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和地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相关性。  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和《2016中国统计年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55个地区,利用线性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解析地区人均GDP和癌症发病(死亡)率的关系。并按男性和女性的前三位高发癌种,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地区人均GDP与总体世标发病率(r=0.61, P<0.001)和死亡率(r=0.49, P<0.001)呈正相关;立方样条拟合显示,人均GDP较高的地区,癌症发病和死亡水平上升趋势减缓。回归分析显示,在人均GDP较高的地区,总体世标发病率(β=12.08/105, 95% CI: 7.57~16.59/105)和世标死亡率(β=5.56/105, 95% CI: 2.70~8.42/105)较高;男性中肺癌世标发病率(β=3.63/105, 95% CI: 1.87~5.40/105)和死亡率(β=3.47/105, 95% CI: 2.00~4.93/105)较高,而男性肝癌世标发病率较低(β=-1.47/105, 95% CI: -2.78~ -0.16/105);女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的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癌症负担的重要相关因素。各地区可参考经济发展水平与不同高发癌种流行特征的关系,制定实施因地制宜的癌症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气象因素与青海省肺结核发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ARIMAX(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X, ARIMAX)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进行短期预测。  方法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分析气象因素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以2014―2018年肺结核月发病数作为响应序列,气象因素作为输入序列,通过互相关函数(cross-correlatioan function, CCF)图确定与肺结核发病有关的气象因素并构建ARIMAX模型,分别回代拟合和预测2014―2018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和2019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并与实际发病数相比较。  结果  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肺结核发病存在正向影响,气压、气温和日照时数为负向影响,风速既存在正向影响,也存在负向影响;通过CCF图确定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与肺结核发病存在相关,并最终建立纳入2个协变量(平均气温3阶滞后和平均风速2阶滞后)的ARIMAX(0, 1, 2)×(0, 1, 0)12最优模型,通过回代拟合和预测得出该模型拟合优度(R2)为0.7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为24.91%。  结论  气象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海省肺结核的发病,本研究建立的最优ARIMAX模型可用于预测肺结核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地区分布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以3 7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与老年抑郁症状及心脑血管疾病关联的城乡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结果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5.9%,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0.651, P < 0.001),城市和农村人均GDP水平均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城市=-0.850, P < 0.05; rs农村=-0.810, P < 0.05),农村人均GD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负相关(rs农村= -0.876, P < 0.05)。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未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1.876倍(OR=1.876, 95% CI: 1.561~2.255, P < 0.05)。  结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患心脑血管疾病会造成老年心理健康的双重负担,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对促进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某地区1 938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倦怠现况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工作压力、焦虑、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等对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  结果  湖北省某地区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综合得分为[34.00(25.00, 41.00)]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4.09%。工作压力、焦虑与职业倦怠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均呈负相关(均有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51, P=0.010),并通过焦虑产生间接影响(β=0.129, P=0.010);焦虑对职业倦怠有直接正向效应(β=0.360, P=0.010);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直接负向效应(β=-0.141, P=0.010),调节变量工作压力与支持利用度对职业倦怠有负向效应(β=-0.051, P=0.018)。  结论  工作压力和焦虑为湖北省某地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提高社会支持特别是支持利用程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85—2019年湖南省19~22岁大学生耐力素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高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1985—2019年连续进行的8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中选取14 490名19~22岁湖南省大学生的耐力跑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985—2019年湖南省汉族19~22岁大学生耐力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城市和乡村男生1 000 m跑时间平均增加41.9,45.4 s,城市和乡村女生800 m跑时间分别平均增加29.5,30.6 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17)、城乡分布(以乡村学生为参照组,β=0.44)、GDP水平(β=0.94)以及城市化水平(β=0.44)与男生耐力跑时间均值呈正相关(P值均<0.05);城乡分布(以乡村学生为参照组,β=0.92)、GDP水平(β=1.38)以及恩格尔系数(β=0.93)与女生耐力跑时间均值呈正相关,BMI(β=-0.47)与女生耐力跑时间均值呈负相关(P值均<0.05)。  结论  1985—2019年湖南省汉族大学生耐力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年龄、城乡分布、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和BMI为耐力素质的相关因素。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肃省凉州区气象因素对肺心病门诊人数的影响效应。  