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该文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基础型实践、工程型实习、创新型拓展和设计型提高的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完善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考核方法4个方面全面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从优化师资结构、鼓励学生拓展训练、健全实践保障体系3个方面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培养的人才符合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结合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实习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开放实验室、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拓展训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构建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最优的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明连 《测绘科学》2015,(11):182-186
为了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文章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历史进程,论述了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特点、标准和要求;并结合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认证,通过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明确面向海洋、辐射陇海的目标定位,搭建突出特色、强化能力的课程体系,制定以"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提倡围绕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对 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结合专业认证体系下测绘类专业“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从课程 目标、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组织安排、实习内容等整链条式实习模式,基于问卷调查法、成绩分析法实例评价实习的 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并依托教研活动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结果表明,通过该实习不但使学生掌握 了“数字地形测量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范强  裴亮  陈颖 《测绘工程》2014,(6):77-80
为了满足职业认证制度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从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出发,以注册测绘师执业能力为主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技能训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职业认证制度下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进,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江西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教学,依据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3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促进摄...  相似文献   

7.
通过持续改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初衷。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持续改进建设机制进行探讨,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的建设思路。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从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科学设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以及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推进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提供了标准和规范,是测绘高校培养国际化、专业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控制测量学课程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测绘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指导,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改革探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环节方面提出了课程开设要求、开设时间、学时数及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并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环节方面,详细阐述了上机操作实习应掌握的ArcView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对于考试,提出了平时考核和最终试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并改革考试内容,在试卷中增大与实习相关的软件操作题和一些分析论述部分;对于毕业设计,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出发点,提出采取学校与生产单位协商选择部分合适课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新工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实践,提出了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通过重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筑牢"以本为本"防线等改革措施,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的"基础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对我国同类型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测绘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测绘技术前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工程案例为依托,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根据广泛收集各类已建设完的或在建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将其应用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根据专题演讲、答辩、论文撰写的方式作为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知识工程     
<正> 以知识的存贮、表达、获取、处理、学习为对象的软件和硬件的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可分为两大分支。(一)知识库,专家系统;(二)自然语言处理由于知识处理问题是崭新的科学问题,尚有许多工程技术问题有待于解决。知识工程是在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软件、计算机设计、领域知识、特别是专家系统(包括知识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建辉  袁桂生 《现代测绘》2003,26(6):29-30,33
根据精密工程控制网的高精度要求,结合沉降地区的特点,进行GPS、精密水准作业中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分析,提出满足轻轨工程施工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为导向,围绕"培养服务于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创新应用型、零试用期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级测绘专业人才"开展了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改革与建设成果,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接轨。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为例,探讨了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GIS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标,分析了华盛顿协议12条毕业要求与教学设计内容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期为相关新工科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概况,说明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主要从突出矿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深度校企合作以及教师工程背景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完善和建设,以期提升测绘工程专业办学实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等工程专科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段贻民  雷国华 《测绘工程》1998,7(1):64-70,79
介绍根据我国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制定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改革目标与指导思想,毕业生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基础项目建设与改革等。  相似文献   

18.
从工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施工放样、工业测量系统、变形监测和工程专题信息系统等6个方面,介绍了测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GPS测量技术和测量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工程测量的主要应用技术,贯穿于各种工程中及工程测量的全过程;工业测量系统是测量工程学科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在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制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今后学科二期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未来工测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测量工程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工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施工放样、工业测量系统、变形监测和工程专题信息系统等6个方面,介绍了测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GPS测量技术和测量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工程测量的主要应用技术,贯穿于各种工程中及工程测量的全过程;工业测量系统是测量工程学科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在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制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今后学科二期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未来工测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