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 癌干细胞理论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在发生机理方面,影响力比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基因突变假说、非整倍体假说以及表遗传改变假说。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中总是存在着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以及表遗传改变等。但是。不论哪种假说都不能完全解释有关肿瘤的所有现象。癌干细胞假说最早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该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一样,是由处于各种分化等级的细胞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在数量上占少数的干细胞样细胞,它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它能够通过分裂产生大量的增殖能力有限的其它肿瘤细胞以及增加自身细胞的数量,所以,它在肿瘤的发生、恶化、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全能性、无限增殖的干细胞,具有形成所有类型细胞的潜能,包括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包括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组织特异细胞的能力,即分化为相应组织和器官中细胞的专能细胞,它是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潜能干细胞。按其分化潜能的大小,干  相似文献   

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理建中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和培养,并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增能力。结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年龄较为年轻,用作半月板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七十年代,Hambruger首次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假说。该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着极少量的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Tumor initiating cell,CSC/TIC),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研究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鉴定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 胞,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在体外诱导其向脂细胞、骨细胞、神经干细胞球和神 经元分化。结果: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放射状排列,高表达表面标志CD73和CD90,不表 达CD34和CD45;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短而粗的微绒毛突起,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两种不同的 细胞形态;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元干细胞球和神经元分化的能力。结论: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 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修复的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杨珂  杨恬  王保佳 《医学综述》2001,7(12):711-712
机体所有能自我更新的组织中都有干细胞的存在。干细胞是成熟机体中具有多潜能的细胞 ,能自我维持 ,细胞周期长 ,能进行不对称的细胞分裂 ,缺乏分化特性 ,形态和生化处于原始幼稚阶段 ,是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源泉。角膜上皮也存在干细胞。目前对角膜上皮干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 ,其研究结果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1 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早在 1971年 ,Davanger等[1 ] 观察到角膜上皮有向角膜中央做向心性运动的特性 ,于是提出了存在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假说。 1986年Schemer等[2 ] 首次实验证明角膜上皮干细胞位…  相似文献   

7.
由于缺乏可靠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胃肠APUD细胞的组织起源至今还未确定。争论的焦点在于这种细胞是起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峭或神经外胚层,还是起源于胃肠上皮中的多能干细胞(内胚层起源假说)。 中间丝蛋白为确定细胞的组织起源提供了可靠的标志物。中间丝蛋白分为细胞角蛋白,波形细丝蛋白、结蛋白、胶质细丝酸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衰老对小鼠肺组织干细胞在生理状态和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损伤后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老龄和低龄组小鼠的肺组织干细胞比例进行分析,研究衰老对肺组织干细胞稳态维持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肺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分析,确立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染色、肺组织病理切片研究老龄和低龄组小鼠在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损伤后肺组织干细胞的损伤修复能力。结果老龄组肺组织干细胞比例(肺上皮干细胞/前体细胞,肺间质干细胞/前体细胞)在稳态维持的情况下较低龄组改变不显著;在肺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损伤后,老龄组小鼠支气管上皮出现较严重的细胞受损;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发现,小鼠肺组织前体细胞/肺组织总细胞比例在老龄组显著下降,且增殖细胞在肺组织前体细胞和肺组织干细胞中的比例出现显著下降;同时,小鼠支气管上皮恢复程度在老龄组明显较差。结论在稳态维持的状态下,衰老对肺组织干细胞的比例没有影响。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后,肺组织干细胞占肺总细胞比例降低,修复与再生能力显著下降。可能为临床上衰老更易产生肺组织损伤及病变更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探讨神经干细胞的取材方法。方珐:在解剖显微镜下,从孕11d(E11d)大鼠胚胎剥离神经管,剪成组织块进行培养,同时取部分神经管经胰酶消化后,获取细胞悬液进行单细胞培养;于培养后不同时间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在组织块培养和单细胞培养中,接种细胞均生长良好;体外培养5d时,从组织块边缘放射状生长、迁移出细胞,并伸出突起;单细胞培养中,细胞增殖成团并长出突起连成网状。结论:组织块和单细胞培养法均可以从胚胎神经管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按照分化潜能不同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组织专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肝脏、肌肉及神经等组织的细胞,一定条件下又可来源于肌肉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而这种分化大多在相应组织病变的情况下完成。由此可以推断,在某种意义上,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存在于成熟个体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SkemCell)是人体的起源细胞,为最原始的细胞。它由受精卵分化而成。它具有自我繁殖、更新的能力,又有向多方向分化增殖的能力;既能生成与自身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又能分化成多种细胞和组织。从一个受精卵成长为具备各功能器官的人体,全是干细胞的功劳。最初的干细胞称做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能分化成全身200多种类型细胞,进一步形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随后的干细胞称做多能干细胞,能形成一个器官的多种组织,但失去了分化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来研究表明来源于人恒牙牙髓组织的人恒牙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提示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人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我们从正畸治疗减数拔除的恒前磨牙牙髓组织中应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牙髓干细胞。细胞经过培养和传代后,第3代细胞被分别接种到6孔板或三维明胶支架上进行成骨向诱导培养。三维明胶支架组在诱导14天后,移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牙髓干细胞在体外的成骨向分化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和RT-PCR检测成骨向分化相关特异性基因Col I,BSP,OC,Runx2、Osx来验证。牙髓干细胞在体内的成骨分化能力应用X线、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来验证。结果:牙髓干细胞在体外确实具有成骨分化潜能;作为种子细胞与明胶支架复合后在裸鼠体内可以形成组织工程骨。结论:提示它可以成为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人恒牙牙髓干细胞作为一种独特的干细胞来源,可能会为骨组织工程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表皮干细胞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岩  刘源  张超  董蕊  雷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674-677,i0007
目的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构建双层组织工程角膜,并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方法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以去细胞猪角膜基质片作为支架材料,以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并用来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结果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复合异种去角膜基质片在体外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角膜;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与正常角膜相似,具有上皮层和基质层;用组织工程角膜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3个月后,损伤角膜透明度恢复良好,组织学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成功构建了兔的双层组织工程眼角膜,并修复了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相似文献   

