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抗生素的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菌的检测、耐药性产生因素以及预防。  相似文献   

2.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常见革兰阳性菌已在世界各地区流行,其中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自60年代出现后,在30多年的时间里已逐步成为全球性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MRSA非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而且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交叉耐药,并可对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等常用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因此MRSA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 ,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常见革兰阳性菌已在世界各地区流行 ,其中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 SA)。MRSA自 6 0年代出现后 ,在 30多年的时间里已逐步成为全球性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MRSA非但对甲氧西林耐药 ,而且对绝大多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交叉耐药 ,并可对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等常用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 ,因此MRSA的感染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棘手难题[1] ,严重感染死亡率可高达 5 0 %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4,(7)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抗感染专家钟南山教授呼吁,目前广东人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药后果相当严重,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把抗生素的处方权交还给医院医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州人目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伤风感冒时无论有无细菌感染都会大量使用抗生素;二是住院病人一律用抗生素,杀鸡用牛刀;三是一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用得太多,人为的导致住院病人耐药性不断增加。现已发现,医院获得性感染类疾病的抗生素耐药率会更高,一般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到30%—40%。钟南山指出,耐药性的产生没有严格的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襄樊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呼吸道感染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分离出病原菌536株,并按照NCCLS标准用K-B法对临床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从1327份合格痰液标本中检出53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居首位,占66.0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革兰阳性菌占33.9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菌株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且其耐药性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和避免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出现尤为关键。临床上有呼吸道感染证候的可疑患者,应做痰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避免在临床上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抗生素的应用而延长了15年以上。然而,大量抗生素耐药株的出现,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导致一些曾经被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又重新抬头,再一次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产生,加快研制抗耐药菌的新型药物,是目前战胜细菌耐药性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抗菌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难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年至2012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4年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培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SICU病房共检出临床感染病原菌8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15.7%,革兰阴性菌752株,占84.2%。这些菌株分别来自痰、尿、血液、胆汁等,以痰标本多见。在检出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2009年22.1%,2010年30.9%,2011年47.5%,2012年54.3%。从药敏结果看,SICU病房中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对碳青霉烯酶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医院SICU病房中的感染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且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许多因素可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抗生素应用不当最终结果是选择性保留耐药能力强的致病菌即产生所谓选择压力(selective pressure)。使用经验性策略性替换用药或周期性循环用药能减少和延缓新的耐药机制的产生,并使多重耐药菌株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13日,比利时医疗人员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据信源自南亚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抵御所有抗生素,已经感染英国、美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个别居民。9月6日,日本枥木县独协医科大学医院又检测出另一种"超级细菌"——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9月8日,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宣布,去年5月以来,有20名患者感染了耐药性绿脓杆菌,10人死亡,其中6人可能死于旧病复发,4人死于感染。9月8日,我国卫生部要求,发现"超级细菌"必须12小时内上报。"超级细菌"已成全球面对的严峻问题。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中国分别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癌症晚期患者样本中,检测到这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其中,老年患者已因癌症去世,两名新生儿已治愈。专家提醒民众不必恐慌,"超级细菌"不会直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我国尚未发现因携带"超级细菌"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生儿早发型无乳链球菌(GBS)是一种可致婴儿脑、肺和眼部发生感染甚至死亡的细菌。筛查其感染风险因素并建立概率预测模型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分析GBS菌株的耐药类型和耐药基因,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创新点:首次归类了新生儿感染GBS的众多因素,按照孕妇、分娩过程、胎儿因素分为三类,统计筛选出重要风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的概率预测模型,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筛查到了相关耐药基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实验组135例早发型GBS感染和对照组234例无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和标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构建概率预测模型,采用传统的药敏实验对所有GBS阳性标本进行耐药分析,同时PCR筛查耐药基因并测定序列。结论:这9年间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孕妇泌尿系统感染、胎膜早破、胎龄这三项因素与感染GBS的结局存在显著关联,由此得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用于预测感染GBS的概率。135株GBS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51.11%、80.00%、91.11%,同时未发现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呋喃妥因、力奈唑胺的耐药性。PCR筛查发现aac6、ant6-Ⅰ、aph3-Ⅲ和TEM四个耐药基因,其中aph3-Ⅲ仅存在于耐药株中,而测序发现aac6基因在非耐药株中相比耐药株存在一个缺失突变。临床上尽早对患者分离的GBS药敏试验,有助于合理用药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抗生素现象表现在人医和兽医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危害主要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问题,通过对其现象、危害与控制的分析,指出滥用抗生素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提示人们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拯救了数以万计生命.然而,随着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普及,由β-内酰胺酶导致的致病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耐药菌的进化和传播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检测/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感染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特异性检测、抑制β-内酰胺酶的相关方法和临床应用已有报道.本综述主要阐述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理,总结近年来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和抑制剂的发展,以期为今后设计特异性高、灵敏度强的该类荧光探针和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的耐药性,在这场特殊的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4.
芳香黄杆菌广泛耐药,一旦感染很难治愈。其耐药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的芳香黄杆菌病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该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耐药机制、病人预后、医院内爆发感染和流行的风险,以及目前实验室应用的诊断方法,指出全基因组测序应用于阐明其耐药机制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尿路感染致病菌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分析从2001年到2005年住院治疗的200例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住院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据比例明显上升,以肠球菌为主.并对不同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的耐药率.结论:大肠杆菌仍是住院尿路感染致病菌,但肠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等细菌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些细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重耐药,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抗生素品种不断增加,临床应用日渐广泛。这对临床控制感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因有时使用不当,也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就我院九四年度病历、处方抽查中抗生素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评价10种抗生素对各检出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男性尿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的细菌采用K-B法作药物敏感试验.抽取血清测沙眼衣原体IgM抗体.结果:1018例患者标本,934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91.75%.其中单菌感染82.76%;两种菌混合感染16.49%;三种菌共同感染0.75%.病原体为淋球菌、非淋球菌细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共四类,分别为5.72%、73.77%、14.25%和6.26%.阳性球菌的感染(60.62%)在尿道炎中仍占重要地位,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占所有鉴定病原菌的27.86%.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临床常见9种843株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低于30%的菌株占55.56%(50/90),表现出极强的耐药性.结论:本地区男性尿道炎主要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是导致男性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不可忽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不容乐观.尿道感染的患者应兼做多种病原体检测,并通过药敏试验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大庆 《考试周刊》2013,(92):190-190
为了探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作者根据16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结合国内医院感染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低、医疗护理操作不规范、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不规范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强化医院感染的意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和诊疗行为、合理应用抗生素、医院感染监测的规范管理,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疑似仔猪水肿病病料中通过细菌分离、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PCR试验,分离到了10株致仔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分离的1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大肠杆菌对2种抗生素都耐药,且许多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20.
题目:抗生素作为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在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伴随其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