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别嘌醇片治疗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伤延缓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四妙散联合别嘌醇片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对比2组的疗效,观察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疗程后,2组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别嘌醇片治疗高尿酸血症能延缓尿酸对肾脏的损伤,提高痊愈的可能性,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利湿泄浊、益气活血法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伴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血尿酸水平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KD 3~4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湿泄浊、益气活血法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cr、BUN、GFR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cr、BUN、GFR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湿泄浊、益气活血法能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血尿酸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延缓CKD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3.
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亮  肖智 《中医药导报》2010,16(1):26-27
目的:观察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以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别嘌呤醇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及临床主症的变化。结果:两组在降低血尿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24h尿蛋白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汤加减对高尿酸血症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2):1720-1721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治疗,治疗组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解毒散穴位贴敷在高尿酸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别嘌醇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自拟解毒散穴位贴敷方式进行治疗。研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6个月中医症状评分均出现降低,研究组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6个月血尿酸水平均出现降低,且研究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解毒散穴位贴敷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痰湿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口服苯溴马隆片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两组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AST、ALT、CR、BUN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可显著降低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且不会影响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清血汤治疗肾性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剑  车树强  赵亚  王莹 《天津中医药》2015,32(5):279-281
[目的]观察中药清血汤治疗肾性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别嘌醇,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清血汤,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可以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和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和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降低血尿酸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血汤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3期继发高尿酸血症(肾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并降低升高的血尿酸。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61-765
目的 :观察补肾泄浊活血汤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老年高尿酸血症兼慢性心功能不全肾虚水停证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泄浊活血汤口服,两组均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两组心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66例患者入组,脱落5例,61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治疗两个月后,治疗组SUA水平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与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Scr、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泄浊活血汤能明显改善老年高尿酸血症兼慢性心功能不全肾虚水停证患者的心功能、降低SUA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联合降尿酸方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大柴胡汤联合降尿酸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嘌呤片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Cr)、尿酸(BUA)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酸和尿素氮水平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酸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酸和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柴胡汤和降尿酸汤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可以在临床用药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肥气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别嘌呤片,观察组给予肥气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血尿酸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气胶囊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痛风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2水平变化,以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r、BUA及治疗组BUN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UA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能明显降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IL-6、IL-12、及BUA水平,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湿通络方加减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湿通络方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3%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血沉、白细胞、尿素氮、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血尿酸、血沉、白细胞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湿通络方加减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赵亚  徐英  焦剑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17-2618
目的:探讨清血汤治疗肾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0.1 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血汤,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10周。记录治疗前后面色少华或晦暗,倦怠乏力,腰酸痛,少食纳呆,肢体困重等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清血汤能减轻肾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还能降低血尿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7月100例高血压肾损害水肿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药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缓解率;治疗前后尿量;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结果:中西药组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量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缓解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泽苓痛风饮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次黄嘌呤和烟酸制备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采用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进行治疗,以血府逐瘀汤作为对照,并对血尿酸(UA)、肌酐(Cr)、尿索氮(BUN)指标检测.结果:①模型对照组小鼠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中尤以泽苓痛风饮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血府逐瘀汤组小鼠血尿酸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对照组小鼠肌酐、尿素氮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1),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组、血府逐瘀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泽苓痛风饮中剂量组肌酐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泽苓痛风饮具有显著降低次黄嘌呤和烟酸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作用,可减少痛风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肾的排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尿酸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郭晓玲 《河北中医》2006,28(2):93-95
目的观察尿酸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在西药综合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尿酸清,对照组34例只予西药综合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47.0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肌酐明显降低(P<0.01),且血尿酸降低、肌酐清除率升高(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结论尿酸清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减轻肾性贫血等作用,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郁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自拟痛风方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予别嘌醇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予常规一般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肝肾功、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痛风方可降低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与别嘌醇对照,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38例为观察组,给予其氯沙坦治疗;选取同期接受依那普利治疗的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尿酸浓度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无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陈芳  黄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6-1268,1451
目的:观察泄浊益肾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腺嘌呤加乙胺丁醇复制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及西药(别嘌呤醇)对照组(n=10),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尿酸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尤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各剂量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尤中药高、中剂量组更为显著;中药各剂量组病理改变较轻,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泄浊益肾方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对肾脏病理有修复保护作用,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8)
目的:探索中药牛大力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氧嗪酸钾(250 mg/kg)联合腺嘌呤(100 mg/kg)灌胃14 d制备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2.3、4.6、9.2 g/kg)牛大力水煎液或别嘌醇(5 mg/kg)灌胃治疗14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大鼠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肝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造模14 d后,模型组大鼠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及肝脏X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牛大力水煎剂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及肝脏XOD活性(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牛大力水煎剂能明显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损害。结论:牛大力水煎剂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能明显降低高尿酸引起的肾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