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避免曲妥珠单抗用药时剂量错误、药液过期及赠药延迟。方法对12例应用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利用电子表格管理药物,即采用电子表格准确计算曲妥珠单抗每次使用剂量和剩余量,并通过表格管理剩余药物及进行用药提醒。结果 12例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用药剂量错误、药液过期现象,仅1例患者因材料准备不充分出现赠药延迟。结论利用电子表格可以准确有效计算药量,定期提醒患者用药,避免用药错误及药液浪费,保证用药安全,使患者及时获得赠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机理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及CNKI中检索与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的机理有关的最新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研究发现,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高表达、HER2结合位点受损、HER2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交互作用、HER2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其他酪氨酸酶受体(RTKs)及膜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周期及凋亡机理的改变和乳腺癌细胞多基因突变均与曲妥珠单抗耐药相关。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理较为复杂,通过对现有的可能耐药机理的综合分析发现,适当的多靶点联合治疗有望减少曲妥珠单抗耐药的发生,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及卡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并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之间行单因素分析。结果:39例患者总有效率(OR)为94.9%(37/3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26例(66.7%),部分缓解(PR)11例(28.2%),疾病稳定(SD)2例(5.1%),无疾病进展(PD)病例。病理完全缓解(pCR)27例(69.2%)。单因素分析显示,ER阴性组的pCR率为82.4%,ER阳性组为59.1%。结论: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多西他赛及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疗效良好,且ER受体阴性患者可获较高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4.
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高、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恩美曲妥珠单抗(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是新型抗HER2靶向药物,具有靶向性和细胞毒杀伤双重抗肿瘤作用,2020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其上市,而国内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1例局部晚期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T-DM...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显著改善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的疗效,本文总结了HER-2靶向治疗中若干临床应用策略,包括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转移病灶需要重活检进行HER-2重检测;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继续应用或者换用拉帕替尼均可获益;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推荐HER-2阳性大于1cm肿瘤辅助化疗同时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目前曲妥珠单抗标准治疗时间为1年;目前NCCN不推荐新辅助采取双重靶向药物治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治疗阶段,均可能产生靶向治疗耐药,区分为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在临床实践中建议根据患者耐药类型选择后续靶向治疗,同时需要继续寻找耐药相关生物学指标,预测耐药的发生,从而使患者从分子靶向治疗中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6.
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研究表明,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此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针对乳腺癌HER2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先后批准上市,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T-DM1等,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就这些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HER2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在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癌症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在乳腺癌和胃癌中,针对HER2蛋白的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为赫赛汀Hercepti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给其他癌症的治疗带来希望,尤其是对预后极差、几乎无有效干预措施的胰腺癌。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相关年死亡人数的第2位~([1])。20%~25%的浸润性乳腺癌为HER2阳性,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2-3])。曲妥珠单抗是针对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4])。但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存在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原发或继发耐药,临床亟需耐药的预测指标以及已转耐药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往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 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疾病自然进程。正因如此,规范HER2阳性进展期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更为重要。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曾于2014年发表了HER2阳性进展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临床产生广泛影响~([1]),近几年我国乳腺界也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国情发表了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随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人乳腺癌BT-474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WST-1、Annexin/PI法分别测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单独与联合对BT-474细胞株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药物对p-Akt、p-MAPK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各组对BT-47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浓度依赖性,CIED50=0.466,联合组较单药组凋亡率增高(P<0.05),氟维司群组p-Akt、p-MAPK蛋白表达增高,联合组较氟维司群组明显降低。结论 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对BT-474细胞作用协同,可能与增强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氟维司群增高p-Akt、p-MAP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曲妥珠单抗是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的单克隆抗体.最新的研究发现,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但是目前胃癌HER-2基因的检测方法 如IHC、FISH等存在很多缺陷,一种新的自动化银增强染色(SISH)方法 有望成为胃癌HER-2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本文对HER-2在胃癌中的...  相似文献   

12.
利妥昔单抗以其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为治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相关膜性肾病的一线治疗方案, 尽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缓解率超过60%, 但仍有近40%患者对治疗无反应。现报道本中心应用奥妥珠单抗成功治疗利妥昔单抗抵抗性PLA2R相关膜性肾病3例, 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我们应用奥妥珠单抗治疗利妥昔单抗抵抗性PLA2R相关膜性肾病3例, 经首剂1 000 mg追加或不追加剂量治疗后, 患者抗PLA2R抗体和尿蛋白量明显下降, 不良反应轻微。结果显示, 奥妥珠单抗对利妥昔单抗抵抗性PLA2R相关膜性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随访观察时间尚短, 只能作为个体案例参考, 尚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戴继鑫  牛凯 《临床外科杂志》2023,(11):1061-1064
目的 探究拉帕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的疗效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6月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拉帕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及对照组(曲妥珠单抗治疗),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记录病人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炎性因子及凋亡因子水平变化;所有病人均随访3年或随访至其死亡,比较两组病人累积生存率,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09%、86.07%和58.14%、7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诱骗受体3及环氧化酶-2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6.51%(20/43)、30.23%(13/43),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26.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4.
