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对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复方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莫西沙星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对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43/44)高于对照组(77.27%,34/44)(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满意,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1):1532-153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证治疗中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50例证属痰热郁肺的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接受西药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每组75例。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周治疗后咳嗽、喘息、胸闷及哮鸣音评分均低于入组时(P0.05),在2周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喘息、胸闷及哮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2周治疗后,治疗组FEV1及FEV1%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2周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郁肺型AECOPD的治疗中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82例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愈显率为92.68%(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愈显率73.17%(30/41)(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喘息消除时间、咳嗽消除时间、肺啰音消除、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泻白散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热郁肺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科4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热郁肺型)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用泻白散合清金化痰汤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疗效及心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73.91%,观察组舒张血流E峰、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最大肺活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舒张血流A峰、PAP(肺动脉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热郁肺型)采用泻白散合清金化痰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热郁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按中医分型分属痰热郁肺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以吸氧、抗感染及对症平喘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38.70%)、降钙素原的下降及二氧化碳水平的改善等方面均相比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7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7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恢复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对照组为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3与C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提高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降低hs-CRP、WBC、PCT等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加减辅治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郁肺型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行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清金化痰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给予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的84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8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对照组,且对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25%,二者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永霞  陈可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33-733,76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的疗效.方法将 60例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 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疗效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清金化痰汤辅助治疗AECOPD (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及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清金化痰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血常规、CRP、PCT、血气分析、肺功能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血常规等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可有效缓解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中医证候,改善肺功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在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1周后血清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对照组为9.76%(4/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可降低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罗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症状改善及肺部功能改善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清肺化痰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Endotoxin及GLU表达水平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IL-13、C-反应蛋、TNF-α)和呼吸衰竭指数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Endotoxin及GLU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TNF-α和IL-1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F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型患者,采用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并对调节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12):1658-1659
目的:观察曹氏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对辨证属于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1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曹氏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疗程结束后分别评定疗效。结果:加用曹氏清金化痰汤后,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论:辨证应用曹氏清金化痰汤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广琦 《新中医》2015,47(11):48-49
目的:观察苇茎汤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风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联合苇茎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炎性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风热壅肺证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表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支病例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和寒饮伏肺型。痰热郁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清热化痰药物;寒饮伏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温化寒饮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1例,临床治愈率26.3%,有效53例,有效率66.2%,无效6例,无效率7.5%。[结论]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支气管舒张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物及低流量吸氧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炙麻黄6 g,杏仁10 g,石膏20 g,炙甘草7 g,浙贝母10 g,瓜蒌15 g,茯苓15 g,陈皮10 g,黄芩10 g,鱼腥草20 g)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FEV_1、FVC、FEV_1/FVC及6MWD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慢阻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6项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计443例患者(试验组221例,对照组222例)。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试验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6.64,95%CI(2.45,17.98),P <0.000 01];改善咳嗽[MD=-1.09,95%CI(-1.21,-0.97),P <0.000 01]、喘息[MD=-1.18,95%CI(-1.31,-1.06),P <0.000 01]、哮鸣音症状[MD=-1.05,95%CI(-1.13,-0.97),P <0.000 01];显著提高显著提高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  相似文献   

20.
归淑华  齐宏宇  谭九根 《新中医》2016,48(11):21-23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62例痰热壅肺型V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二陈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温、血清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体温、血清PCT、APACHEⅡ以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温、血清PCT、APACHEⅡ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的体温、血清PCT、APACHEⅡ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二陈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壅肺证VAP,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肺部炎症状况,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