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前加碱二元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合成了三元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双烯丙基十二胺)[P(AM/NaAA/DiAC_(12))],研究了其水溶液的粘度行为。当x(DiAC_(12))=0.10%~0.40%时,在30℃、1 mol/L NaCl溶液中,其特性粘数[η]、Huggins常数K_H、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8~19.45 dL/g,0.214~0.394和8.36×10~6~10.36×10~6g/mol;K_H小于0.8,表明其分子内缔合作用较弱。P (AM/NaAA/DiAC_(12))在矿化度为19 334μg/g,盐水溶液中的表观粘度随疏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NaCl、CaCl_2的离子强度分别为1.26×10~(-3)~4.88×10~(-3)和1.07×10~(-4)~5.28×10~(-4)mol/kg的水溶液中,P(AM/NaAA/DiAC_(12))水溶液出现盐增粘现象,疏水单体用量越高,盐增粘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酰卤的胺解反应制备了疏水单体N-辛基丙烯酰胺(C8AM),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胶束聚合方法制备了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辛基丙烯酰胺)。研究了盐水溶液中疏水单体含量对特性粘数和Huggins常数的影响,以及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含量、无机电解质NaCl和CaCI2含量、温度及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疏水基团含量增加,特性粘数[η]减小、Huggins常数增大;共聚物亚浓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共聚物在NaCl、CaCl2盐水溶液中出现盐增粘现象。  相似文献   

3.
AM/STD/NaAMPS疏水缔合共聚物溶液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钟传蓉  黄荣华  刘强  代华 《石油化工》2003,32(12):1037-1041
实验室自制了疏水单体苯乙烯衍生物,合成了丙烯酰胺/苯乙烯衍生物(STD)/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钠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PASA)。研究了该共聚物的溶液性能,包括疏水缔合效应、共聚物中阴离子单体加入量的影响、抗盐性、抗剪切性、温度效应、溶液热稳定性、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等。实验表明,引入STD使共聚物具有较强的疏水缔合效应和优良的增粘能力,溶液质量浓度为0 1g/dl时,表观粘度达208 5mPa·s。0 1g/dl的共聚物溶液于70℃下放置120d,表观粘度为105mPa·s,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对共聚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显著,加入0 8m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0 1g/dl的PASA溶液的表观粘度高达2178mPa·s。  相似文献   

4.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进行胶束聚合,采用先加碱共聚后水解的方式,改变表面活性剂、疏水单体摩尔比(SMR),疏水单体摩尔分数为0.372%,由丙烯酰胺(AM)、N,N-二己基丙烯酰胺(DiC6AM)合成了孪尾型疏水缔舍三元共聚物P(AM/NaAA/DiC6AM),理论水解度15%。介绍了合成过程。考察了不同SMR(12.50~100.0)下得到的共聚物水溶液85℃,7.34s^-1下的(表观)粘度,共聚物浓度一般为2.0g/L。共聚物的水溶性随SMR的增大而改善,SMR≥13.36时溶于标准盐水(Ca^2 、Mg^2 、HCO3^-,矿化度19334mg/L);疏水单元平均序列长度NH和Hug,gins常数KH随SMR增大而减小,SMR=100.0时KH趋近HPAM的值。浓度0.5~5.5g/L范围的共聚物标准盐水溶液粘度曲线,随SMR增大移向高浓度低粘度方向。随NaCl浓度(20~200g/L)或CaCl2浓度(2~10g/L)增大,共聚物水溶液粘度先降低,后升高,出现增粘效应,SMR越小,增粘效应越强。外加SDS在一定浓度范围对共聚物标准盐水溶液产生增粘效应,SMR越小.增粘效应越强。共聚物标准溶液粘度在35~80℃范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0~122s^-1范围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对实验结果作了解释。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含不同疏水结构缔合型二元丙烯酰胺共聚物降阻剂的性能,合成了4种疏水改性单体:N,N-二甲基烯丙基苯基丙烷基溴化铵(Allyldimethylalk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1,AQAS1)、N,N-二甲基烯丙基壬烷基溴化铵(AQAS2)、N,N-二甲基烯丙基-9-甲基十九烷基溴化铵(AQAS3)和N,N-二甲基烯丙基二十烷基溴化铵(AQAS4),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分别将合成的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备了4种二元共聚物P(AM/AQAS1)、P(AM/AQAS2)、P(AM/AQAS3)、P(AM/AQAS4)。研究了这4种共聚物的溶解性能以及耐盐、耐温耐剪切性能,并对比测定了不同浓度P(AM/AQAS1)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AM/NaAA)在10 g/L的NaCl溶液中的降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4种疏水缔合型丙烯酰胺共聚物在0~20 g/L的NaCl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在30~100℃范围内持续升温,表观黏度随温度提升下降幅度较小,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性;带环状结构的聚合物表观黏度受剪切时间的影响较大,带链状结构的聚合物表观黏度几...  相似文献   

