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双单克隆抗体ELISA间接夹心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的双单克隆抗体(McAb)ELISA同接夹心法,用本法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相比较,IFAT检出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的高峰在感染后第8天,而ELISA检测感染上清中病毒抗原的高峰在第14天,两方法检测179份人工感染EHF病毒的乳鼠脑和肺组织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1%和68.2%,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特异,敏感,简便,不仅可用于EHF病原学研究,也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大量鼠肺标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双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3种方法的诊断试剂对比检测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藏的和现场采集的血清样品和脏器样品,对血清样品做鼠疫菌F1抗体检测,对脏器样品做鼠疫菌F1抗原检测。结果在358份血清样品中,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52份(14.52%),IHA试剂检出阳性37份(10.34%),GICA试剂检出阳性45份(12.57%)。ELISA与IHA试剂的符合率为95.23%,与GICA试剂的符合率为96.92%。经统计学χ2检验,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率高于IHA试剂(χ2=11.53,P=0.000 7),与GICA试剂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70 4)。进一步分析滴度差值频数,ELISA试剂检测人血清的敏感性高于IHA试剂的样品占87.5%。在117份脏器样品中,3种试剂均检出F1抗原阳性15份(12.82%),符合率100%。滴度差值频数比较,ELISA试剂检测敏感性高于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试剂的样品为78.57%。结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性质特异,其敏感性优于IHA试剂盒和GICA试剂条,值得在鼠疫的监测和快速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白县黑线姬鼠中汉坦病毒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采用巢式RT-PCR方法筛查鼠肺RNA,并对PCR阳性样本进行全S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捕获黑线姬鼠58只,共检测出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6.90%。经过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显示黑线姬鼠所携带的病毒与汉滩病毒第6基因亚型标准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5.8%~96.3%,氨基酸同源性为98.6%~99.5%。同时发现,长白县黑线姬鼠携带的汉滩病毒的NP蛋白共有1个特异性氨基酸位点为S387。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将基因工程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原,点至经特殊处理的玻片上,制成蛋白质芯片.收集来自三家临床单位用于临床验证的905份血清标本.分别用丙肝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ELISA丙肝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进行检测.部分样本同时采用进口RIBA抗体检测试剂进行了检测,分别比较蛋白质芯片法与ELISA法以及RIBA试剂的符合率.结果表明:a.905份血清标本,ELISA法检出阳性294份,阴性611份.阳性标本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融合抗原292份显示阳性结果、2份阴性结果,根据蛋白质芯片的核心抗原,以及NS3, NS4,NS5分片段抗原综合判断确定阳性样本288份阳性,阴性样本2份,4份样本结果不确定.ELISA法检出的611份阴性标本用两种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检出阴性均为611份.两种蛋白质芯片法与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3%和98.9%,与ELISA法的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用RIBA 试剂检测6份ELISA法为阳性,蛋白质芯片法为非阳性的样本,结果均为非阳性.b.290份经 RIBA试剂确认的阳性标本104份,单片段阳性标本66份,阴性标本120份,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检出阳性标本103份,单片段阳性标本61份,阴性标本126份,二者具有很高的符合率(P>0.01).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ELISA法,对血清样本的确认程度与进口的RIBA试剂高度一致,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体外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FA(immuno-fluorescence assay)和WB(Western blot)三种方法在大鼠仙台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差异。方法仙台病毒蛋白抗原经凝胶电泳分离转移后用于血清学检测的WB方法;使用IFA、ELISA方法对20份无菌大鼠、227份SPF大鼠以及63份清洁级大鼠送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及可疑样品用WB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 20份无菌大鼠血清样品被3种方法检测为仙台病毒抗体阴性;SPF级大鼠样品被IFA方法判定为阴性,1.32%(3/227)被ELISA方法判定为阳性,其中有2/3被WB确认为阳性;ELISA、IFA和WB在清洁级大鼠样品中检出仙台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为18.12%、11.34%和15.87%。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灵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ELISA、WB和IFA。WB方法可作为IFA和ELISA难以确定结果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在云南省祥云县、泸西县、禄丰县和楚雄市4个地区布点,采集鼠类动物标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鼠肺标本中的汉坦病毒中的汉滩病毒和首尔病毒核酸,通过PCR扩增S节段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70份,包含10个鼠种,其中褐家鼠30只,占42.9%,其次是鼩鼱12只,占17.1%;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9份,均为首尔病毒,检出率为27.1%,源自祥云县的标本检出率在四个地区中最高(32.0%)。从鼠肺标本中扩增得到8条汉坦病毒S节段全基因序列,相似性为87.0%~99.7%,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基因序列聚集形成2个分支,一个分支属于S1亚型,另一个分支在遗传进化分析和blast比对分析中与其他亚型同源性均小于90%,属首尔病毒中独立的新的遗传进化分支,提示了云南省鼠类动物间多基因亚型首尔汉坦病毒流行,应进一步关注由宿主动物溢出感染人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新型布尼亚病毒NP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健康人群中检测结果计算临界值(均值+3标准差)。