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条子泥围垦工程对增加江苏耕地面积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对附近海域水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011年11月对条子泥海域29个调查站位的大潮、小潮的涨潮、落潮4次采样样品进行海水理化因子的检测,分析讨论条子泥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富营养化水平和营养级类型。结果显示:条子泥无机氮含量较高,50%以上站位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而无机磷的含量较低,氮磷比显示无机磷可能成为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海域营养级评价结果显示条子泥海域处于磷限制潜在性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从湿地植物修复水体能力,湿地植物在水体修复中应用形式以及影响植物修复效果等方面对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植物修复工作进行了展望.植物材料对氮磷吸收能力不同,筛选净化能力好的植物是植物修复工作的基础.植物修复富营养化的形式主要是浮床、浮岛、湿地等,在此基础上配合水生动物、微生物净化水体的案例越来越多.基于植物对富营养化修复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筛选氮磷去除能力强的湿生植物,首先要考虑本地区存在的优势物种,具有抗寒抗冻且不易感染病虫害的植物;根据不同水体环境和类型构建多种形态组合的湿地或浮床,在湿地和浮床构建中引入新技术也是一种趋势;另外开展模型预测等多学科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资料,总结中国干旱区湿地的研究成果,获取到中国干旱区湿地的变化特征、时空变化过程和规律。其中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缩小严重,生态功能衰退。自然湿地虽在近5 a有所恢复,但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人工湿地面积则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为了遏制自然湿地的萎缩,目前中国干旱区采取的主要湿地修复技术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输水和生态修复等。其中生态修复又包括生境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这些技术在中国干旱区应用广泛,对修复破损湿地有很大实效,将会成为湿地修复的攻坚技术。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流域包含众多河流、沼泽、湖泊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洞庭湖流域湿地退化严重,针对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从洞庭湖流域的湿地概况、退化现状和原因出发,总结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生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修复模式,即环境评价——目标制定——规划编制——修复实施——管理维护——反馈调节,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后,通过洞庭湖流域四种典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模式。未来应从不同类型湿地的退化过程及机理、流域尺度下的湿地生态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湿地面积比第二次普查结果减少了3 013.33万hm2,湿地资源的修复之路已经不容忽视。基于生态修复的视角,从景观生态修复、环境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修复和湿地保护意识4个指标层,对盐城市2010年和2020年的湿地质量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表明,2020年湿地质量相对于2010年得到提高,湿地健康状况由受损提高到良好。总体上,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保护意识、景观生态修复三方面。盐城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修复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其次是湿地原住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环境质量在空气和水体质量方面退化较为严重。因此,湿地生态修复下一步的工作应重视对空气和水体质量修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生态修复理论为基础,对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文化生态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修复、湿地生物修复以及湿地生境修复等角度出发,对湿地公园修复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卓元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99-14800
以大莲湖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分析了大莲湖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将大莲湖工程区划分为湿地恢复与重建区、森林湿地培育区以及浅滩湿地恢复与多样性保育区,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通过森林湿地、浅滩湿地等多种湿地的恢复及重建,提高湿地的经济产出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探索湖泊生态修复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之路,以期为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乃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紧张,城市开发,围海、围湖造地现象频出,致使部分湿地遭到侵蚀。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水平的提高,湿地保护与修复备受关注。为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福建省湿地生态系统,本文结合福建省实际,分析福建省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提出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玉溪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状湿地资源的基础 上,探讨玉溪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空间格局,分析玉溪湿地生态核、湿地生态节点、湿地生态廊 道等方面的规划策略和实施措施,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垦耕种和污染物排放对黄河湿地破坏非常严重。包头市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建设必要性和价值。主要工程包括:湿地用水预处理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湿地用水净化与资源化工程。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问题及其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温带地区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具生态保护价值的关键区域之一。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退化趋势,识别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关键生态问题,明确各种湿地类型的重要修复目标,提出针对不同类型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生物组分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综合生境修复等技术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最后,针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出建议,为区域自然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工农业的发展,水土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人工湿地的构建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面源污染协同修复途径,人工湿地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联合机制对水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成本低、能耗少、管理运营方便且环境友好,是一种大有潜力的污水修复技术。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中各个组成的作用和机制,并对未来人工湿地中生物修复需要开展的研究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深入开展临港新城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旨在通过建立滨海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示范区,实践湿地修复营造关键技术,为上海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苦草是在我国湿地广泛分布的一种沉水草本植物,近年来逐渐被运用于湿地修复。在小车河湿地修复工程中,通过营造苦草群落,增加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以实现稳固底泥、净化水质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苦草的生态学特性,总结了自然河流苦草栽植管护技术,包括品种和种苗选择、栽植方式、管护方式和其他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河流湿地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其生态保护与修复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学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西宁地区湿地的特点,对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修复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充分发挥西宁地区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出水等部分污水流经南海湿地进入黄河,造成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为保护黄河包头段水质,修复湿地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入污染河水的净化,以达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比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修复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的生理特性及抗逆性,[方法]本研究选择山西省襄汾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采集湿地芦苇、茭白叶和根样本,对其生理指标、抗逆性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两种植物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升高。[结论]与茭白相比,芦苇中丙二醛(MDA)含量较低、SOD活性升高、CYP450活性增加,抗逆性较茭白强;芦苇和茭白均是良好的人工湿地修复植物,SOD、CYP450保护酶的共同作用及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增加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适应反应,且芦苇的抗胁迫能力相对优于茭白。  相似文献   

18.
以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湿地为背景,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得到该采煤塌陷区所面临着水体的破坏、湿地环境条件薄弱、煤矿塌陷地危害等问题,提出在原地形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网、建立湿地圈保护模式、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修复湿地生境系统,实现塌陷地的再利用等策略对该地区进行湿地的生态恢复景观设计,并以此来探究采煤塌陷区湿地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为采煤塌陷区的湿地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质渗透系数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基质的渗透系数及其在人工湿地中的适用范围。[方法]采用达西定律分析不同基质的渗透系数,结合中试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结果]不同基质的渗透系数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砂子和炉渣的渗透系数比较高,且与其大颗粒粒径(>0.5 mm)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黄筋泥的渗透系数比较抵,不同比例的砂子和黄筋泥混合可以提高黄筋泥的渗透系数。以炉渣和砂子作为基质建立人工湿地工程时,人工湿地运行稳定,在水力负荷0.13 m/d的条件下,总氮、总磷、BOD5和高锰酸钾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43.52%3、0.26%、79.33%和63.96%。[结论]室内-中试试验结果说明达西定律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人工湿地基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福祉关系密切。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影响,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功能减弱、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柱,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也得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结合湿地属性及政策保障有针对性地对湿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对区域的湿地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湿地恢复理论及湿地恢复原则入手,阐述了湿地恢复的主动恢复模式和被动恢复模式;从生境恢复技术、生物恢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植被恢复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湿地恢复的技术及案例,最后提出了出台政策、湿地恢复重塑、湿地旅游资源利用及湿地保护的创新机制试点等湿地保护的重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