曲妥珠单抗为拮抗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TOGA是一项由24个国家的122个医疗中心共同参与的3期开放随机对照试验,该试验旨在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果。研究对象为经免疫组化或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扩增方法确定存在HER2高表达的晚期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曲妥珠单抗主要作用在HER-2-HER-2同源二聚体,对配体诱导的HER-2异源二聚体信号通路的阻断作用很弱,吡咯替尼可以全面阻断HER家族同/异源二聚体下游通路。基于两者作用机制的不同,本研究探讨吡咯替尼联合TCb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首诊晚期HER-2阳性年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的32例首诊局部晚期HER-2阳性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16例患者应用吡咯替尼联合TCbH方案(观察组),16例患者应用TCbH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2例患者治疗4周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要求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病理完全缓解(pCR);5例患者治疗6周期达到cCR,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pCR;余9例患者治疗6周期后肿瘤退缩较明显,但未到cCR,手术治疗后病理提示非pCR,总pCR率为43.8%(7/16)。对照组中4例患者治疗6周期达到cCR,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pCR;余12例患者治疗6周期手术行治疗后,病理提示非pCR,总pCR率为25.0%(4/16)。两组总p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观察组腹泻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两组间其余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结论 应用吡咯替尼联合TCbH方案行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pCR率,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可能作为除TCb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外,另一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对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U87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小鼠的皮下和颅内胶质瘤动物模型,予以尼妥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或联合两种抗体治疗,同时予以放疗,取各组实验肿瘤标本,计算相对肿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后卫星肿瘤频率变化以及细胞增殖,比较各组以上结果的差异.结果 尼妥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可增强体内U87MG肿瘤放疗敏感性,h-R3tRT和C255tRT组的中位RTV分别为2.2及2.8,与对照组中位RTV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鼠接受抗体的治疗后,卫星肿瘤数量减少了40%~80%,h-R3tRT组及C255tRT组卫星肿瘤频率分别为(9、1~25)和(4、0~17),与对照组卫星频率(18、3~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尼妥珠单抗加强了放疗引起的增殖抑制为56.5%,而单独抗体组和单独放疗组分别为39.9和19.9%,而西妥昔单抗无论单独使用(7.8%),还是与放疗联用(21.7%),不产生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EGFR单克隆抗体可增强U87MG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1):71-72
1.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口服长春瑞滨(vinorel—bine)和曲妥单抗(trastuzumab)的观察实验结果目的:在Her2阳性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中,口服长春瑞滨加曲妥单抗(OV+T)作为一线化疗药或者早期治疗方法,评价其疗效及耐受性。实验对象和方法:30名患者,平均年龄59岁。患者接受OV治疗,剂量为60ms/m^2,第1天与第8天给药,间期21天。曲妥单抗每3周给药一次,起始剂量8mg/kg,以后每次剂量6mg/kg。每3个疗程用UICC标准进行一次疗效评价。生存时间(TTP)和总生存率(0s)用Kaplan.Meier方法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卡培他滨和顺铂联合全脑放疗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曲妥珠单抗单独或联合奥沙利铂对SW-620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620人结肠癌细胞。(1)细胞增殖实验:将细胞分为2个大组:曲妥珠单抗组和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组,每个大组内设8个浓度小组(每个小组设5个复孔),曲妥珠单抗组的浓度依次为0、0.001、0.01、0.1、1、10、100及1 000μg/mL,对应的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组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与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均加入了奥沙利铂(1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2)细胞凋亡实验:组别设置同增殖实验,只是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仅包括0、0.1、1及10μg/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检测:分别以0、100及1 000μg/mL曲妥珠单抗,以及0、1及10μg/mL曲妥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10μmol/L)处理SW-62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 (1)细胞增殖实验:同种浓度下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组的A值均低于曲妥珠单抗组(P0.05),且随着曲妥珠单抗浓度的增加,A值在逐渐降低。(2)细胞凋亡实验:同种曲妥珠单抗浓度下,曲妥珠单抗组+奥沙利铂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曲妥珠单抗组高(P0.05)。流式细胞检测:不同浓度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处理后,随浓度增加,G_1期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S期细胞比例呈上升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至1μg/mL和10μg/mL时,与曲妥珠单抗组比较,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组的G_1期细胞比例较低,S期细胞比例较高(P0.05);在0.1、1和10μg/mL浓度的曲妥珠单抗条件下,曲妥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组的G_2期细胞比例较曲妥珠单抗组升高(P0.01)。(3) 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1、100及1 000μg/mL曲妥珠单抗组细胞中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及10μg/mL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组中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逐渐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曲妥珠单抗可抑制SW-620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曲妥珠单抗和奥沙利铂具有协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K-ras突变与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同时K-ras基因呈突变型及野生型的结肠癌细胞各1株,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标记),检测西妥昔单抗(C225)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用K-ras呈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结肠癌细胞株,分别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成HT29-C225、HT29-NS、SW620-C225及SW620-NS组,给予西妥昔单抗(每3天注射1次,每次0.5mL,共4周)。治疗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移植瘤标本中EGFR信号转导通路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增殖及凋亡实验显示,西妥昔单抗对不同K-ras基因型的结肠癌细胞均未能显示细胞毒作用。而体内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能明显抑制K-ras野生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对K-ras突变型者抑制作用较差。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AKT基因表达率高于对照组。IHC及Western-blot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与对照组间AKT蛋白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p-AKT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K-ras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相关,K-ras突变型者EGFR信号通路中的衔接蛋白AKT呈自主激活状态,该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