6.
耐温抗盐驱油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胶束聚合方法,将丙烯酰胺(AM)与疏水单体N-正辛基丙烯酰胺(C_8AM)、极性阴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共聚,合成了AM-C_8AM-AMPS疏水性缔合三元共聚物作为驱油剂,命名为KYP。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单体的摩尔分数、尿素的浓度对聚合物溶液(ρ=1 mg/L)在总矿化度为6.5 g/L的模拟盐水中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_8AM和AMPS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7%和20%、引发温度为11℃、尿素的浓度为0.2 mmol/L时,合成的KYP具有很好的增粘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溶液聚合后水解法,以丙烯酰胺(AM)、(4-丙烯酰胺基)苯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PTDAB)、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P(AM/PTDAB/AMPS/NaAA),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对合成聚合物的特性黏数、溶解性以及增黏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最佳合成条件下所合成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剪切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PTDAB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5%~0.8%,AMPS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5%,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复合引发剂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1%,pH值为8,引发温度30℃。采用矿化度100 g/L的盐水配制的质量浓度2000 mg/L的合成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仍大于30 mPa·s;采用矿化度20 g/L的盐水配制质量浓度2000 mg/L的合成聚合物溶液在转速5000 r/min下剪切3 min再静置4 h后的黏度保留率可达80%以上;聚合物溶液在85℃高温老化150 d后的黏度大于20 mPa·s。所合成四元共聚物表现出优异的耐温抗盐性、剪切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性能优于高相对分子质量抗盐聚丙烯酰胺P(AM-AMPS-NaAA)。  相似文献   

8.
驱油用AM-VP-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丙烯酰胺 ( AM)、N 乙烯基 2吡咯烷酮 ( VP)和 2丙烯酰胺基 2甲基丙磺酸 ( AMPS)为单体 ,以水为溶剂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 AM VP AMPS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聚合体系 p H值、反应时间对其转化率和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AMPS、VP含量与共聚物溶液表观粘度、抗盐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共聚物溶液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9.
丁基苯乙烯疏水改性阳离子型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增粘能力的丙烯酰胺(AM)/丁基苯乙烯(B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PBAD,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共聚产物表观粘度的影响。适宜的聚合反应条件为:DMDAAC、BST和引发剂加量相对于单体总量的摩尔分数分别为10%、1.0%和0.14%,总单体和表面活性剂CTAB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3.0%,反应温度50℃,pH=6~7,反应时间12 h。采用以上反应条件得到PBAD的临界缔合质量浓度1 g/ l和2 g/l的水溶液表观粘度分别为18 mPa.s和 69 mPa.s。采用UV、FT-IR、 1H NMR和DSC手段表征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DSC结果表明,疏水链段以微嵌段结构的形式分布于PBAD分子中。这种微嵌段结构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间的疏水缔合。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两性甜菜碱单体(MADPS)和油溶性双尾疏水单体(DiC_(12)AM)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HASPAM,通过单因素方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采用1H NMR和黏弹性测试等方法考察了HASPAM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ASPAM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AM)∶n(AA)=4∶1,MADPS用量0.6%(x),DiC_(12)AM用量0.2%(x),单体总用量30%(w),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5%,pH=7,25℃,4.0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0.4%(w)HASPAM溶液黏度为148.5 mPa·s,临界缔合浓度约为400 mg/L,在140℃、170 s~(-1)下剪切120 min后黏度保持在63 mPa·s。HASPAM的抗盐性能较好,当过硫酸铵加量为0.08%(w)时HASPAM溶液可完全破胶,且对岩心伤害最低为14.56%,可作为压裂液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合物驱油剂PL-1,并通过室内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温度、各种单体(疏水单体、阴离子单体)含量以及聚合物在盐水溶液中表观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疏水单体与阴离子单体含量分别在0.75%与15%时,该聚合物驱油剂PL-1具有很好的增粘效果,其性能能够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聚合物驱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考察了影响反相乳液聚合的因素。获得最佳反应条件:35℃,V(环己烷)∶V(水)=2∶3,ρ(Span80)=2.0g/dL,m(DM PS)∶m(AM)=0.30,ρ(DM PS+AM)=30g/dL,c(K2S2O8)=3.2mm ol/L,c(TMEDA)=4.0mm ol/L,在此条件下,两性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6.5dL/g,收率91%以上。  相似文献   

