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爆网路设计核算准爆电流时,通常只考虑电爆网路的线路电阻和各雷管电阻的影响,没有考虑由于雷管角线或网路的弯曲已形成闭合线圈而产生的电感的影响,使得电爆网路中实际电流低于电爆网路的准爆电流而出现一些雷管拒爆的现象。在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感应电流对电爆网络影响的基础上,推出了电爆网络计算电流的公式,从而准确计算电爆网络的爆破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保持较低的矿石开采技术,保证矿山经济效益,南芬露天矿提出对290平硐上方爆区采用减震爆破方法,以延长290平硐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行爆破设计,以减小爆破震动,并结合邻硐的几个开采爆区实例,阐述新爆破方法的起爆网路和装药结构的设计研究及爆破效果,为以后类似爆区的设计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重庆市化肥工业公司多次“不平衡微差电爆网路”起爆模拟试验及重庆市水泥厂矿山建设施工实践说明:不平衡微差电爆网路起爆的爆破效果与完全平衡爆破网路几乎相同,前者的爆破结果,大块率、爆堆尺寸,抛掷距离、飞石距离,边坡破坏介面等均在设计范围之内。通过实践表明: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爆破技术已在金属矿山广泛应用。在进行大爆破的设计中,电爆网路的计算是整个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爆破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过去大爆破设计中的电爆网路计算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起拒爆事故的处理和原因分析,爆破技术人员对导爆管爆破起爆网路的危险源进行进一步排查和辨识,再经过起爆网路的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后,最终得出要保证爆破起爆网路的正常传爆,就必须对导爆管雷管地表网路敷设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者采取安全有效的导爆管起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微差爆破是近几年来爆破上的一项先进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微差爆破的优越性简单地说(与瞬发爆破比较),可以改善爆破质量(使爆破下来的岩块较小且均匀,爆堆宽度也能减小),减少岩体中的裂口,对提高穿孔生产率、保证露天矿台阶边坡的稳定也有好处。还能减少炸药消耗量,降低爆破时的地震影响,以及可以进行多排孔爆破,增加一次爆破量,提高露天矿和井下的采矿强度、掘沟速度和设备效率。现代微差爆破器材大致可以分为继爆管、毫秒电雷管和毫秒爆破仪及其它三类。在毫秒电雷管和继爆管出现之前,一般都使用各种类型的毫秒爆破仪来进行微差爆破。由于毫秒爆破仪较笨重,爆破时网路复杂,可靠性较差,因此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中,在毫秒电雷管和继爆管出现之后,生产上一般不用它了。  相似文献   

7.
爆破落矿是矿山生产的主要工艺,矿山采矿作业过程中,爆破对周围岩石产生大量微裂隙,进一步降低了爆破后岩石的物理性能。斗南锰矿采场顶板的垮落对矿山生产环境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减少爆破对采场顶板和矿柱的破坏,确定采场爆破工艺与参数,采取爆破震动监测、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得出采区采场生产爆破最佳参数,采取孔底空气间隔爆破技术,明显地减少了对顶板的爆生裂隙,达到了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8.
爆破一体化改革是中国民爆企业和爆破公司做强、做大的必然战略选择,囿于传统爆破企业质量管理的观念和习惯,中国爆破一体化企业质量管理依然处于落后状况。通过分析爆破一体化企业主营业务钻爆产品及其属性,归纳了钻爆产品的技术及质量指标,阐明了影响钻爆作业流程质量的六大方面因素,提出了钻爆作业流程质量管理方法,从而为爆破一体化企业科学有效开展钻爆作业质量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露天采场爆破作业过程中的粉尘浓度,实施了爆破水雾法抑尘技术,通过深入剖析露天矿爆破过程中粉尘产生机理,有针对性地完善爆破抑尘方案,在多次调整爆破水雾抑尘车摆放位置、水雾喷射角度以及多台水雾抑尘车联合作业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采场爆破产生的粉尘浓度。根据监测数据统计,清渣爆区抑尘率提高至55%,压渣爆区抑尘率提高至70%,在特殊情况下,个别爆区抑尘率可提升至80%~90%。该技术可在类似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金属矿山推广使用非电起爆系统已有多年历史,实践证明该系统与电气起爆相比具有安全,经济及操作简便等优点。然而往往因该系统使用中的拒爆现象,确影响着这一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为此本文论述了采用非电起爆的大爆破网路设计中通过计算验证其网路可靠性及克服拒爆产生的有效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司井下大爆破使用的是非电雷管、导爆索、导爆管微差复式起爆系统,但在现场操作中,由于对两种起爆器材的认识缺陷和偏见,在系统网路联结工作上存在不足因素,爆破结果表现出起爆器材不彻底起爆的现象。本文结合实际存在问题和不足,从两种起爆器材的原理出发,对系统网路联结工作中导爆索起爆法联结技术进行了利弊分析,杜绝了爆破中类似拒爆现象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汪惊奇  邱朝阳 《铜业工程》2014,(2):36-37,46
结合河北三河某工程爆破公司的工程爆破实际,借助surpac软件建立了爆区表面地质模型,设计了爆区参数,对爆区岩石进行了自动分级并在爆区岩石上进行起爆设计,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设计。软件自动生成爆破实体,计算爆破岩量。  相似文献   

