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北民族地区妇科宫颈病变发病特点及趋势。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方法检测9 647例宫颈刷片,并与病理活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T检出鳞状上皮异常1 184例(12.62%),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876例,鳞状上皮内病变(SIL)282例,鳞状细胞癌(SCC)26例。TCT与病理组织学的宫颈癌检测符合率为92.88%。宫颈癌发病年龄在30~39岁和50~59岁呈现双峰现象。结论湖北民族地区妇科宫颈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筛查宫颈癌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在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利用TCT方法进行宫颈癌检测的308例结果进行分析,细胞学检查运用TBS分级系统。结果在308例TCT检查结果中,异常者51例,占16.56%;其中、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13例,占4.22%;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25例、占8.12%;鳞状上皮细胞癌3例,占0.097%;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8例,占2.59%。组织病理学诊断和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66.67%;宫颈癌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TCT用于宫颈癌筛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测出率,降低宫颈癌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宫颈活检与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检查异常的483例患者,并同时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TCT检查报告采用TBS 诊断系统,结合病理检查报告,作出诊断。结果 TCT结果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35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CINⅠ~CINⅢ223例(63.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82例中,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NⅢ75例(91.4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44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MⅢ41例(83.67%),在SCC 6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出符合SCC 6例(100.00%)。结论 TCT检查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较高,对高级别 CIN及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高,采用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TCT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的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和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DNA(HR-HPV 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1682例宫颈炎患者进行TCT检查,并对其中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行HR-HPV DNA检测。结果1682例患者TCT检查结果异常者158例,占9.3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病变(ASC-US)63例(3.7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4例(2.6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5例(2.67%),鳞状上皮细胞癌(SCC)6例(0.36%)。158例TCT检查异常者HR-HPV DNA检测阳性85例,阳性率53.78%;HR-HPV DNA阳性率分布为:ASC-US23.81%(15/63)、LSIL65.90%(29/44)、HSIL77.77%(35/45)、SCC100.00%(6/6),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结论TCT和HR-HPV DNA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蓝莉 《当代医学》2011,17(24):156-157
目的研究TCT结合高危型HPV监测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行TCT检查结合高危型HPV监测筛查的450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0例患者中HPV阳性者42例,其中TCT检测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4例,不典型鳞状细胞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宫颈浸润癌5例。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有26例感染高危型HP(V92.9%),而5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全部感染高危型HP(V100%)。结论 TCT监测宫颈癌前病变操作简单,结合高危型HPV监测,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局部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必要性及价值。方法对4225例女性均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定性检测宫颈局部组织中HPV感染,对HPV-DNA阳性及TCT异常者行阴道镜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4225例中16例为TCT不满意标本,实际受检4209例中3713例TCT为正常范围或良性细胞改变,TCT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496例。PCR法测定HPV-DNA阴性2828例,阳性885例。对152例ASC-US中HPV-DNA阳性的61例及所有高于ASC-US的344例均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显示,HPV-DNA的阳性率随TCT(宫颈病变按TBS分类)ASC-US以上的逐级增高(ASC-US→ASC-H→L-SIL→SCC)而递升;随阴道镜检后组织病理学分类级别的逐级增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而递升。在宫颈癌,HPV-NDA均为阳性。TCT异常以30~40岁年龄段为最高,4例鳞状细胞癌均在45~50岁。结论 HPV-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用于CIN及宫颈癌筛查,效率高于单纯使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进一步组织病理学可确定病变性质及程度,是诊断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关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琴  陈惠英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23-1425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高危型HPV-DNA(HC2-HPV DNA)检查的5 5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CT结果异常530例,未能明确诊断意义非典型的鳞状细胞(ASCUS)28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7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6例,TCT阴性而HPV阳性患者264例,对上述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结果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98例,CINII级92例,CINIII级57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527例。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两种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诊断CIN及宫颈癌的灵敏度0.9567,特异度0.9019,阳性预测值0.8209,阴性预测值0.9779。结论阴道镜联合TCT及HPV可增加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减少早期病变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颜云 《四川医学》2007,28(11):1227-1228
目的 探讨TCT检测技术在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7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1923例女性患者作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其中108例细胞学诊断ASC及以上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 1923例患者TCT细胞学检测结果中,正常范围内6例(0.3%),轻、中、重度炎症1336例(68.5%),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524例(27.2%),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27例(1.4%),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3例(1.7%),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7例(0.4%),鳞状细胞癌2例(0.1%),非典型腺细胞,倾向于肿瘤1例(0.1%);微生物检测中,滴虫、霉菌、疱疹病毒检出率1.4%。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及以上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显示:从对照结果看,TCT液基薄层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2%。结论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检出率,其标本满意率远大于常规涂片,其制片背景清晰,细胞结构清楚,有利于正确诊断,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很大作用,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颜云 《四川医学》2007,28(10):1102-1104