13.
��ˮ�޺Ͼ۱�ϩ������΢�۽ṹ�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使用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冷冻蚀刻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水溶液中通过疏水缔合形成疏水微区、超分子聚集体及发展到空间网络的过程。在荧光实验中,以芘为探针,通过I3/I1与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溶液中的缔合状态及网络结构的形成过程。使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发现疏水缔合聚合物在一定浓度时可以形成网络结构。通过粘度法证实当溶液中有大量疏水微区生成时,聚合物溶液粘度将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4.
在胜利油田三类油藏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长期稳定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依靠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能,其次是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物,而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最差;提高缔合单体含量、提高聚合物特性黏数、降低水解度和在分子结构中引入功能单体能明显改善长期稳定性能;当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0.5%(mol)的缔合单体、15%(w)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特性黏数值大于1 400mL/g和水解度低于20%时,经120天老化后,溶液不会发生相分离,仍具有一定的增黏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二烯丙基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16DMHB)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最佳反应条件为:疏水单体C16DMHB的摩尔含量为0.4%,AMPS的摩尔含量为15%,单体总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2.5%(以单体的总质量计)最佳反应温度为45℃,最佳pH值为7~9.研究表明,聚合物的临界缔合浓度在1.8 g/L左右,扫描电镜表征了溶液的微观结构,溶液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现剪切稀释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NaCl和CaCl2浓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溶液挂壁与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HPAM溶液的粘度降低,且溶液没有挂壁现象出现;随着CaCl2浓度增加,HPAM溶液的粘度先急速降低,再有所增加,当CaCl2质量浓度大于299.7mg/L时,粘度则又缓慢降低,溶液也没有挂壁现象出现。而对于HAP.随着NaCl浓度增加,其粘度先降低后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10000mg/L时,溶液出现挂壁现象;随着CaCl2浓度增加,HAP溶液的粘度先上升后降低,当溶液中CaCl2质量浓度达到149.8mg/L时,HAP溶液出现挂壁现象。HAP中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是引起HAP溶液挂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M(丙烯酰胺)、AA(丙烯酸)和疏水单体HB-18合成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对其溶液性质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了无机盐对该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具有明显的缔合行为和增黏效果,并具有比HPAM更好的抗温抗盐作用;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二价离子Ca^2+、Mg^2+对溶液性质的影响非常大。指出,在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层矿化条件采用不同的分子结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溶液的配制过程应该灵活多变,以使溶液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十八酯(ODA)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长脂肪链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耐盐性、耐温性及耐剪切性能。研究发现,PAMBA水溶液中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合成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具有阴离子磺酸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未改性PAM相比,PAMBA在60℃下能保持较高的表观黏度,其耐温性和耐剪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