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应用补片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腹股沟嵌顿疝行手术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补片组(39例)和非补片组(40例),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网塞23例,Lichtenstein16例,均为传统网片。传统疝修补术包括Bassini法22例、Mc Vay法17例、Halsted法1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信息。结果补片组与非补片组复发率分别为2.6%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嵌顿疝在未行肠切除的情况下,使用补片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降低术后疝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7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嵌顿疝患者行急诊手术纳入研究组,326例非嵌顿疝患者行择期手术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使用抗菌素、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负压引流和抗菌素使用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仔细手术操作、积极负压引流以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前提下,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60例嵌顿疝患者资料,其中32例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28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3.6 min vs.51.8 min)、术中出血量(10.3 m L vs.11.1 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9例(28.1%)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5例(17.9%),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无补片感染;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5.3 d vs.6.3 d,P0.05)。两组术后随访24~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诊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的急诊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选择、是否切除坏死肠管、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44例急诊嵌顿疝手术手术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40例(90.9%)采用开放手术方式,4例(9.1%)采用腹腔镜TAPP术式。术后无切口及补片感染,住院时间3~16 d,平均(7.2±7)d。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年,无复发。结论对于急诊嵌顿疝患者,注意术中保护切口免受污染,及时行小肠切除手术选择合适的病例,可以安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感染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接诊的600例腹股沟疝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伤口感染30例(5.00%),伤口血肿10例(1.66%),伤口积液14例(2.33%)。术后手术部位伤口感染发生与糖尿病(P=0.00)、嵌顿时间(P=0.00)、伤口积液(P=0.00)具有密切相关性,所有患者均无深部补片感染。结论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嵌顿时间及切口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修疝补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腹股沟斜疝应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该术式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60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30,其中2例中转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未纳入)与对照组(n=30,行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具有微创、安全、患者耐受性可、不良反应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便于嵌顿肠管的还纳及明确探查,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按不同术式将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Bassini疝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腹股沟嵌顿疝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观察组(37例)及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31),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非限制性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尿储留、皮下积液、阴囊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传统修补方法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因腹股沟嵌顿疝而行急诊手术病人,在剔除术中探查发现肠坏死、穿孔出现严重污染及延误病情导致局部极严重感染的病例后,符合疗效观察的共105例。随机分为应用补片(研究组)52例,未应用补片的53例为对照组。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用时等基本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研究。结果临床参数比较,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16.3±2.7)h、住院时间为(7.5±2.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5±5.4)h和(10.6±4.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术期出血量、手术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病例。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及深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肿、慢性疼痛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7例复发。结论在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中,采用补片进行腹股沟区的修补,在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诊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34例实施急诊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肠管切除与否、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34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中,28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4例进行肠管切除。术后无切口及补片感染,住院时间4~9 d,平均(6.1±1.8)d。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年,无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免受污染,急诊腹股沟疝手术可以安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3.
普理灵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普理灵疝补片 (PHS)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HS治疗 2 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其中 6例为 70岁以上高龄患者 ,4例发生肠绞窄坏死。结果 无手术后死亡 ,仅 1例术后发生切口下血肿。除 4例肠坏死行小肠切除吻合外 ,患者术后 2d内下床活动 ,无绞窄者住院时间 2~ 5d ,发生绞窄者为 7~ 9d。全部患者随访 2~ 2 6个月 ,未见复发。结论 PHS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的优点 ,同时对发生绞窄者也可成功一期修补 ,尤其适合于Ⅲ型或Ⅳ型成人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的患者50例(观察组)和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42例,分析两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8~24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l例,复发率为2.00%,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9.05%;传统手术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手术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效果。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月31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8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进行对比分析。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感染。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较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嵌顿疝引起的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行手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6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研究组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急腹症缓解情况与手术指标,分析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手术要点。 结果2组术后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等急腹症均明显缓解,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率降低(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均可有效缓解嵌顿疝引起的急腹症,但前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育龄青壮年疝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传统疝修补术组30例,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32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血清肿、切口裂开、术后疼痛程度与出院后手术区域疼痛的情况。 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费用低、手术时间少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1、-5.342,P=0.000、0.003)。但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疼痛例数与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多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4、15.855,P=0.000、0.003)。2组住院时间、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2、χ2=0.200,P=0.23、0.655)。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8个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或排异,睾丸萎缩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按Gilbert分型,对于Ⅰ、Ⅱ型可行传统疝修补,而Ⅲ型以上建议使用生物补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04-01—2007-12收治的266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141例行无张力修补,125例行传统修补,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疝修补术组(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具有安全、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一期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治疗腹股沟急性嵌顿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3例腹股沟急性嵌顿疝患者,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气管插管,腹腔镜探查同期行TAPP。监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补片及腹腔感染、住院时间,并与对照组160例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2例腹股沟急性嵌顿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一期TAPP。1例因肠坏死,疝修补后中转开腹行坏死小肠切除术;3例肠管肿胀缺血,观察15 min,肠管血运改善,肠蠕动恢复。术后无一例发生补片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急性嵌顿疝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1周及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段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比较发现,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迅速,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就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手术时间而言,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