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废弃织物往往只是通过堆积、填埋、焚毁、降级循环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作为废弃织物中纤维素利用的初步尝试,选用不同种类的纤维素酶对苎麻纤维进行水解,通过反应温度、pH值、酶用量、浴比、反应时间等对苎麻纤维水解的单因素实验优化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酶活力为2 200 IU/mL的固体纤维素酶水解率高于酶活力为2 000 IU/mL的液体纤维素酶。固体纤维素酶优化后的水解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值5、酶用量20%(owf)、浴比1∶50、时间3 h,此时水解率可达到21.95%。  相似文献   

2.
酸法水解大米饲料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米饲料蛋白为原料,采用酸法研究其水解工艺.以蛋白水解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时间、温度、酸浓度三个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解率的主要因素是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盐酸浓度的影响其次.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温度90℃、盐酸浓度25%的条件下水解20h,大米饲料蛋白水解率可达到52.8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水为介质和乙酸强化的预水解去除玉米秸秆中的半纤维素,以水为介质时,在液比为1:6,升温时间为30min,保温时间分别为90、120、150min,保温温度为150、160、170℃,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乙酸浓度分别为1%,2%,3%时的最佳加酸浓度的工艺条件。得到预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比1:6,升温时间30min,保温时间120min,保温温度170℃,酸强化的预水解工艺条件为:液比1:6,升温时间30min,保温时间120min,保温温度160℃,加酸量为1%。  相似文献   

4.
苎麻纤维胺化改性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乙醇胺、二甲胺和乙二胺3种胺类化合物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改善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通过考察活性染料对改性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确定了3种胺类化合物对苎麻改性的工艺条件。三乙醇胺最佳改性工艺:温度80℃,浓度1.2mol/L,时间120min,介质50%乙醇;二甲胺最佳改性工艺:温度60℃,浓度1.2mol/L,时间120min,介质50%乙醇;乙二胺的最佳改性工艺:温度40℃,浓度0.6mol/L,时间90min,介质50%乙醇。结果表明,胺化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银杏叶聚戊烯醇乙酸酯的水解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水解时间、碱浓度和水解温度3个因素对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工艺为:水解时间3h,碱浓度6%,水解温度50℃,银杏叶聚戊烯醇乙酸酯水解率为96.52%.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对稻秸秆进行脱胶预处理,分析了生物酶作为前处理工艺对稻秸秆纤维性能的影响.以纤维残胶率、细度、强度及可挠度为指标,得出了这两种酶处理工艺的相对最优工艺参数.其中木聚糖酶前处理优化工艺为:木聚糖用量10%(owf),温度50℃,时间10 h,pH值为9,浴比1∶30;果胶酶前处理优化工艺为:果胶酶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卫生纺织品的需求,苎麻的防污整理应运而生。实验部分选用维多三防整理剂并以苎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应的对比,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苎麻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维多三防试剂质量浓度65 g/L,溶液pH值3,浴比1∶30,浸渍温度25℃、时间50 min,预烘温度80℃、时间5 min,焙烘温度165℃、时间1 min。苎麻/棉混纺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维多三防试剂质量浓度75 g/L,溶液pH值4,浴比1∶30,浸渍温度25℃、时间50 min,预烘温度80℃、时间5 min,焙烘温度155℃、时间1 min。  相似文献   

8.
苎麻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轻苎麻化学脱胶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能,采用酶化学联合脱胶法进行苎麻脱胶,分析酶脱胶过程中pH值、浴比、酶用量、金属离子、温度和时间对苎麻脱胶的影响,同时对浴比、酶用量、温度和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对苎麻进行酶脱胶、化学精练和漂洗。结果表明,苎麻在用KDN果胶酶第1步脱胶(浴比为1∶12,pH值为8.6,1 mmol/LMg2+,KDN果胶酶300 IU/g,45℃、4 h),TZ-888复合酶第2步脱胶(浴比为1∶18,pH值为4.0,1 mmol/L Ca2+,TZ-888复合酶500 IU/g,40℃,5 h)后残胶率为14.14%,进行化学精练和漂洗后最终残胶率为1.79%。  相似文献   

9.
以废弃白酒糟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混和酸浓度、时间和温度对酒糟酸水解效果的影响,以木糖浓度和还原糖浓度为评价指标优化工艺条件,并探索最佳的超声波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以500W功率、超声波预处理酒糟10min时酸水解效果更佳.最优的酸水解条件为混合酸浓度为2.5%、水解时间为2.5h,温度为120℃.该条件下,木糖浓度和还原糖浓度达到651.62μg/mL和11.85mg/mL.  相似文献   

