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平 《包钢科技》2015,41(2):6-9
文章结合高炉中修工程实践,介绍了整体更换高炉中间几带炉壳和冷却壁技术的优化。主要阐述了更换高炉炉壳过程中如何实现炉壳悬吊、顶升、找正,使得高炉检修后炉身数据恢复到新建时要求的指标。并用ANSYS软件对悬吊顶升梁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判断是否满足强度要求,也可作为优化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高炉炉壳分块、炉壳材质的选用、炉壳厚度的确定及炉壳上开孔等方面对炉壳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高炉炉身炉壳做了弹塑性有限元应力分析,给出了炉壳在不同的环向和径向应力比情况下,进入塑性状态和达到破坏状态的载荷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热风炉炉壳结构特点及受力状况,运用现代力学理沦和计算机技术对热风炉炉壳结构进行空间力学分析.通过采用热风炉炉壳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对炉壳结构的优化设计,以满足高风温、高压、长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峰  唐贵士  刘军 《包钢科技》2004,30(2):84-87
结合包钢CSP210 t转炉的托圈和炉壳修配改过程,借鉴国内外其它钢厂的宝贵经验,针对转炉炉壳蠕变变形问题,提出通过炉壳整形、改善炉壳材质及强化冷却炉壳来控制炉壳变形,保证炉壳与托圈的间隙,以提高炉壳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马钢第一钢轧总厂95t转炉扩容改造后炉体与托圈的间隙要随之变小,对炉体与托圈的间隙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并提出通过强化冷却炉壳等措施来控制炉壳变形,保证炉壳与托圈的间隙,以提高炉壳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转炉炉衬采用镁碳砖后,炉壳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炉壳产生蠕变,利用汽雾冷却技术可对炉壳温度实施控制。以有限元为手段,利用ANSYS软件包,对具有大型复杂结构、复合传热和汽雾冷却等复杂工作状态下的转炉炉壳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合理配置了冷却时间、水流通量等冷却参数,达到了抑制炉壳蠕变的目的,从而为汽雾冷却炉壳系统设计和炉体维护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炉龄,高导热镁碳砖在转炉上得到了普遍使用,钢水向炉壳的热传导由此也大幅提升,使炉壳表面温度维持在高温区域,从而引起了转炉炉壳变形加剧,导致转炉炉壳使用寿命缩短,影响正常安全生产.概述了宝钢在转炉炉壳长寿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炉壳整形、耐蠕变的炉壳钢板研制及炉壳冷却技术的开发,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转炉炉壳采用汽雾冷却时的瞬态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转炉用镁碳砖炉衬后,炉壳温度急剧增加,已超出炉壳材料的蠕变温度,造成炉壳蠕变变形.采用汽雾冷却技术可对转炉炉壳实施温度控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炉壳实施汽雾冷却的瞬态温度场和炉壳瞬态应力场.  相似文献   

9.
高炉炉壳结构力学分析及应用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有限元技术,详细分析了高炉炉壳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情况,同时,开发了高炉炉壳结构力学分析软件包,应用该软件成功对各型高炉炉壳进行分析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敖海根  彭细清 《江西冶金》2010,30(6):16-20,29
新钢6号高炉炉底至炉缸段的炉壳由于频繁出现纵向开裂及炉底温度偏高等现象,需要进行恢复性大修,更换该段炉壳是大修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对炉壳进行强度验算和分析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的经验做法,采用"高炉炉壳大块更换"的方案,成功解决了这一工期短、技术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转炉炉壳的变形分析及延长炉壳寿命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转炉炉壳变形的原因,提出了采用炉壳强化冷却的措施来控制炉壳变形,延长炉壳寿命,实现转炉炉壳的长寿化。  相似文献   

12.
<正>答:转炉在炉役后期,由于炉内衬减薄,很容易引起炉壳表面温度升高。当炉壳表面温度超过400℃时就容易发生变形,并相应引起托圈变形,最终导致停炉检修炉壳报废,影响产量又增加成本。采用喷嘴对炉壳直接进行喷水冷却,可以有效地将炉壳温度控制在较低温度,从而延长炉壳  相似文献   

13.
杨治立  朱光俊  王保民 《炼钢》2005,21(5):50-53
对重钢50t转炉进行了炉壳(炉身段)温度场及热应力分析,提出了通过加隔热层石棉板降低炉壳表面温度的方法,当石棉板的厚度为30mm左右时,就可以改善炉壳的温度场及应力分布状况,降低炉壳的蠕变变形。  相似文献   

14.
宝钢300t转炉新炉型炉壳有限元法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宝钢 30 0t转炉新炉型炉壳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该炉壳在机械荷载 (炉体自重和钢水重力 )、温度荷载及热膨胀压力等联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综合应力 ,在转炉炉壳的许用应力允许值之内 ;其所产生的变形 ,也在新炉型炉壳的刚度设计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某引进的立式退火炉投用3个月后缓冷段炉壳就发生开裂现象,分别对框架式炉壳、风管支撑梁和膨胀节在各种温度变化工况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炉壳及风管支撑梁在温度变化时由于膨胀和收缩相互之间产生应力,该应力无法释放是导致炉壳最终开裂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采用框架结构上设置滑块和预留胀缩空间、强化炉壳保温减少温差的修补措施。改进后,缓冷段的氧含量由修补前的60×10-4%下降到12×10-4%以下,消除了炉壳开裂引起的氧气进入炉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对炼钢转炉炉壳分体制作、现场组对和焊接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转炉炉壳在制作中的体积大、重量大、吊装难、运输难等问题。对转炉炉壳制作工艺进行总结、完善成一套适用于转炉炉壳现场组对、焊接的技术,为今后制作同类产品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中天钢铁高炉炉壳上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炉炉壳上涨是近几年钢铁企业部分高炉面临的一个难题,控制高炉炉壳上涨对高炉的长寿、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天高炉炉壳上涨问题,以压力容器盲板力的计算为依据,结合长期分析和治理实践,明确了高炉炉壳上涨的关键原因是由炉内压力产生的盲板力所导致;并给出了高炉炉壳上涨的5个具体步骤,炉底板变形,炉内耐材变形,耐材之间出现缝隙,有害金属沿着缝隙富集,炉壳逐步长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研发了双炉底板结构,并在中天钢铁的多座高炉上进行了成功应用,解决了高炉炉壳上涨的难题。将探索高炉炉壳上涨原因的焦点从原料、操作、施工和耐材材质等方面转向高炉炉底板自身强度上。  相似文献   

18.
对重钢 5 0t转炉进行了炉壳 (炉身段 )温度场分析 ,当石棉板的厚度为 30mm左右时 ,炉壳表面温度就能控制在炉壳材质的蠕变温度以内。  相似文献   

19.
对重钢50 t转炉进行了炉壳(炉身段)温度场分析,计算表明转炉隔热层石棉板的厚度为30 mm时,炉壳温度就能控制在360℃以内,低于炉壳材质的蠕变温度.  相似文献   

20.
转炉炉壳变形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转炉炉壳严重变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炉壳整形、改善炉壳材质以及强化炉壳冷却系统的措施来控制炉壳变形,并具体分析了这些措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