检测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恢复血清和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在70份患者血清样品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72.14%(51/70);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份阳性,特异性为98.6%(1/69)。结论:建立的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用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病毒Enders株接种鸡胚尿囊腔培养,尿囊液经聚乙二醇6000处理制备流腮病毒抗原,用ELISA法检测流腮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很高。 79份流腮患者血清,检出特异性IgM72份,阳性率为91%,32例非流腮患者IgM全部阴性、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 10份血清作血清倍比稀释至1∶3200测IgM仍全部阳性,1∶6400稀释仅1例阴性,1∶12800稀释5例中仍有2例阳性。 10份血清作流腮抗原特异性抗体阻断试验,光密度抑制率均大于50%,平均为87%,10份标本作2-ME和SPA阻断后检测IgM抗体,结果2-ME阻断标本全部阴转,而SPA阻断标本仍阳性,证实所检测为流腮特异性抗体。 24份标本2次重复检测流腮IgM,其阴、阳性结果一致,这期间抗原放4℃ 1个月,提示抗原的稳定性和方法的重复性都很好。本方法敏感性明显高于血凝抑制试验,其阳性率分别为91%和61%,两者有显著差异。而且所用试剂简单经济,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易于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人的血浆和脑脊液共41份,接种C6/36(白纹伊蚊纲胞系)培养后,用ELISA双夹心法检测培养液中乙脑病毒(JEV),其中16份(血浆和脑脊液各8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9.5%。14份阳性标本按种小白鼠脑内后均出在典型症状而死亡,取脑组织作中和试验鉴定,表明14份病毒标本均为JEV。8例血浆病毒阳性者中7例血清IgM抗体阳性。说明本法检出的JEV是特异性的。可用于病毒的特异性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蜱媒传染病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吉林省集安、辽宁省宽甸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7种蜱媒病原体Ig G抗体检测,检测鼠血清75份,斑点热立克次体、粒细胞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伯氏疏螺旋体、蜱媒脑炎病毒、新布尼亚病毒、土拉弗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8.00%、14.67%、4.00%、1.33%、6.67%、1.33%,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χ2=19.83,P=0.003)。不同鼠种对7种蜱媒病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份野鼠标本中,复合感染率为8%。调查地区野鼠中7种蜱媒病原体感染比较普遍,以斑点热立克次体和查菲埃立克体阳性率为高。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吉林地区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病原体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吉林市区及吉林市所属各县市收集的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以巢式RT-PCR法扩增S基因片段上的核苷酸序列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序列分析发现吉林地区褐家鼠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S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四川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医鼠类带毒调查、病毒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分析结果,由7份EHF抗原阳性鼠肺标本及9份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各分离到EHF病毒5株。由鼠类分离的5株病毒包括褐家鼠2株,黄胸鼠1株,四川短尾(鼠勾)鼱1株以及中麝(鼠勾)1株。经IFA、ELISA及单克隆抗体的抗原测定,证明所有毒株均属野鼠型、抗原性与76—118株及A_9株接近,但由短尾(鼠勾)及中麝(鼠勾)分离的毒株的抗原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邯郸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中和抗体的研究,为当地制定适当的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UCC)防控策略和HPV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以2019年9—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为调查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样本,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9种HPV基因型的血清中和抗体。结果 216份血清样本检出HPV阳性血清33份,阳性率15.28%。低危型血清13份,阳性率6.02%(95%CI:3.24%~10.07%);高危型血清27份,阳性率为12.50%(95%CI:8.4%~17.66%)。各基因型的中和抗体GMT为120~696。33份HPV阳性血清样本中,单一阳性血清样本22份,单一高危型阳性就有17份,占77.21%;多重阳性血清样本11份,均为多重高危型阳性样本。5个年龄组中,第1、2、3组的女性人群HPV阳性血清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而第4、5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下降;第3组HPV检测出阳性血清最多,有12份,阳性率为25.00%;第5组HPV阳性血清检出最少,仅有3份,阳性率为15.00%,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7、P=0.292,P0.05)。乡镇和市区HPV阳性率分别为16.91%、12.50%;单一和多重HPV感染乡镇均高于城区,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7、P=0.384,P0.05)。中专及高中以上人群HPV阳性率最高,占20.27%,其单一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不同文化程度人群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2、P=0.207,P0.05)。结论邯郸市5个未接种过HPV疫苗年龄组均检出HPV抗体,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不高,阳性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高危型血清样本阳性率很高,须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提高人群对HPV感染的认知,并在特定年龄段积极推广HPV多价疫苗的接种和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抗汉坦病毒核蛋白单链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东  王涛  李川  纪燕  梁米芳 《病毒学报》2003,19(2):118-122
