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健康女性大学生体质成分和骨密度(BMD),了解正常青年女性全身骨量和体质成分的变化和关系。方法:应用DEXA测定366例年龄16~24岁的健康女性大学生全身各部位的体质成分及骨密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平均值分别为18.7岁、158.6cm、55.3kg和21.1kg/m2;全身骨矿物含量(BMC)和骨密度(BMD)平均值分别为(2282.0±305.0g和(1.120±0.069)g/cm2;平均瘦体重为(34.7±3.3)kg,总体脂平均为(17.2±9.0)kg,体脂百分比平均为(32.0±5.4)%,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各年龄组之间身高、体重、BMI、总体重、总体脂、瘦体重以及体脂百分比等各项测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身高、体重、BMI、瘦体重、总体脂及体脂百分比均与BMC和BMD呈正相关。体质成分及BMC、BMD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但当BMI超过23kg/m2后,瘦体重不再增加,显著增加的是体脂百分比。结论:随着BMI的增加,体脂的增加可能是影响女性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骨骼肌含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老年T2DM患者共324例,根据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量减少组(176例)和肌量正常组(148例),测量身体成分和相关临床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骼肌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T2DM患者肌量减少组年龄高于肌量正常组(P=0.000),肌量减少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全身骨骼肌含量、上肢和下肢骨骼肌含量、体脂百分比低于肌量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MI与年龄、病程、体脂百分比、促甲状腺激素(TSH)呈负相关(P<0.05),与BMI、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BMC、体脂百分比对中老年T2DM患者ASMI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BMC、体脂百分比是中老年T2DM患者骨骼肌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男生全身骨量与体成分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眷期男弦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春期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北京市郊区171名男生(平均年龄为13.7岁)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BMD)和体成分,计算体脂百分比(PBF),测定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全身骨矿物含量平均为1.9408kg,全身BMD平均为0.766g/cm^2,肌肉组织重平均为37.9kg,体脂百分比平均为19.3%。体重、BMI、肌内组织重与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迭r=0.866、r=0.815、r=0.737(P〈0.01);体脂百分比与全身的BMC和BMD为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91,r=0.461。结论肌内组织重可能是影响青春期男弦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人群有否骨量差异。方法:DEXA测定131例T2DM组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瘦体重、总体脂量、全身脂肪含量、全身骨密度(BMD)及骨矿含量(BMC),计算体重指数(BMI)、校正骨矿含量(CBMC),在两组间及两组不同BMI亚组间进行BMD、BMC及CBMC的比较,并分析体重及其构成成分与骨量关系。结果:T2DM组与对照组间BMD、BMC、CBMC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不同BMI亚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T2DM组中BMD、BMC的比较肥胖亚组〉超重亚组〉正常体重亚组,CBMC为正常体重亚组〉超重亚组〉肥胖亚组(P〈0.05);T2DM组体重、瘦体重、总体脂量与骨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1.088、0.792、0.943,P均=0.000),全身脂肪含量与骨量呈负相关(r=-0.837,P=0.000)。结论:T2DM患者骨量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差异,瘦体重及一定量的总体脂量对T2DM患者骨量有保护作用,瘦体重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一年级女生骨密度状况,分析影响青年女性峰值骨密度(BMD)的因素.方法:应用DEXA测定84名大学一年级女生骨密度和体成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对象每日牛奶摄入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普通组和运动组的BMI分别为(19.2±2.4) kg/m2和(19.8±2.3) kg/m2;瘦体重(38.4±3.6) kg和(39.7±4.5) kg;体脂百分比(26.2±3.3)%和(25.4±2.7)%;运动组的瘦体重、体脂百分比以及各部位骨密度与普通组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受试对象腰椎、髋部骨密度与体重、BMI、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1),牛奶摄入量≥250mL/d者骨密度高于不足250mL/d者,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动、体重、BMI和体脂百分比是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纯牛奶摄入对于骨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从事专业训练对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 31 0 E对吉林省 8名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 ( BMI)、体脂百分比、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体脂百分比均值为1 1 .0 3%;MBI的平均值为 2 2 ;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为 68.6%。结论 :长期短道速滑训练能有效地减少体脂 ,瘦体重相对增大 ;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 ;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 ,机体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相似文献   

7.
