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果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以及保护的态度与其他利益相关群体不一致,则易引发显著的冲突,削弱或破坏保护工作的成效。本研究收集了中国西南部一个自然保护区周边171位当地居民和59位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数据,这些问题覆盖了受访者对生态系统服务、自然保护区和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三类主要问题的态度。通过对当地居民与政府公务人员态度的相似度统计分析,探究这些差异存在的本质。两个群体对涉及保护区和人与野生动物共存问题的态度的相似度极高,分别为60%和100%,而对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的态度的相似度只有25%。政府工作人员群体的属性特征与他们的态度并无直接相关,当地民众的态度常常与其居住地所在的子村寨相关。本研究对不同利益群体的态度的分析结果显示,鉴于两个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态度差异,未来在利益相关问题上存在产生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应当予以关注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
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杨兴柱  陆林  王群 《地理学报》2005,60(6):928-940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及定性研究确定构成农户参与旅游开发决策行为的可能影响因子,即涉及农户对社区旅游地开发基础认知、旅游地归属感、旅游开发影响感知、农户参与能力、农户参与态度、农户参与决策、旅游地开发偏好、参与旅游行为等8个结构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旅游地开发过程中农户参与决策行为结构概念模型,提出了6个假设。并与实践结合,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借助于结构方程专用软件 (Lisrel),对提出的概念模型加以拟合,确定了各要素之间的路径系数,验证了6个假设,提出的6个假设基本正确。结果表明:① 农户的旅游开发基础认知对其旅游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但不十分显著 (0.35);② 农户的地方认同感是农户参与旅游开发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0.89),其次是农户旅游影响感知 (0.75);③ 农户参与旅游开发态度直接影响其旅游参与决策行为 (0.85);④ 农户参与能力对其参与旅游决策也有正向影响,但由于农户的自身素质和外部环境制约了农户参与能力,两者之间不十分显著 (0.35);⑤ 农户的旅游参与旅游决策行为进一步影响了农户的旅游地开发偏好和参与旅游行为 (分别为0.91、0.48)。最后指出了提高农户参与旅游决策的措施,决策行为模型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年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指出养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旅游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旅游产品方面的主要问题,成为备受老年人欢迎的旅游形式和养老方式.作者分析了养老旅游的发展状况.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界定了养老旅游的概念,划分了其基本类型;根据昆明与海南实地调查访问数据资料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养老旅游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以昆明和海南的供求问卷调查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就供求双方对养老旅游的态度和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边坡综合信息管理与防灾决策机制的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信息资源客观反映其属性特征、工程性状及发展变化规律,是实现防灾决策支持、技术评价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集成管理和防灾决策应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提出基于数据库管理、工程可视化思想和GIS技术的集成开发原理,采取多系统独立管理和基于属性数据库耦合集成的方式,开发出边坡综合信息管理与防灾决策系统,实现信息管理、可视化决策与WebGIS平台查询的无缝集成.确定了系统的基本架构、技术方案设计、信息流程、功能结构,实现了边坡信息经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分析、嵌入式专项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和WebGIS网络平台的查询显示.应用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为边坡综合信息管理和防灾决策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动态化和决策化提供可行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热点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借助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对1999年至今的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在2015年之前发文量较少且增速缓慢,从2015年开始,进入飞速增长阶段。(2)“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这三个关键词在中国互联网与数字乡村研究中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关键词“互联网”突现强度大、出现时间早、时间跨度长;研究总体呈现多学科视角及多学科交叉的趋势。(3)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2005—2010年)、增长(2011—2016年)和深化(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4)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互联网与农村经济发展、数字乡村发展的政策效应和数字鸿沟。未来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扩展、研究尺度多样化、理论框架完善及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与社区相关的开发或保护活动中,社区居民主观态度直接影响着规划项目可行性。探索适用的社区态度表达方法,成为社区有效参与规划决策的关键。利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9个村落的243位居民景观感知价值进行调查,采用热点分析、对应分析和相容度指标分析,揭示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空间构成,景观价值与土地利用的对应关系及其与现有搬迁保护方案的相容度,在此基础上识别出4种社区态度类型区域。研究表明:1基于相容度反映的汉长安城遗址社区态度具有地点依赖性,这种态度的空间差异为社区规划管理、矛盾冲突管控提供了更细致的社会数据支持;2案例社区居民景观感知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规律性,并与一定的物质景观基础(土地利用)相关联,这种关联性的认识,有利于解释景观变化可能产生的社会现象;3参与式制图结合景观价值的调查为感知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制图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指标模型构建,能够揭示景观感知价值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其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是旅游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研究以希拉穆仁和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借助社会统计软件工具,分别就社区居民对草原旅游发展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参与旅游发展能力的感知和态度、参与旅游发展行为的感知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可知:(1)草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2)对旅游发展影响的正效应持积极态度;(3)对旅游发展促进居民素质提高比较认同;(4)对旅游业总体持欢迎态度,但对旅游业发展现状还不太满意;(5)对旅游发展影响的负效应持中立态度。