14.
牙周组织工程是以开发促进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再生的治疗手段为目的,利用牙周组织发生的原理来形成或再生功能性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是种子细胞,自2004年国外学者首次发现牙周组织发育完成后存在于牙周膜中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等成体干细胞的特点,能形成牙骨质-牙周膜样复合体,将其命名为牙周膜干细胞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着重对牙周膜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原代培养方法:组织块贴壁法、酶消化法和酶解组织块法及干细胞纯化的方法;牙周膜干细胞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多向分化潜能检测及细胞表型分析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杜红飞  庞雪利  阳燕  周晓萍  许颖   《四川医学》2021,42(4):342-345
目的研究Tbx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bx3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Tbx3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bx3在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T24细胞及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运用干扰质粒沉默Tbx3的表达,悬浮成球试验检测Tbx3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成球能力的影响。结果 Tbx3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膀胱癌旁组织,且Tbx3的高表达与膀胱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 K-M生存分析揭示,与Tbx3低表达组比较,Tbx3高表达组具有较低生存率。细胞水平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比较,Tbx3的mRNA水平高表达于T24细胞中(P<0.05),且高表达于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转染Tbx3干扰质粒后,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成球能力明显减低(P<0.05)。结论Tbx3高表达于膀胱癌组织中,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能为膀胱癌潜在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冻存、复苏的方法。方法收集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带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将细胞冻存3个月后复苏,鉴定复苏后细胞的特性。结果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率高;细胞表面高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CD45等;冻存后再复苏细胞活性高达80%~90%。结论组织块贴壁法可以从人脐带华通胶中较好的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移植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肿瘤形成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及维持肿瘤不断生长的内在因素,对于我们寻找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是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而放疗、化疗则能杀死肿瘤中大部分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但这并不能彻底治愈癌症,很多患者最终还是会死于复发、转移。这提示我们可能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肿瘤的根源。癌干细胞假说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开启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篇章,是对癌症本质观念的一种突破。这一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癌细胞亚群,它可作为维持肿瘤的源泉,能够分化为肿瘤的大部分细胞,并使肿瘤具有异质、增殖、浸润等特性,这一细胞亚群也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癌干细胞理论为我们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近些年很多研究已证实相应器官中癌干细胞的存在。研究者通过数种目前公认的实验方法分离和鉴定出癌干细胞,为癌干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丰富和发展了癌干细胞理论。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刚  黄顺荣 《广西医学》2008,30(10):1514-1516
自Wilson和Leduc等在小鼠营养性肝损伤修复机制研究中提出肝内可能存在肝干细胞的假说以来,引起人们对肝干细胞研究的极大兴趣.近年,随着发育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体内外实验均对肝干细胞的存在给予肯定结论.肝干细胞并非特指某一种类的细胞,而是与肝脏发育及再生有关的各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细胞类型的总称,为便于与胚胎干细胞区别,称之为成体肝干细胞.肝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同时很少涉及伦理问题,成为颇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细胞来源,并取得了系列的研究进展[1],本文对近年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类胰岛样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是否可以被诱导分化为类胰岛样组织。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胰岛素等外源性复合成分(ITS)诱导分化后,分别进行胰腺上皮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K-19、胰腺β细胞特异性成分胰岛素和胰腺α细胞特异性成分胰高糖素等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经诱导分化3d后,在神经干细胞集落附近可见散在或成群分布的上皮样细胞,并呈CK-19免疫阳性反应。继续培养2-4周后,上皮样细胞增多,细胞圆形或呈鹅卵石样排列,进一步增生形成类胰岛样组织,其中大多数细胞呈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少数细胞呈胰高糖素免疫反应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向类胰岛样组织分化的潜能,它能分化为胰岛的α细胞和β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方法: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组织块,采用DMEM/F12+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其他细胞表型。结果: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诱导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表达Nestin蛋白,认为是神经干细胞。此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体外培养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