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方法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按时间先后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或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30天,共80例病人(n=40:40),甲组应用双腔中心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乙组应用PICC导管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置管成功39例占97.5%;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40例(100%)。导管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有1例气胸并发症占2.5%。导管异位,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天然脉穿刺导管有1例占2.5%。静脉炎发生率,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无一例静脉炎发生。结论 PICC导管穿刺无风险,部分治疗可取代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是抢救危重病人有用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与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关系.方法:以住院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采用三种不同的静脉给药方式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4%(21/25),B组发生率为51.5%(18/35),C组发生率25%(10/40).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探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l catheter,PICC)导管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其材质大多为硅胶.可通过放射影响学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据国外文献报道,PICC导管的感染率<3%[1].PICC导管从肘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降低了颈部、胸部穿刺置管的严重并发症,PICC导管能保护血管,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不会影响患者肢体活动或限制患者的体位[2].同时可减少医务人员的意外伤害,但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感染、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保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长时间治疗的静脉通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痛苦,避免药物反复刺激及外渗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减少局部出血等.方法 通过对7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ICC置管观察及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导管维护.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使用PICC置管顺利度过长时间的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药物外渗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途径,显著提高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欧莱凝胶及水胶体敷料在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56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与对照组(178例),观察组行PICC后立即于穿刺点上方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水胶体敷料于透明贴膜上方.对照组患者行PICC后采用欧莱凝胶沿静脉走向外涂于患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17%,对照组为14.04%,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穿刺后预防性应用水胶体敷料相较使用欧莱凝胶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借助于血管超声机应用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经传统方法盲插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行PICC可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少、舒适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得以广泛推广。随着PICC使用的日益增多,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护理人员非常关注的课题^[1]。文献报道,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2.3%^[2]。PICC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王玉琴  冯惠霞  李莉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79-1780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我科自2002年5月开展PICC技术,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无痛性治疗途径,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的静脉输液治疗带来的痛苦,解决了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及血液制品对血管损伤所至的静脉炎发生。现就我科应用PICC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2002年5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共有68例,年龄13~70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白血病53例,恶性淋巴瘤12例,重型再生…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与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 方法 :按照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将病人分成两组 ,即NICC组 (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组 )和PICC组 (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组 )。比较第一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病人不适度、穿刺并发症及导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 :PICC组与NICC组相比 ,穿刺成功率高 ,所需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导管感染发生率较高 ,穿刺部位局部刺激症状较重。 结论 :①PICC法操作简单、安全 ,并发症少。②PICC法易合并导管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管、加强导管口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③PICC法置管时 ,可导致表浅静脉炎及静脉闭塞  相似文献   

10.
Site-rite5超声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ite-rite 5超声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要长期静脉治疗且静脉置管困难者在Site-rite 5超声系统导引下行PICC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静脉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患者的疼痛评分。入选标准:肘部血管无法触及的肥胖患者、长期化疗4~6周期以后、长期静脉治疗外周血管损伤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80岁以上)、小儿患者(7岁以下)。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大大减少了穿刺次数,缩短了穿刺时间,避免了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结论:Site-rite 5超声系统是一种实用、科学、直观的用于PICC置管的仪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主要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输液、静脉营养和静脉化疗用药等。但PICC置管的同时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可见穿刺侧上臂沿静脉走向,局部不同程度的红、肿,触之局部皮温略高,可有硬块,病人感觉不适。我科采用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敷联合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5例小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静脉炎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对小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干预。方法 对某院104例PICC留置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及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PICC留置患儿发生静脉炎25例次(3.43次/1000 PICC days),发生率为24.04%。经统计学分析,患儿剧烈运动。穿刺技巧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穿刺技巧熟练、避免剧烈运动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皮肤消毒后消毒剂干燥,去除操作手套滑石粉刺激可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避免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延长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预防、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方法 将74例肿瘤合并糖尿病留置P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人,在置管前、置管过程中、置管后对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对照组35人,按照常规PICC置管流程给予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患者经过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9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中患者使用PICC,代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注入化疗药物.结论 选用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头静脉植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处理后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方法286例经头静脉置管的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PICC异位39例,其中26例使用末端开口PICC,13例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观察PICC异位处理后输入化疗药过程中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在输化疗药时,使用末端开口PICC患者静脉炎发生率(11.5%)显著低于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患者(76.9%)(P〈0.05)。结论临床PICC置管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导管类型。出现异位后正确处理,加强置管后局部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异位导管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粘式聚氨酯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接受PICC置管的62例鼻咽癌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湿热敷;实验组用10cm×10cm自粘式聚氨酯敷料(痊愈妥超薄泡沫合成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穿刺点上方2~15cm处。观察5d内两组穿刺部位之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3.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粘式聚氨酯敷料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两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将268例贵要静脉PICC置管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两组,肘上置管组138例,采用B超导引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肘关节两指以上部位置管;肘下置管组130例,采用肘关节两指以下部位常规置管,观察比较两种置管部位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肘下置管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11例,发生率为8.46%,肘上置管组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B超导引改良塞丁格技术选择肘关节以上部位PICC置管,以降低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置放途径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两种经不同途径置放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8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美国Arrow公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B组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美国B—D公司Peripherally Insen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30天。结果 置管成功率相近(P=0.5562):PICC导管置管成功97.5%(3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100%(40例)。导管堵塞率有明显差别(P=0.0231):PICC9例(22.5%),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P=0.0001)。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1521~0.5562)。气、血胸并发症: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动脉损伤: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导管易位: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静脉炎: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末发生。导管感染: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而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由医师操作。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地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大剂量长时间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两种置管途径的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羌异。  相似文献   

19.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直接接触,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应用PICC期间洗澡时尽量使用淋浴,薄膜松动要及时更换,防止导管阻塞或置管处皮肤感染,一般可使用一年,足够维持到化疗结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对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取放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外周动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各15例,对比分析3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常见并发症的差异。结果PICC和CVC在留置时间上明显长于外周静脉留置针,以PICC留置时间为最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药物渗出和静脉炎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高,但感染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低。PICC堵管的几率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和CVC高。结论3种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根据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早期为其选择安全、经济的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留置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正逐渐被医护人员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