的关键。现就护理过程中如何观察和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5年3月~2002年3月,在我科住院病人中发现各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6例,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的7.8%。其中男33例,女3例,年龄6~71岁,平均26岁。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6例。原发性昏迷30min以内1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方法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密切观察及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及时治疗、密切观察与护理,根据GOS评分判定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57例,轻残2例,中残1例,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通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取密切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对于改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和妹  吴美娟 《海南医学》2003,14(9):113-113
目的 总结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治愈14例,中等残废6,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加强临床观察,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使患者赢得抢救的时机,预后得予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2003年6月~2006年6月5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行血肿清除术42例,非手术治疗16例;55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点,伤后72小时密切观察以上症状与体征,对减少颅内血肿病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导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院5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对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体征变化的严密观察,及早做出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结果本组需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保守治疗16例;痊愈41例,致残6例,死亡5例.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经严密观察及护理,可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出血,提高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导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院5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对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体征变化的严密观察,及早做出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结果本组需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保守治疗16例;痊愈41例,致残6例,死亡5例.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经严密观察及护理,可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出血,提高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45-1346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指在头部外伤后首次CT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的颅内血肿,或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出现的血肿。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不良后果。我科在1994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36例,本文就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的有关因素和观察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3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CT检查正常8例颅骨骨折12例,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8例入院后3小时-6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手术后12小时-7天发现.11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清除血肿,痊愈20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的关健在于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CT及时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迅速清除血肿并给予合理的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病人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新的血肿,或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发现新的血肿。随着CT扫描的应用普及,这种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因此,掌握本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7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观察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近7年来收治了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73例,其中男56例,女17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思考和讨论关于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本研究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共选取55例患者进行研究,选择这55例患者对他们进行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这55例患者均进行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一旦有患者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诊治,最终发现有1例患者死亡,48例患者经过观察和护理后恢复状态良好,另外6例患者出现轻度神经问题。结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及时才能保证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45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原因,总结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病例45例。采用GOS预后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和迟发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均发生在脑挫裂伤部位,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均发生在颅骨骨折部位。按GOS分析,Ⅴ级(恢复良好)18例,Ⅵ级(中度伤残)10例,Ⅲ级(重度伤残)4例,Ⅱ级(植物生存)2例,Ⅰ级(死亡)1例。结论脑挫裂伤所致的血管损伤、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是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和迟发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颅骨骨折是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迟发性血肿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又取决于密切的护理观察。笔者通过对我院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观察,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将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晓敏 《重庆医学》2000,29(3):275-27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头伤后病人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的新血肿[1]。随着CT扫描应用的普及,外作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这种迟发血肿往往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2]。因此,对本病的护理观察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在总结我院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观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其临床护理观察加以阐述。1 临床资料 我院近…  相似文献   

16.
代秀勤 《中原医刊》2005,32(16):36-37
目的密切观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情变化,并总结其体会。方法对6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强调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骨窗张力、缺氧情况,伤后48h这段时间每15~30min观察1次。结果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6例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及时诊断、及时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主要是在急性血肿的对侧。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颅脑损伤后,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颅内血肿发生后常加重疴隋,增加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特别对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入院时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因种种原因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而延误治疗,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的关键。笔者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病情变化规律和护理观察要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470例颅脑外伤中确诊的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经过.结果 通过临床严密观察及复查CT确诊,4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出现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病率为8.5%.经过治疗后,其中恢复良好者22例(55.0%),轻度伤残7例(17.5%),重度伤残6例(15.0%),植物生存1例(2.5%),死亡6例(15.0%).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4 h内,动态临床观察,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动态CT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CT扫描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动态CT扫描监测的 7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3 1例 ,保守治疗 47例 ,总死亡率 19.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伤后 2 4小时内 ( 5 7.7% ) ,尤其是伤后 6~ 9小时内。多发生于额颞部、颞顶部 ( 80 .8% )。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 ,动态CT扫描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避免漏诊、误诊 ,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开始出现颅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我院自2005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3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