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2例和奥美拉唑组48例.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连用7d后改为单独服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组用药除将雷贝拉唑更换为奥美拉唑外,其余同雷贝拉唑组.观察两组患者上腹疼痛、反酸、嗳气、腹胀、烧心或恶心等不适症状的缓解情况,停药4周后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用药1d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雷贝拉唑组30例症状缓解(71.43%),奥美拉唑组23例症状缓解(47.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症状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4周,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23%(40/42),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79.17%(38/48),雷贝拉唑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雷贝拉唑组39例Hp阴性(92.86%),奥美拉唑组35例Hp阴性(72.9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起效更快,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毕春洋 《工企医刊》2010,23(4):9-1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阿莫西林1.0bid、替硝唑0.5bid,1周后改为雷贝拉唑10mgqd,连服4周。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bid、替硝唑0.5bid,1周后改为奥美拉唑20mgqd,连服4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治疗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0%和93.3%;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HP根除率及愈合率分别为83.3%和70.0%,在HP根除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愈合率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3.
李凌青 《工企医刊》2014,27(6):1092-1093
目的对比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各31例。雷贝拉唑组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三联疗法治疗,2次/日,口服,治疗1周后再单独服用雷贝拉唑(10 mg,1次/日)3周;奥美拉唑组以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三联疗法治疗,2次/日,口服,治疗1周后再单独服用奥美拉唑(20 mg,1次/日)3周。治疗结束时复查胃镜、检测Hp,比较两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结果雷贝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达54.8%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5%和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Hp。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张洁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16-217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愈率及Hp根除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HpFEI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丽珠胃三联口服1周;雷贝拉唑10mg/次、2次/d,1周后改为10mg、1次/d,连服3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1.0g/次、2次/d,连服1周;克拉霉素0.5g/次、2次/d,连服1周,同时给予雷贝拉唑口服,剂量和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4周后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98%和92%,P〈0.05);Hp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4% vs 92%,P〈0.05)。结论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率和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4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用雷贝拉唑10mg+左氧氟沙星0.2+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7d后继续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口服3周;对照组予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2次/d,治疗7d后继续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口服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0,观察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对对观察照组治疗失败者再给予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完成疗程4周后再评估Hp状况。结果两组均完成Hp根除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59%和67.5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24%和89.1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根除失败患者再接受观察组治疗方案后根除率可达90.9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腹痛症状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在治疗后积分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根除Hp的方案疗效好,副作用低,并对初始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也具有很高的根除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4例,即口服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及克拉霉素500mg,均为2次/d,疗程1周;对照组86例,即口服奥美拉唑20m4g、阿莫西林1000mg及甲销唑400mg,均为2次,d,疗程1周。1周后两组继续服用奥美拉唑20rag,2次,d,连服4周,各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观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1%(74/84)62.8%(54186),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85.7%(58184)、72.1%(52/86),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12/84)、23.3%(20186),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三联组有较理想的Hp感染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为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方法之一,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陈玉英 《现代保健》2010,(34):37-3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果胶铋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替硝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胃和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126例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天、3天后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轻,均不影响治疗。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128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3例与C组43例,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C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续治疗4周,评价患者症状改善及治疗后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A组为76.19%、B组为74.42%、C组为81.3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临床症状与胃溃疡面直径均显著减少(P<0.05);3组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L-6、IL-8水平3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9.52%、B组为11.63%、C组为6.9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可根除Hp,促进胃溃疡愈合,缓解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症状,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胃溃疡愈合及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9.
何学君 《医疗装备》2021,(7):120-121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颗粒四联疗法,试验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颗粒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95.12%、92.68%、90.24%)均高于对照组(80.49%、75.61%、73.17%),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4.88%)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Hp根除率,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由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5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3例)方案为前5d奥美拉唑+克拉霉索,后5d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照组(42例)三联疗法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索,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7%,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成人Hp感染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和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14例H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 d序贯组):前5d给予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 mg+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后5d,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g+替硝唑0.5g,2次/d口服;对照组(7 d标准三联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g+克托霉素0.5g,2次/d口服,疗程7 d.4周后复查胃镜及14C- UBT,观察溃疡愈合、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按治疗意向分析、完成随访病例分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序贯疗法具有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高的优点,不良反应相当,可作为Hp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云南白药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片20 mg晨服,1次/d;左氧氟沙星片0.2 g,2次/d;云南白药胶囊0.5 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片2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口服,疗程2周。2周后治疗组单独予雷贝拉唑片20 mg晨服,1次/d;云南白药胶囊0.5 g,3次/d口服。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片20 mg,2次/d口服,用药4周,总疗程6周。停药4周后上述两组均复查胃镜及Hp,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p根除率治疗组93.88%,对照组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治愈率91.84%、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分别为62.50%、7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根据Hp根除与否分为两组,Hp根除组81例,溃疡愈合72例,Hp未根除组16例,溃疡愈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异常变化。治疗后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4.44%,对照组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云南白药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和溃疡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应用埃索关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B组45例,应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 7d;治疗1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继续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胃镜和脚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埃索关拉唑组与奥美拉唑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56%和9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1%和75.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一线疗法。  相似文献   

14.
刘文生  薛美 《现代保健》2014,(28):126-12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8例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胶体果胶铋220 mg,2次/d,连续应用14 d;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片5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连续应用7 d。两组总观察周期为6周,结束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可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做半定量评估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记录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确定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根除率92.13%(82/89)、10.11%(9/89),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5%(69/89)、20.22%(18/89),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9.88%(80/89)、96.67%(58/60),对照组分别为88.76%(79/89)、96.61%(57/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为核心的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方案与三联方案相比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明 《现代保健》2012,(32):11-13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云爱 《工企医刊》2014,27(1):543-544
目的 探讨临床标准三联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与铋剂四联疗法(奥美拉唑、枸橼酸钾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HP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胃镜证实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检测阳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钾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一周,对照组合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疗程一周.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及做尿素酶检测HP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30例中,27例HP根除,根除率为90%.对照组30例中23例HP根除,根除率为76.7%,7日的四联疗法优于三联疗法,(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7日疗程的铋剂四联疗法HP感染的清除率较三联疗法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三联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证实新三联疗法的临床优势。方法:以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治疗的12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的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西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新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Hp根除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2%,有效率为93.8%,均高于对照组的85.9%Hp根除率和84.4%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新三联疗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传统的三联疗法有明显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经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证实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接受10 d序贯疗法,对照组接受10 d标准三联疗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溃疡愈合情况、症状缓解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5%,对照组为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症状,Hp根除率高,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序贯疗法以及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更经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法.方法 选择经Hp相关检查均符合Hp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129例,随机分为A组:10 d序贯疗法44例,B组:7 d三联疗法组43例和C组:14 d三联疗法组42例;A组前5d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日早晚2次口服;后5d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B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1周;C组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2周.结果 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5%、79.1%和64.3%,A组与B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d序贯疗法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疗程1周的三联疗法,是治疗儿童HP感染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前者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