13.
水钢高线集卷站是由达涅利公司提供的基础设计,是由国内转化制造的,由于在原设计和国内转化制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试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频繁,作业时间周期长,作业时间与轧线速度不匹配,成为影响整个高线生产效率的瓶颈。因此根据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对原有达涅利高线集卷区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该区域的作业率,大大的降低了设备故障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鹏  罗庆锋  魏诚 《黄金》2016,(5):44-46
小寺沟铜矿井下采场距上杖子村较近,开采爆破过程会对居民区产生一定的震动影响。通过控制单排装药量,爆破后矿石爆堆块度合理,采取减震爆破方式,有效减小了爆破作业对周边居民区的震动影响。生产实践表明:减震爆破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回采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边居民区的震动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爆破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爆破作为采矿作业的源头工序,其效果好坏直接决定后续的采矿效率和成本,而炸药爆速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探索炸药爆速对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ANSYS/LSDYNA爆破分析软件构建中深孔爆破的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炸药爆速对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并从中深孔爆破裂隙效果图以及监测点的应力和剪切应力历程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炸药爆速对中深孔爆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孔的爆破效果与炸药爆速密切相关,随炸药爆速的增大,岩体裂隙生成的范围相应加长、加密,岩体更易破碎。  相似文献   

16.
针对频分多址法(FDMA)在硐室爆破盲炮检测识别过程中的电雷管安全性问题,结合该方法原理,通过2种信号发生器在不同功率、不同距离和不同电爆网路感应面积的情况下发射电磁信号,进行现场电爆网路模拟试验并检测感应电流。对电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时,在2种信号发生器工作状态下电雷管都是安全的;(2)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与信号发生器面积相等,分别为1.32 m2和0.78 m2,且二者距离重合时电雷管全部会被引爆;(3)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且放置位置与信号发生器重合时电雷管均会被引爆。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在信号发生器功率≤120 W的条件下,只要保证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电雷管均不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穿孔超深不合理,特别是超深偏大的问题,在多年爆破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爆区实验,优化了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各类岩性的穿孔超深;提高了爆区顶部的破碎效果、提高了穿孔延米,降低了炸药单耗、减弱了爆破振动危害、提高了采场台阶底板的平整度,完善了爆破设计、施工的标准化、定量化,确保采场各生产工序高效、高质量、低成本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露天台阶爆破中.通过选择适当的孔网参数及起爆网路;采用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及较大幅度地增加一次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等措施;改善了一次爆破质量.大块率由15%以上降低到5%下以;减少了二次爆破工作量和铲装设备的损伤;提高了铲装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气爆破(特别是大量电管爆破)对于电管的检验是一项细微而又重要的工序。爆破前不仅要对每个电管进行电阻公差的测定,而且要对电管进行安全电流、最低准爆电流及成组起爆等试验,有时还要按照爆破网路设计进行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0.
我矿主要是采用有底柱采矿方法的矿山,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扩大生产规模或适应强采的需要,必须扩大一次爆破崩矿量的规模,以便减少爆破次数、准备时间及因爆破而影响的生产时间。此外多矿房、分段在挤压状态下爆破不仅可以降低崩下矿石的块度,而且可以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扩大一次爆破崩矿量就需要爆破大量炮孔(相应地要起爆大量电管)。大量电管起爆的网路设计是整个大爆破设计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