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瑶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49+163-14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湿敷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透析间期采用中药止痒汤液湿敷患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中药湿敷治疗后瘙痒程度明显减轻(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止痒汤液湿敷结合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自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积分、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SSR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可缩短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洗,每日2-3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6%、对照组总有效率35.7%,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中药外洗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改善,平均瘙痒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眠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艾灸治疗失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艾灸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睡眠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并统计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夜间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失眠虽有一定临床价值,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能更好的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蔺素萍  牵耀丽 《光明中医》2011,26(11):2341-2342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护理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配以中药熏蒸法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结果 34例皮肤瘙痒症患者痊愈15例,减轻16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提高26.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该类患者实施中药熏蒸法治疗并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规律血液透析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毒止痒方外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瘙痒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祛风止痒汤外洗加足浴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1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每周给予血液透析2~3次,每月给予血液灌流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使用中药祛风止痒汤外洗加足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均治疗30天后,观察瘙痒改善情况,并观察改善睡眠、饮食、血压、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5%,对照组为73.9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瘙痒、皮肤搔痕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饮食、血压、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未见明显并发症,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祛风止痒汤外洗加足浴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显著,护理措施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止痒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瘙痒积分,监测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达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疗效73.3%(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瘙痒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氯雷他定片内服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临床效果肯定,利于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肾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优势与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药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滤+司维拉姆常规止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将两组的瘙痒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采用中药外洗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皮肤瘙痒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透邪解毒止痒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外用乳化油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透邪解毒止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Hb及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透邪解毒止痒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缓解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评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提高其生活质量,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DH)皮肤瘙痒治疗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皮肤瘙痒程度上,无明显差异性,观察组1周2次透析滤过(HDF)、1次透析(HD),对照组常规1周3次透析(HD)。结果: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程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性(P〈0.01,结论: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的皮肤瘙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足部熏洗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阳春市中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失眠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研究组予中药足部熏洗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予地西泮或艾司唑仑片口服。以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为指标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配合耳穴压豆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状况,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血止痒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合并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养血止痒膏外擦。对照组外擦强生牌婴儿润肤乳。疗程共2个月。结果:治疗组瘙痒积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血止痒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合并皮肤瘙痒症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联合中药枕疗法对维持性血透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有睡眠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观察组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联合中药枕疗法与护理干预,干预1年后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耳穴埋籽联合中药枕疗法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且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100例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发生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在淋浴外涂皮肤润滑剂,观察组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温水稀释擦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瘁的患者,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患者淋浴后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温水稀释擦拭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住院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共1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护理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分层比较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4周和8周,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结果: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层比较观察组中医护理8周的透析患者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较中医护理4周的低,(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采取中医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血液透析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中医护理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CCM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瘙痒总缓解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瘙痒总缓解率分别为88.52%与71.67%,观察组缓解程度明显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维持性HD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运用CCM,可有效缓解其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梁宇  朱晓杨  庞天平  孙颖 《新中医》2020,52(6):101-103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生反应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瘙痒面积、瘙痒频率、瘙痒持续时间、睡眠、皮肤损伤程度及皮肤干燥程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94%,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瘙痒程度、瘙痒频率、瘙痒持续时间、瘙痒睡眠等相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患者皮损伤厚度均较治疗2周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皮肤干燥评分较2周时明显下降(P<0.05),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对照组皮肤干燥评分变化不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析中医骨伤科熏洗方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给予中药熏蒸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HSS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在药物选择上要遵循配伍规律方能充分发挥熏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合并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时间及患者自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埋籽干预,比较两组睡眠状况和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焦虑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焦虑、失眠情况,在加强优质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