目的探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2043例患者作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其中151例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2043例患者TCT细胞学检测结果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因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151例活检中ASC-US 124例,其中组织学诊断炎症63例,HPV感染31例,CIN 1级20例,CIN 2级2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1例;ASC-H 27例中活检组织学诊断炎症8例,HPV感染3例,CIN 1级4例,CIN 2级3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2例。结论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检出率,对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很大作用,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在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对照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因而对于非典型鳞状上皮尤其是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患者,应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以避免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liquid—based thin—lay cytology test,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9月在我院行TCT检查的1508例妇女,对其中148例结果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和定位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TCT检查结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计算TCT结果对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评价其在筛查中的作用。结果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tion,ASCUS)103例患者中,阴道镜活检病理为慢性宫颈炎7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9例,C1NⅡ3例,CINm2例,无宫颈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4例,其中慢性宫颈炎7例,CINⅠ9例,CINⅡ5例,CINⅢ2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预测值为70.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9例,慢性宫颈炎0例,CINⅠ4例,CINⅡ8例,CINⅢ6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预测值为100%。2例TCT结果为鳞状细胞癌患者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宫颈鳞癌。结论TCT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阴道镜定位活检,有利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01/2009-11本院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7972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797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268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4例(2.5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1例(0.3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0.23%),宫颈癌5例(0.07%).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岳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51-125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合人乳头瘤病毒(HPV)体检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TCT结合高危HPV检测7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宫颈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病变的宫颈癌检测准确性。结果 763例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阳性患者287例,检出准确率为28.6%;TCT检测结果阳性患者78例,准确率为64.1%;两种检测方法结合检测阳性患者129例,准确率为97.7%.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DNA的阳性率显著上升,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检出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0-04期间本院门诊1200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LSIL、HSIL、SCC者行病理活检结果对照。结果:1200例TCT检测结果:宫颈ASC以上病变126例,占10.5%。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48例(4%),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70例(5.83%),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6例(0.5%),鳞状细胞癌(SCC)2例(0.17%)。结果正常者1074例,占89.5%。78例LSIL以上者行病理活检对照,低度病变、高度病变、鳞癌与病理活检符合率分别是75.7%、83.3%、10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检查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基层医院宫颈癌普查普治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娟  李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41-4242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4512例患者进行TCT、HPV检查,对TCT与HPV均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对细胞学阳性与HPV的关系及细胞学阳性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HPV检测与细胞学结合进行筛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阴性者6个月-12个月复查细胞学可使部分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L)患者免于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处理起着科学的分流管理作用。②T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病变程度越高,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越具有较好的依从性,TCT的敏感性亦越高。结论应用TCT+HPV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阴道镜进行宫颈癌早期诊断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松玲 《中外医疗》2013,(34):193-193,195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技术在宫颈病变中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223例宫颈病变患者行TCT检查,结果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223例患者取材均满意.按照国际TBS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①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0例;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例;③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例;④鳞状细胞癌(scc)1例.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10例,CIN I 9例,CIN II 2例,早期侵润癌1例.结论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都具有重要筛查价值.结果 异常者,需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提高诊断标准率.  相似文献   

17.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205-206,217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及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对3455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采用TBS分类法,按年龄分为4组,其中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作病理诊断对照,随诊3~6个月。结果细胞学异常者97例(2.81%),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不典型的鳞状细胞42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6例,鳞状细胞癌2例。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内病变53例,检出率为1.53%,组织病理学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75例,检出率为2.17%,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70.6%。结论宫颈疾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TCT技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法直观、具体,便于临床医生与细胞学医生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66 981例妇女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采用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分析各年龄组人群宫颈病变的发病规律及蒙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趋势。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9.9%(66911/66981),细胞阳性病例5466例,总检出率8.17%(5466/66911)。检出癌(CA)47例(占0.0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01例(占0.4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71例(占1.30%);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35例(占0.95%);ASCUS+AGUS共3612例(占5.40%)。取其中5123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97.83%,90.58%);LSIL(93.07%,59.34%);ASC-H(72.79%,40.18%);ASCUS+AGUS(37.69%,37.69%)。经比较蒙古族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率高于汉族妇女。不同年龄妇女宫颈病变发病情况有所不同。结论:①TCT技术和TBS系统能较准确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②TCT技术适用于宫颈病变的大规模筛查,3阶梯诊断能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③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率于年龄呈正相关。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蒙古族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率高于汉族妇女。⑤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均进行过HPV E6/E7 m RNA、TCT及阴道镜检查的宫颈异常患者753例,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753例病例中有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5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03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8例;HPV E6/E7检出阳性407例,TCT检出阳性288例,阴道镜检查阳性206例;HPV E6/E7、TCT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为62.42%;与联合检测比较,HPV E6/E7、TCT及阴道镜...  相似文献   

20.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358例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采用细胞学分类诊断(TBS),对TCT异常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结果 140例涂片异常统计显示:小于30岁年龄段阳性率21.43%,30~39岁阳性率27.14%,40~49岁阳性率29.29%,说明宫颈癌的好发年龄提前,性生活活跃期的妇女仍为宫颈癌的好发人群.TCT检测技术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8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87%,鳞状细胞癌(SCC)为100%,故病变程度越高,TBS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越高.结论 TCT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