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比2000—2014年库尔勒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及全疆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研究格库铁路疆内段沿线县市的城镇化进程.结果表明,库尔勒市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高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全疆,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度6个方面对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昌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鹰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南昌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赣州市、九江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度6个方面对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昌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鹰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南昌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赣州市、九江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经济型城镇化以经济高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高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德州的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也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半城镇化"等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德州的城镇化实践表明经济型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及时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新型”的内涵与现实评价——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梳理理论和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新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进行回归估计和相关检验.结果发现: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总体上还没能摆脱传统城镇化的影响,但城镇化“新型”的内涵已有所体现;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显著促进了“人口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建设,充分彰显了城镇化“新型”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和生态文明特征;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已开始重视“设施城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但效果还不明显.最后,就“人口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等内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生态环境指数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由0.0116提升至0.7856,两者间关系实现了从不协调到良好协调的转变.为进一步提升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城镇化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方式应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外的城镇化实践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又有所不同,不能走西方的老路。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目的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依赖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针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李芳  崔照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31-11632,11641
明确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内涵与特征,了解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模式对于指导城镇化建设具有攀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及特征,并指出在实践中,我国现有的大中城市带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乡镇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产业园区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各有利弊,特殊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多样性,应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这里的"人"既是城镇化的主体,也是城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和最终目标。人的城镇化实现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根本变化,它与物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着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在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而立足长远的战略选择,对推进发展转型升级和促进"新四化"间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陕南新型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测度陕南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以陕南28个县(区)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法。算出了各县(区) 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发现各县(区)之间 城镇化水平相差很大,按综合城镇化水平得分可将陕南28个县(区)分为4个层次,进而按不同层次对陕南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性,以全国126个地级市(仅限大陆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籍此为基础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四大区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始终保持领先,但增长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增长最快,各地区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增速放缓;2)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度为0.48~0.90,其中0.79%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为中,40.48%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贡献度较高,58.73%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3)类型上,均有超过各自总量50%的非金属、金属、煤炭和油气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高,而森工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的城市数量不到其总量的1/3;空间上,东和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贡献度大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类型和区位,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秀霞 《河南农业》2014,(17):58-59
<正>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的意义(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以其强大的创新性和渗透性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起着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皖南地区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的调查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城镇化意愿的分值上看,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和农民工阶层的城镇化意愿水平较高,农业劳动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城镇化意愿相对较低。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建立新型城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要求,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和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发现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增强城镇化与经济、信息化建设结合等建议,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173-175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以每年递增1%的速度来看,中国已迎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全国各地迫切需要关注和重视自身城镇化发展状况。随着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舟山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也不断加快。归纳了舟山市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舟山城镇化目前的发展程度,并解读其城镇化发展背后的五个动力机制,最后为深化舟山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农村全面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是加快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必要环节。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不容乐观,呈现出低水平非耦合发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非耦合发展的制度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农村社会基础环境、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乡镇企业4个方面构建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创新框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208-209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城镇化从上世纪末以来一直处于加速阶段。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优势和特征,指出了传统城镇化模式的不足,同时针对传统城镇化惯性导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分析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施具有福建特色的差异性城镇化战略,从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差异性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7,(5):65-69
农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对我国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意义重大。通过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研究,从城镇化建设、土地、农民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最终为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献策。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近年来,我国将城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衷。这要求我国既要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从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特征、环境经济理论入手,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整治措施、实现城镇化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