最后希望政府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旅游相关的教育培训,以培养其参与旅游发展和利益分享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热潮迅猛波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地理学是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天然试验场。聚焦地理学与大数据的碰撞,回顾大数据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重点讨论大数据给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讨论认为:大数据已经对地理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人文地理学领域的反应最为热烈,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案例纷纷呈现;地理信息科学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会更加迅猛发展,自然地理学领域正在寻找和等待爆发点。目前,大数据还不能改变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与基本范式,在坚持地理学核心思想的同时,应该对地理学领域有关大数据理论的探讨与应用尝试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罗培  秦子晗 《地理研究》2013,32(5):952-964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内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和意愿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认知态度,明确他们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诉求。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本文在现有的经营体制下,从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居民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社区参与模型体系,为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婷  胡伟平 《热带地理》2022,42(12):1993-2006
以广东省为例,采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医疗与养老设施可达性,然后采用自相关分析法、基尼系数分析医疗与养老设施的适老化及均等性,最后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医疗与养老设施可达性及均等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更能准确反映医疗与养老设施可达性,珠三角地区老年人医疗、养老设施可达性相对较好,东、西部沿海经济区相对较差;但珠三角地区养老设施医疗可达性在四大区域中最差。2)广佛都市区、梅州市北部等地区的医疗与养老设施适老化不足,广东省医疗与养老设施可达性存在较大的不均等。3)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人均GDP、公共财政支出与广东省医疗、养老设施可达性显著相关,平均海拔、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面积、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人均GDP、公共财政支出与广东省老年人医疗、养老设施可达性的均等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王波  甄峰  席广亮  钱前  吴乘月  张浩 《地理研究》2013,32(2):380-391
移动信息技术成为21世纪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社区成为当前人们重要的社交网络平台。本文尝试通过将微博用户的网络信息关系与地理关联,分析这一新型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网络信息空间中的地域根植性仍然存在,表现为本地域的信息联系在网络信息空间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网络信息联系呈现出一定的距离衰减现象;网络信息联系与实际社会经济联系的相对一致性,表现为网络信息联系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网络信息联系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的相对一致性;网络信息空间中的等级差异性,表现为网络信息联系强度的等级性,以及网络信息联系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chool settings influences the way young people develop as citizens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and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geography subject at school. First, this topic is approached theoretically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new forms of citizenship. The issue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interview data and observations on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by upp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way when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distant places. During the interviews, knowledge about tropical rainforests was used as a practical example.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although the students could access information about a large part of the world from their laptop, a distance remained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rainforests and those who live in them. The article also reveals that, although it is often argued that the national context is weakened as a frame for civic engagement, the students referred to it as a basic frame when engaging with what is distant. Thus, it may be questioned how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chool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global citizens.  相似文献   

13.
