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温热害易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本文结合容县高温热害的特点,探讨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针对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温热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其会给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广西玉林容县高温热害特点,探讨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针对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节,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及其以南地区。一、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水稻(特别是杂交稻)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舒畅  申双和 《农学学报》2016,6(2):122-12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生产对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进行水稻的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提高水稻抗热性的育种途径和防御水稻高温热害的栽培管理对策。评述了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3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水稻高温适应及水稻耐热性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克服水稻高温危害的技术措施.提出了今后水稻耐热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颖花育性、活性氧积累与膜损伤、光合作用、内源植物激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提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包括选育耐高温品种、合理调整播期、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并对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抗热栽培和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光礼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68-68,117
水稻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需的粮食。随着当前社会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多,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因为广阔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导致水稻产量不能很好地与消费量相平衡。随着全球变暖态势的愈演愈烈,高温热害已经对我国的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安澜镇为例,对高温热害对安澜镇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生长时期与海拔高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11):37-37,39
夏季天气温度高,经常出现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情况,而水稻在夏季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稻米产量、质量形成时期,那么夏季水稻种植如何防控高温热害?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何防控高温热害,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水稻在开花和抽穗结实期遭遇高温危害,是出现授粉不良、灌浆停止、秕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愈加突出。杭嘉湖平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之一,研究该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对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杭嘉湖平原多个气象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杭嘉湖平原的杭州、湖州发生水稻高温热害频次和强度均大于嘉兴;总体上高温热害频次和强度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2000—2009年高温热害频次最多、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自贡地区水稻生长经常遭受高温热害的影响。介绍了自贡市水稻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其结实的危害机理,初步分析了2017、2018年自贡稻区高温热害对该区域水稻生产影响特点。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应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热害是三峡库区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生物学角度出发,筛选影响气象的主要因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建立水稻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结合天气预报,在动态监测水稻高温热害危害的同时,发布水稻的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预警,对水稻防御高温热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重庆市作为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每年因高温热害造成大量损失。该文通过分析高温对水稻的影响,阐述水稻受高温热害危害的机理,提出合理化的防补措施以期为降低高温热害给水稻种植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分子遗传与耐热新品种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5.
程向红  程林  查旭光  韩正英 《农技服务》2009,26(8):58-58,60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 d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 h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正开放的花朵受害尤重。2006年8月中旬,桐城市经历了一段高温天气,部分单季稻遭遇高温热害。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调查了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并时该市单季稻热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有效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及其缓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敏感期、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以及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缓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水稻高温热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四川省4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0—2012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逐日气象资料,选取早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四川省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评估模型,并利用1994—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站代表点的水稻千粒质量、四川灾害大典对灾害记录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高温持续日数是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温热害评估计算模型,其准确率较高,可以用来定量评价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据此确定的高温热害评价指标:高温热害指数Y0.35时,发生重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率10%;在0.25Y≤0.35时,发生中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10%;0.1≤Y≤0.25时,发生轻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敏感期、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以及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缓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水稻高温热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了解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可以减轻水稻遭受高温热害而导致的减产,降低对水稻种植户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江淮地区1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江淮地区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日数、时间分布、极端最高气温等变化特征,并分析高温热害发生日数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3年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日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水稻高温热害开始时间主要在7月中下旬,结束时间主要在8月上中旬;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增幅为0.15℃/10 a;高温热害日数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温热害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大于对千粒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