百色市壮族大学生体格测量与体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壮族大学生营养和发育状况,为制定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对生物电阻抗法和传统人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方法调查对象为480名壮族大学生,年龄为19~23岁。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等体格指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体成分,并对人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用传统方法测量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等指标并进行评价,对几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壮族大学生身高、体重和体成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几种方法测量壮族男性和女性大学生肥胖率的测值:使用理想体质量方法肥胖率分别为1.48%、1.81%;使用体质指数法肥胖率分别为0.99%、0.72%;使用腰臀比法肥胖率分别为3.45%、9.03%;使用生物电阻抗法肥胖率分别为5.42%、15.52%。生物电阻抗方法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传统方法。结论生物电阻抗方法可以测定人体体脂比,在诊断肥胖方面较其它评价体成分的方法更趋合理和科学。同时还可以测量体水分率、肌肉量、骨量和基础代谢率等,有助于客观地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人群血清睾酮与瘦体质量、体脂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长沙地区各工作岗位的45~81岁绝经1年以上健康女性志愿者185例,每例受试者空腹抽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采用美国Hologic QDR-4500A型扇形束DXA仪,测量每例受试者腰椎前后位腰1至腰4及髋部总体面积骨密度(BMD), 单位g/cm2。用美国Hologic QDR-4500A型扇形束DXA仪作全身扫描测出头部、躯干、肋骨、骨盆、脊椎、上肢、下肢及全身的骨矿物含量、BMD、体脂含量和肌肉组织质量,结合测得的指标,计算出体质量、瘦体质量和体脂百分比。所有资料均输入电脑,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睾酮含量与瘦体质量、总体脂及体脂百分比均不相关;血清睾酮含量与腰椎、髋部BMD正相关,校正年龄、绝经年限、体脂和瘦体质量后,相关性消失。瘦体质量与各个部位BMD呈显著正相关;总体脂含量与髋部BMD呈正相关,体脂百分比与全身BMD呈负相关。结论:保持一定量的瘦体质量有利于绝经后女性保持骨量,而补充雄激素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9.
应用国产SPA-Ⅲc型骨矿测定仪.测量了504例13岁以下正常学龄儿童骨矿物含量,并将测得骨矿含量,骨宽及骨宽度与身长.体重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宽(BW).骨密度(BMC/BW)可随年龄的增长各相邻年龄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进发现骨矿物质含量与骨宽.骨密度.身长及体重间有密切正相关(P<0.01).骨宽与身长,体重间也吴正相关(P<0.05).骨密度与身长.体重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体质成分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是否与全身的体质成分对总骨密度的影响相一致,为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与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全身及头部、躯干、四肢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脂肪量(fat mass)、脂肪含量、瘦体质量(lean mass).结果 双上肢BMD与各自脂肪量不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绝对值BMC>瘦体质量>脂肪含量.双下肢BMD与各自脂肪量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脂肪含量>脂肪量.躯干BMD与脂肪含量正相关,与脂肪含量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脂肪量>脂肪含量.头部BMD只与BMC显著正相关.全身BMD与脂肪量、脂肪含量不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结论 脂肪量与脂肪含量在不同部位对其相应的骨密度影响不同,而瘦体质量对其相应的骨密度均有影响,且均大于前二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壮族医学生骨量和肌肉量,探讨壮族医学生身体成分的组成及分布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在右江民族医学院就读的561名20~24岁壮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的体成分测量仪测量骨量和肌肉量,同时测量身高和体质量。结果 20~24岁组壮族医学生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同一年龄组男、女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0~24岁组壮族医学生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同一性别与前一年龄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骨量男、女生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数的10.21%和25.15%。结论壮族男女医学生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波动,同一年龄组上述四项指标男生增长的速度要高于女生;男、女生低骨量患病率分别占一定比例,低骨量会导致骨质疏松,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体重指数、体脂肪率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澍  赵瑛 《海南医学》2006,17(9):20-21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体脂肪率(FAT%),并对该两种肥胖指数进行比较;方法应用410GS型TATINA专业型体脂测定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脂肪率的测定.血液粘稠度、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BMI和FA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MI和FA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0岁以上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FAT%存在显著差别,而BMI未见差异;结论BMI和FAT%不仅是肥胖的指标,对潜在的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性亦有预报作用;对于30岁以上女性,FAT%更能准确判断体脂含量和肥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动态发展趋势。方法 对 2 0 0 0年 7~ 1 8岁 2 4 0 0名壮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汉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作比较 ,与城市壮族不同年代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也进行了比较。结果 城市壮族学生多数指标显示以 7~ 1 3岁为生长加速期 ,1 4岁以后逐渐减缓。城市壮族学生多数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均值比汉族的小。 1 985~ 1 991年壮族学生的身高体重有较大的增长 ,1 991~2 0 0 0年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多数年龄组有所增长。结论 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发育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逐年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发展比汉族学生差。 1 5~ 1 8岁年龄组学生的体质发育及发展呈停滞或倒退趋势 ,因此减负和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体质量指数、性别的关系。