汉坦病毒核蛋白在病毒各个基因组片段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的形成,以及RNP复合物装配入病毒颗粒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研究表明,核蛋白与病毒RNA的特异性结合结构域位于第175—217个氨基酸残基,羧基端其它部分为非特异性结合结构域。为了在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正常过程中研究核蛋白的功能,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分别从鼠杂交瘤细胞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天然抗体库中,筛选出两株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的抗汉坦病毒核蛋白抗体L13 F3和H34Fab抗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L13 F3 Fab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位于核蛋白氨基端25—65个氨基酸之间,H34的抗原结合位点位于核蛋白的羧基端的一半。分别使重链可变区羧基端与轻链可变区氨基端通过9个氨基酸寡肽连接起来,构建成单链抗体,并在大肠杆菌内进行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检测,确定所构建单链抗体与母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无差别。单链抗体分子量小,易于操作并保留了全部的抗原结合活性,是在细胞内探索汉坦病毒核蛋白功能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P1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纯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P1重组蛋白,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协助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以GST融合蛋白层析柱提取、纯化Mp P1重组蛋白做抗原,以全肺炎支原体菌体成分做抗原对照,建立间接ELISA实验方法,检测40份正常献血者血清标本和51份疑似MP感染临床血清标本的IgG抗体。重组蛋白经SDS-PAGE可见诱导表达的样品在分子量大约59 ku处有明显条带,经Western blotting可与肺炎支原体免疫血清发生反应。ELISA实验检测51份临床标本,由P1重组蛋白抗原检测阳性31份,阳性率为60.78%。Mp检测阳性20份,阳性率为39.22%。实验精确度检测阳性混合血清的变异系数(CV值)为5.40%,阴性混合血清变异系数为1.10%。用Mp P1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其敏感性高于全肺炎支原体抗原,可用于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样品预处理后对控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假阳性的效果.方法:向稀释血清样品中加入适量的C2H6OS和IgM抗体后,以HCV-cAg酶联免疫方法检测60份血清样品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阳性情况;与常规样品处理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份血清样品,采用常规的样品处理方法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例,假阳性率迭25%;采用改良法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23例,假阳性率达6.7%,二者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法血清样品预处理可提高ELISA法检出丙型肝炎病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病例呼吸道病原的构成及主要病原的流行规律,为SARI的防控提供线索和依据。应用多重PCR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呼吸科、急诊科住院,且符合SARI病例定义的每周二、周四、周六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检测。347份标本中检出14种呼吸道病原,未检测出衣原体,检出病毒阳性标本144份,阳性率为41.50%,检出前4位的病毒依次是,流感病毒72份、鼻病毒18份、呼吸道合胞病毒15份、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各13份,阳性率分别为为20.75%,5.19%,4.32%,3.75%,3.75%,检出细菌阳性标本数为155份,阳性率为44.67%,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108份、流感嗜血杆菌阳性62份,肺炎支原体阳性13份,阳性率分别为31.12%、17.87%、3.75%;在108份肺炎链球菌阳性标本中41份标本合并病毒感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SARI病例病原主要以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各年龄组均有检出,检出病原阳性高峰为冬春季;5岁及以下标本中检出腺病毒和百日咳杆菌会增加收住ICU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新型布尼亚病毒NP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健康人群中检测结果计算临界值(均值+3标准差)。检测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恢复血清和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在70份患者血清样品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72.14%(51/70);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份阳性,特异性为98.6%(1/69)。结论:建立的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假阳性问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66例正常对照和31例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66例正常对照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0%(2/66);31例SLE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31)和58.1%(18/31),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22.6%(7/31)。经RTPCR检测,上述阳性病例均为阴性。结论:用非纯化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盒测定SLE患者的SARS-CoV抗体,可能出现假阳性,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在SLE患者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评价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的应用价值,并与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相比较。将2005年7~12月临床标本407例分别同时接种于2种不同的血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对其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时间、假阳性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407份标本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检测出阳性标本58株,阳性率为14.3%,平均检出时间为(11.58±7.62)h;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培养阳性菌株61株,阳性率为15.0%,平均检出时间为(18.71±12.89)h。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89,P>0.5),但检出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3.64,P<0.001)。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快速、简单、准确、便宜,可在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