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成员国国内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市场的联合至关重要。作为联系成员国农业纽带的共同农业政策在建立的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始终是与一体化的进程相联系,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它也面临着来自内外的挑战和压力。研究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对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目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欧盟的一项重要超国家性政策,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从建立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改革与发展过程。本文比较系统的回顾了这一过程,并就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实施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直接补贴等在内的一系列使农民受益的政策,实现了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大变革。但是从实际调查和数据来看,上述政策对农民收入提高和粮食产量提高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本文分析了上述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了其原因,并对上述政策执行的前景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政策与法规     
《浙江经济》2005,(1):63-63
2005年货币政策走向确定;国家强化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政策;八大措施应对纺织品贸易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GATT和WTO的农业多边贸易谈判中,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维护农业保护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农业多功能性对我国制定相关农业贸易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经济经历了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向农业合作社所有制过渡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政府实行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政策;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8.
张燕华  李艳平 《上海经济》1990,(收录汇总):37-55
虽然工业能源耗费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引起碳排放也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次对农业生产方式等的系统性变革,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是否具有环境正效应?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效力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了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效力的双重差分模型,利用180个地级市2011—2020年农村碳源相关数据测算了地级市层面农业碳排放量,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示范区政策是否存在碳减排效力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第一,示范区政策存在降低农业碳排放的效力,是引起2017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示范区政策通过减少农业生产物资投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两个机制实现碳减排;第三,示范区政策的碳减排效力存在基础设施水平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共同农业政策是欧洲共同体发展中一项极其复杂重要的共同体级政策,它的确立和运行不仅极大地影响共同体各成员国及共同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冲击着共同体外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这种影响,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有关材料,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一、相互间的财富转移:共同农业政策对成员国的影响共同农业政策所造成的成员国间的财富转移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  相似文献   

10.
经济区域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采取共同的行动准则,建立政策协调或制度机制,或实行共同的经济调节,促进相互经济融合,逐步建立共同的市场,实现某种程度的经济联合、甚至最后实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化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