10.
以棉浆纤维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纳晶纤维素(NCC),探讨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水解时间对NCC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仪对NCC的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当硫酸浓度64%、反应温度50℃、水解时间5h时,NCC得率最高,达到60%以上;所得NCC呈棒状,横截面直径约为30 nm,棒长分布范围较窄,平均棒长为247.9 nm.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工养殖的鲟鱼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乳酸、柠檬酸、乙酸对酶法提取鲟鱼皮胶原多肽的影响,并考察了酸溶胀浓度、溶胀固液比、溶胀时间及溶胀温度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提取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酸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溶胀酸为乳酸,在质量浓度为3%,溶胀固液比为1∶5,溶胀时间为2h,溶胀温度为30℃的条件下,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水解度为43.58%,短肽得率为55.84%,水解度比不经酸溶胀的要高出23.08%。  相似文献   

12.
以菠萝果渣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法和碱法制备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初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酸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pH1.0、时间90min、料液比1:10,其得率为8.1%(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2.0、时间60min,得率为24.4%(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高达9.25mL/g,持水力为5.85g/g,持油力为1.3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1mmol/g;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料液比1:15、时间40min、温度50℃,其得率为62.80%,持水力为3.82g/g、膨胀力为10.66mL/g、持油力为1.7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7mmol/g。故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更高,性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生物炼制产业发展,提高玉米秸秆酶解糖化效率,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预处理工艺,研究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固液比四个因素对半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玉米秸秆微观形貌、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预处理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100℃、硫酸质量分数1.2%、反应时间120 min、固液比1∶9(g∶mL),在此条件下半纤维素水解率为84.93%,木质素脱除率为46.15%,预处理水解液还原糖质量浓度为2.04 g/100mL,木糖产率为74.22%,87.89%纤维素保留在固体部分,经72 h酶解反应酶解率达到85.79%,未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率仅为32.25%。  相似文献   

14.
苎麻生物脱胶后的残胶影响其后续纺纱加工.在不损伤纤维素的前提下,采用绿色环保且可回收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对苎麻生物脱胶麻的残胶进行处理,考察w(NMMO)、温度、时间和浴比对去除苎麻残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在w(NMMO)=50%,70℃,浴比1∶20水浴加热60min条件下,残胶率达到最低(2.28%).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黑曲霉和WO3/SnO2固体酸联合水解花生壳制备糠醛,运用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酶解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原料粒度110目、固液比1:10、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7h和酶液用量为30U/g干花生壳粉的条件下,制备戊糖的平均含量为14.87g·L-1。固体酸制备糠醛的响应面分析表明:当水解温度为163℃,水解时间134min,固体酸用量为6.4%时,糠醛的得率为68.52%,与未采用黑曲霉水解的工艺相比,糠醛的得率提高了15.69%。  相似文献   

16.
核桃多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多肽,经脱苦、调配、均质、微波-高温联用杀菌制成核桃多肽饮料,70%以上核桃肽的分子质量≤10 000μ,DPPH的清除率为68.4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适条件,并对脱苦和稳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之比为2∶1,酶用量为(酶/核桃仁)0.4%、温度55℃、料液比1∶12(g∶mL)、时间2 h,水解度达13.9%。以1.5%β-CD作苦味包埋剂。核桃多肽饮料主要成分:核桃仁4%,全脂奶粉1.5%,白砂糖4%;复合稳定剂0.16%(黄原胶0.1%、海藻酸钠0.06%,CMC-Na0.1%,三聚磷酸钠0.03%),复合乳化剂0.15%(单甘酯0.05%,蔗糖酯0.1%)。  相似文献   

17.
慈竹硫酸盐浆酶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慈竹硫酸盐浆纤维素酶水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包括PH、温度、液比、酶用量、时间、打浆度和吐温80用量;还对吐温80影响酶水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值4.8、温度45℃、底物质量浓度28.6g/L、酶用量25FPU馆、吐温80用量1mg/g的条件下水解52h,打浆度13°SR的浆料酶水解得率为82.39%。吐温80用量对慈竹酸盐浆酶水解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影响酶的活性,另外一方面降低纤维素酶与木素的无效吸附,使游离酶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合酸水解法提取白酒丢糟中的木糖,并研究木糖提取过程中丢糟的结构变化。以木糖收率为指标,考查酸解温度、固液比、混合酸浓度和酸解时间4个因素对木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从丢糟中提取木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110℃、固液比1∶12(g∶mL)、混合酸浓度1.5%和时间145min,该条件下的木糖收率为61.24%。经酸水解法提取木糖后,丢糟的木质纤维结构变化明显,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加,形貌结构改变,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无定形区被降解,导致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虾蛋白的自溶与外源酶促水解作用,为开发新型虾味高档调味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基围虾为原料,氨基态氮含量、水解度(DH)为指标,研究pH、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基围虾自溶水解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添加不同外源酶,探讨其对虾蛋白的酶促作用。结果: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获得基围虾自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料液比1:8(g/mL),温度60℃,pH6.5,时间8h。结论:在此条件下,氨基态氮含量1.7g/L,水解度45.88%。外源木瓜蛋白酶具有较好的酶促水解作用,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虾蛋白的酶促水解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