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章少华张咏梅(外宾康复部)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前者包括绝经后(高转换型,Ⅰ型)和老年性(低转换型,Ⅱ型)骨质疏松,后者包括因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密度降低,单位骨量减少,并伴有多发或全身性骨痛,严重时出现手足麻木、手足抽筋、骨折、失眠等症[1]。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而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笪巍伟  唐德志  舒冰  王拥军  施杞 《广东医学》2016,(11):1714-1717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以前者最多见,占本病的90%,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全世界约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我国就有超过8800万人,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1]。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也越来越多,给患者躯体、精神、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本文就两种治疗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综述如下,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2001年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应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倍美力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疾病,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快而导致骨量减少所致。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已得到肯定[1]。目前国内使用的雌激素种类很多,我们选用了天然结合型雌激素——倍美力和孕激素联合治疗,现就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好发于脊柱部位,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身长短缩及驼背等.目前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传统中医没有骨质疏松及疏松性骨折这一病名,但大量中医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应属"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肾精髓少、骨枯筋萎、脉络痹阻为其主要病机,临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故遣方用药多按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等辨证施治,相关报道较多,而就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而言,复位、功能锻炼也是传统的基本疗法.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凤媚  蒋凤艳 《广西医学》2005,27(8):1199-120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症状不典型,早期无症状,尚未有特效治疗,对已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骨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对高危人群应早期预防及诊断,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及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中药壮骨胶囊治疗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壮骨胶囊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益肾健脾的中药壮骨胶囊治疗74例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与钙尔奇D治疗的31例作对照。结果 3个月后其总有效率达91.89%,骨质疏松程度、血ALP、CT、E2皆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肾虚所致,采用中药补肾健脾治疗,疗效显著优于补钙、雌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osteopomsis,OP)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位居全球常见病的第7位,由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痛和骨折可直接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特别是雌二醇水平降低,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推进,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目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内服药为主。巴多昔芬代表着一类有前途的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新疗法,并可与共轭雌激素联合应用来治疗妇女相关的更年期症状。阿仑膦酸钠能够显著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两者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值得推荐的药物。护骨素蛋白含有380个氨基酸,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这些信号及通路中的一些蛋白分子已作为骨质疏松治疗的新靶点。拮抗硬化蛋白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维生素K、钙剂和维生素D也有很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青青 《浙江医学》2024,46(7):673-68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挖掘新的有效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治疗选择。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选择有多种,根据疾病特点和作用靶点有所不同。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药物种类及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停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常见的一种。本文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血瘀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结合近几年来从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对活血化瘀治疗PMOP进行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65-36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由于年龄增大或妇女绝经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的骨代谢变化,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见于各类疾病如柯兴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药物所致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典型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等,预计到2025年,全球髋部骨折将增至200万。因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减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指数形式上升,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呈指数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女性比男性高3倍。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这个概念是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才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公认。依据这个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则是由绝经后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据报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后的3~4年期间,骨量的丢失尤为显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钙摄入量、运动、嗜烟、嗜酒等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与Ⅰ型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即骨吸收作用超过了骨形成作用,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在人所患的疾病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被称为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可高达25%~50%,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53.62%~57.89%,平均为56.76%。1940年Albright F等首先提出PMOP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减少有关,并首先提倡应用雌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壮骨胶囊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益肾健脾的中药壮骨胶囊治疗74 例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与钙尔奇D 治疗的31 例作对照。结果 3 个月后,其总有效率达91 .89 % ,骨质疏松程度、血ALP、CT、E2 皆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0.01)。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肾虚所致,采用中药补肾健脾治疗,疗效显著优于补钙、雌激素的替代疗法等。壮骨胶囊有调整骨代谢作用。该药安全可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随着绝经雌激素的缺乏,病人出现以松质骨为主的骨加速丢失。本文概括了以性激素补充治疗为主的综合预防及治疗措施,并阐述了性激素补充治疗防治骨质疏松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日益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调查,6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中,24.9%的男性和75.7%的女性均罹患骨质疏松,国外至少30%的绝经后妇女及20%老年男性受到影响[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骨痛及易发...  相似文献   

19.
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下降发生骨丢失加重的过程。目前尼尔雌醇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本组研究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服用尼尔雌醇及服药后半年内用单光子骨矿分析仪观测前臂中下1/3交界处骨密度的改变及临床症候群改善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绝经后1~9年,出现腰痛、关节痛、全身肌肉疼痛及潮热、盗汗、情绪不稳定等症状者,经单光子骨矿分析仪测定前壁中下1/3桡骨尺骨中上段交界处骨密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60例,绝经妇女,年龄46~62岁,平均58.3岁,除外…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是以骨量的降低,骨组织结构的退变,骨强度的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不断增高,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原发性骨质疏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1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及X线表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是骨代谢的紊乱,残骨与破骨细胞之间功能失偶联,致使骨量减少,包括骨基质和骨矿质含量减少。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