方法对3 269名新生进行血压、身高、体质量检查,并对血压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为2.60%,男生患病率为3.69%,女生患病率为0.7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着BMI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密切相关,高校应针对大学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acquisition of bone mineral in healthy children throughout puberty and in children with 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 (CDGP), and to relate changes in bone mass to age, weight, height, sitting height, body mass index and sex hormones in healthy boys. A total of 90 boys: 15 boys with CDGP and 75 healthy boys in different pubertal stages were examine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ssigned to each Tanner stages was 15. Although bone age,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ages II, III, IV V compared to stage I and CDGI mean height and sitting height values were higher in stages III, IV V compared to stage I and CDGP Also, serum FSH, LH, oestradiol, total and free testosterone level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although serum 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 (SHBG) levels decreased, in healthy children with progression of sexu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for serum oestradiol levels at stage II and above (p < 0.001), for serum total and free testosterone levels at stage III and above (p < 0.001), for serum FSH and LH levels at stage IV and above (p < 0.01 and p < 0.001) respectively. Also, it was shown that bone mineral content (BMC)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easure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pubertal stage III and above groups according to both the CDGP group and stage I group. When BMD and BMC measurements of children with CDGP (0.62 +/- 0.05 gr/cm2 and 23.4 +/- 2.8 gr) were compared with bone age, age, BMI and height-matched contro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with CDGP and controls, except for ag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MC measurements in children with CDG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age-matched controls (for pubertal stage III: p < 0.05, for pubertal stage IV: p < 0.01).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found between BMD and height among auxological parameters (r = 0.63, p < 0.001) and serum oestradiol levels among hormones (r = 0.55, p < 0.001). The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 and hormonal measurement changes during puberty in boys; oestradiol was the most potent determinant of BMD among pubertal boys. We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critical age period for accumulation of bone mas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Longitudinal studies will elucidate why sufficient mineralization does take place after puberty starts in CDG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分布状况,探讨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等对BMI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年在读的2 251名各年级本科阶段学生为对象,测量其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分层整群抽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413名进行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 251名学生中,2 095名有有效身高和体质量数据,BMI为(21.2±6.8) kg/m2;其中11.2%属于超重,2.6%属于肥胖。与入学体检的BMI相比,各年级学生BMI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调查问卷中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三者间有相关性(P<0.05或P<0.01),但与BMI无直接相关关系。女生营养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学生自我报告的身高、体质量和BMI与实际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向大学生群体蔓延,营养和生活行为教育是肥胖干预措施中值得采用的方法,男、女生应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自我报告对于大学生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壮族与汉族学生体质发育的差异及它们城乡差别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 7~ 1 8岁广西城乡壮族和汉族学生身高、体重的 1 985~ 2 0 0 0年 4次体质健康调查统计资料进行壮汉比较和城乡比较 ,分析其壮汉差别、城乡差别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比城市汉族学生的小。乡村壮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均值在1 985和 1 991年大于乡村汉族 ,但在 1 995和 2 0 0 0年却小于汉族。壮族学生身高、体重的城乡均值差不断扩大 ,但比汉族的小。结论 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明显落后于汉族城市学生 ,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从 1 995年以后开始落后于乡村汉族学生。壮汉学生体质发育差别呈扩大趋势。壮族学生体质发育的城乡差别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百色地区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广西百色地区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其动态发展趋势。方法 对百色地区 7~ 18岁 2 3 90名乡村壮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数据进行分析 ,不同年代间乡村壮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 ,并同时与乡村汉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比较。结果 乡村壮族学生多数发育指标从 7~ 12岁为生长加速期 ,12岁以后逐渐减缓。乡村壮族学生多数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均值比汉族小。 1979~ 1991年乡村壮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有较大的增长 ,而 1991~ 2 0 0 0年乡村壮族学生身高体重的发育少数年龄组有所增长 ,但多数年龄组呈现负增长。结论 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比汉族乡村学生差。 1979~ 1991年是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的快速增长期 ,1991~ 2 0 0 0年乡村壮族学生体质发育趋于平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