从新宅居生活看网络虚拟旅游的前景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沛林 《地理科学》2020,40(9):1403-1411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居家服务系统的越来越完善,不愿或不能出门实现旅游目的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对于数量巨大的不愿或不能外出旅游的“宅居”人群来说,通过网络实现虚拟旅游是最理想的方案。网络虚拟旅游在中国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快,已表现出产品多样化、技术集成化、需求娱乐化、用户大众化、功能休闲化等特点。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 3D高清动态仿真效果提质的技术实现问题;② 运用AR等新技术优势解决现场体验感不足的问题;③ 解决景区如何在网络虚拟旅游中受益的问题。未来的网络虚拟旅游方向是:① 在线产品越来越真实化和高清化;② 客源市场越来越大众化和多元化;③ 产品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和分众化;④ 展示平台越来越普及化和共享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刘文新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3,23(4):398-407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从网络普及率、网络信息资源丰度及互联网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并设计了互联网发展指数(IDI)、从人均的角度反映互联网发展的综合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地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同样显著,按照IDI值大小被划分为6个等级。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区域信息和知识生产能力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国外赛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赛博地理学是研究计算机通讯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万维网及其他存在于计算机屏幕以外的电子“版图”)-即赛博空间-的空间特征。研究对象包括善于从物理基础设施,信息流动,新的赛博空间社区的人口统计到对这些新的数字空间的感知及可视化研究等一系列地理现象。重点是找出信息。空间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地理学中善于距离,尺度及区域等基本概念。同时在概念框架。方法学及现场初中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赛博空间帛图综合利用了地理学,制图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通讯,信息可视化,文学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赛博空间的外观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工具,最后,对 在进行的赛博地理研究项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ly, data structure is mainly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vector and raster. The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and updating are huge task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How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 that common web Browser cannot display the vector data supported by GIS, and how to implement updat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vast amount of data for the IBIS are two urgent questions to be solved (Chen et al., 2000; Li and Gong, 1998; Luo and Lu, 1999; Yua…  相似文献   

17.
国外休闲制约协商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休闲制约研究的前沿领域。论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85—2018年共计136篇文献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Space Ⅲ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计量分析方法对英文文献进行全面回顾及展望。结果发现:国外休闲制约协商研究大致可分为萌芽(1993—1999年)、探索(2000—2010年)和快速发展(2011年至今) 3个阶段,早期以概念性、描述性研究为主,自21世纪起,以实证研究为主,且研究内容已从简单的描述性分类发展到多变量的检验性模型构建与验证;关注休闲制约协商研究的学者和机构主要来自北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研究方法以数理统计、模型构建与验证居多,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涉及的研究对象广泛,已从大众休闲者扩展到特殊疾病患者、残障人士、穆斯林妇女等社会特殊群体,且主要关注体育健身休闲、户外游憩和深度休闲等多种休闲活动类型。目前,非西方文化背景下休闲制约协商的跨文化研究是西方休闲研究的热点话题。国外休闲制约协商的研究成果及综合研究思路对中国休闲制约协商研究及实践探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Internet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IBIS) arises with more advantages: Firstly,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use ow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Secondly, it benefits greatly the data dissemination and data sharing based on Internet. The most important but not the last is that we can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supported by its technologies and the facilities of information highway. So, it would be significant to design IBIS to realize the data collection, sharing and dissemination on Interne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 So it is not eas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Given this, we designed the Internet 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y the virtue of the Internet 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and storag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would be easier,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to actualize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five experiments that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how tactile maps contribute to the cognitive maps of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In two experiments we demonstrated that tactile maps can contribute to peoples' ability to learn a route through an unfamiliar area. From the results of two further studies, we argue that compared to people with sight,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have greater difficulty encoding information from a map. We considered this directly in a fifth experiment by investigating how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search and learn a map. We found that they used less efficient strategies than people with sight. We conclude that tactile map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when people need to learn about new environments, but we also point out that to benefit most from tactile maps people need to encode the map information as effectively as possible. As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do not always use the most appropriate encoding strategies we suggest that tactile map users might benefit from greater experience and training in map encod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绿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为契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借鉴历史危机应对经验的一种对全球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尝试,硅谷作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以其极强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持续主导全球经济发展方向。近10年来,硅谷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重点正向以绿色科技和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绿政之路布局,被美国各级政府2008年后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复苏刺激政策推波助澜,成为推动硅谷地区各企业、政府和学术界不断互动与创新的主导趋势,不断刷新硅谷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引领着全球创新的未来。本文详细分析硅谷该轮绿政探索的思考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