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勇 《咸宁学院学报》2001,21(2):31-33,41
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代宗师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他是否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却并不是十分明确,本文试图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揭示卡夫卡与写作的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文学象牙塔的顶端,绝大多数作家倾其一生所能获得诺奖垂青的寥寥无几,而诺奖亦往往有遗珠之憾,卡夫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启示录”,他与中国文化存在至深的渊源关系,已经成为被经典化的卡夫卡。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变形记>以大量的"意外"颠覆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示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反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卡夫卡与俄底浦斯情结之间有着显然的历史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底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实现了多层次的演绎和裂变。卡夫卡以他的现代主义创作和个人生活本身,对这种情结予以表现、深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的文学界,卡夫卡(1883--1924)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通常是平淡的、累赘的,但气氛总是那么像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无法解除的苦痛"的奇异风格闻名于世.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毕业后,一度学过文学与医学,不久屈于父命,在布拉格大学转攻法律,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卡夫卡作了一名工伤保险公司职员,因为健康原因而提前退休后,他蛰居在柏林郊外埋头写作直到逝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写下了约三百万字的作品(包括小说、书信、日记等).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存在世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的生存世界中充满着矛盾和分裂,而他的存在方式则是写作。在其生活和写作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卡夫卡的作品和人生反映了对世界不确定性的理解和对未来意义的暗示。  相似文献   

7.
文学除了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这些功能外 ,它还维系着人的精神生存和健康 ,即具有治疗功能。具有深重的精神创伤、心理挫折感的卡夫卡视写作为自己的全部生命 ,以写作进行自我疗救 ,最终确实虽免于精神上的崩溃 ,但却驱不走终生的悲观和消极。某种程度上 ,文学对于卡夫卡这一个体的治疗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卡夫卡的《变形记》堪称无可超越的经典。本文通过分析《变形记》中的主人公自我意识的丧失和话语权的沦丧,揭示出人格的泯灭和沦丧源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城堡》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扛鼎之作,其多义性和未完成性已不断由前人进行过深度探讨和研究。现在可从《城堡》中的几个女性角色出发,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解读,分析她们在城堡面前的不同反应来挖掘卡夫卡的女性意识,以此证明卡夫卡以其宽容的女性意识和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斗争。也进一步指出,女性必须自己行动起来反抗,才能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真正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身份对卡夫卡的身心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心理上就完全认同犹太民族.本文从卡夫卡与犹太民族、犹太复国主义、犹太教、犹太民族文学的关系分析中揭示卡夫卡内心复杂的犹太情结,以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是真正意义上将写作视为生命的人,其作品《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的主人公约瑟芬对歌唱的执着就是卡夫卡对写作挚爱的生动写照。但约瑟芬的生存境遇也如同卡夫卡,是一个个体于群体、天空于大地、期望于现实中不合时宜的、孤独的、矛盾式的存在体。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问题”是西方现代文学许论界的一个难题。围绕着这一问题.西方的评论界已进行了70多年的研究。笔者以为,“卡夫卡热”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由于卡夫卡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超越时空性及其“卡夫卡式”表现风格。另一方面,国内的卡夫卡研究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为大多数研究者们所普遍采用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还是较为能够令人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在其小说《美国》中,借用主人公卡尔·罗斯曼无根的漂泊经历,准确地刻画并预言了属于人类的找寻自由,却注定被频频放逐的宿命。而对于命运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认识,也正是卡夫卡心中存在宿命感的体现。在卡夫卡眼里,于“寻找”和“发现”之间,也许唯有放弃寻找,才能最终发现人生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创作并发表评论,到三四十年代日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与社会现实的变化,使他的欣赏心态发生了变换,从而带来了审美趣味的转变,直接导致其批评方式随之发生相应的流变。而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情感内容的敏锐艺术直觉以及他自身创作心境的变更更是导致他批评方式发生明显转变的根本性的深层原因。当现实社会与时代特征作为不可逆转的外界因素给以沈从文无法摆脱的巨大压力、在不可承受生命之重时,晚年的沈从文在无奈之中放弃了他所挚爱的创作与批评,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16.
史铁生中短篇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被动写作到温情回忆再到焦虑冥思。这一变化是伴随着作家对生活和文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通过对作家这三个阶段创作主题的归类,探讨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之心路历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茨威格和卡夫卡虽同属西方犹太人 ,但是他们身上的犹太人意识、家庭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爱好与职业的关系等却迥然不同 ,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对犹太民族命运和犹太问题的思考完全不同 ;对现实的描写、人物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各异其趣 ;且茨威格的一生爱好与职业是融为一体、有机统一的 ,而卡夫卡的一生爱好与职业却是矛盾冲突的。这些都给他们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审判》是卡夫卡写作风格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小说中所隐含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空白,为读者营造了合理诠释的广阔空间。通过《审判》,卡夫卡关注的不仅是现代人的即时处境,还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悲悯以及人与世界可能性关系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