方法  搜集甘肃省凉州区2014-2016年日气象数据(气温、气压、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等)和每日肺心病门诊就医人数,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气象因子对肺心病门诊就医人数的影响关系及滞后效应。  结果  2014-2016年凉州区肺心病门诊人数合计20 462例,平均日门诊人数为18.67例,肺心病日门诊人数与气温和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与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气温对肺心病门诊人数影响最大(r=0.133,P < 0.001)。在日平均温度最高,滞后16 d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最高(1.26,95%CI:1.13~1.40),气温每升高1℃,肺心病门诊人数将增加1.26(95%CI:1.13~1.40)。极端低温(-18℃)时不存在发病危险,在极端高温(29℃),滞后0~15 d时对肺心病门诊人数的相对危险度达到最大。  结论  气象因子是影响凉州区肺心病门诊人数的重要因素,肺心病的患病风险会因为气温变化而增加,且影响效应会再当天立即发生。高温效应维持时间较短,相对危险度高,而低温对门诊人数的相对危险度则相对较低,并且滞后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50 Hz工频电磁场致职业暴露人群短时记忆力降低与外周血中Aβ1-42(beta-amyloid peptide 1-42)蛋白浓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51名火电厂电气运行人员为暴露组,26名同厂行政办公人员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短时记忆力测试,同时测定外周血中Aβ1-42蛋白浓度,比较两组中相关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  结果  暴露组8 h时间加权平均电场强度为1.690 kV/m,磁场强度为4.578 μT。对照组8 h时间加权平均电场强度为0.008 kV/m,磁场强度为0.026 μT。两组人员数字跨度得分暴露组低于对照组(t=3.702,P < 0.001);暴露组失眠出现率(15.69%)和记忆力减退出现率(21.57%)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 < 0.05);三项情感状态指标得分暴露组低于对照组:愤怒-敌意(t=2.239,P=0.028)、疲劳-惰性(t=2.024,P=0.047)、困惑-迷茫(t=2.489,P=0.015);外周血中Aβ1-42蛋白浓度(pg/mL)暴露组高于对照组(t=-2.414,P=0.018)。数字跨度得分与Aβ1-42蛋白浓度的变化并未发现相关关系(r=-0.173,P=0.133)。  结论  50 Hz工频电磁场可致职业人群短时记忆力损伤,并引起外周血中Aβ1-42蛋白浓度变化,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抑郁症状和年龄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自编《中小学生欺凌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1 19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中小学生网络受欺凌与抑郁症状(r=0.22, P < 0.001)和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40, P < 0.001),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38, P < 0.001)。抑郁症状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起中介作用(β=0.33, P < 0.001)。年龄调节中介效应后半段路径(β=-0.01, P < 0.001),且抑郁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结论  抑郁症状在中小学生网络受欺凌影响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年龄调节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室外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和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 NO2)暴露与肺结核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  收集南通市2014-2018年肺结核的逐日报告病例数,以及同期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通过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来探索气态污染物SO2和NO2暴露对肺结核风险的影响。  结果   2014-2018年南通市共报告肺结核15 799例。在此期间,南通市SO2和NO2周平均浓度分别为21.14(16.43, 28.35) μg/m3和35.57(25.07, 46.29) μg/m3。在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中,NO2浓度每增加10 μg/m3,肺结核在滞后24周的累积RR分别为1.41(95% CI: 1.02~1.96, P=0.040)和1.56(95% CI: 1.02~2.39, P=0.042)。  结论  室外NO2暴露会增加肺结核的风险,降低室外NO2的浓度将有利于控制肺结核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青海省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青海省2015—2019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信息并分析描述其治疗转归现况,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相关因素。  结果  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9.08%,呈逐年上升趋势(χ2 =120.630, P < 0.001)。不同市(州)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866, P <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发生就诊延迟、复治和非全程督导管理是影响治疗转归的危险因素。  结论  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结核病发病率受每千人床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人口密度与全年日照时数等因素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今后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各年份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的时空集聚性;建立时空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揭示结核病发病的时空非平稳性,同时与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拟合结果相比较。  结果  2014-2018年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全局空间Moran's I指数分别为0.43、0.44、0.47、0.49、0.37,呈现一定的时空相关性;时空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系数函数取值在(-1,1)区间波动,能很好反映结核病发病的时空异质性,各系数函数可信区间均不含0,通过时空非平稳性检验。多项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均优于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结论  中国大陆31个省份结核病发病率与四个宏观因素密切相关,各地区需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区域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南宁市在校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分析空间效应影响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空间扫描统计分析南宁市学生肺结核乡镇级别的报告发病情况,以描述疾病的空间聚集情况.并基于南宁市区县级别空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18年南宁市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关系, 为完善老年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于2021年5月6日-7月31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 949名老年人展开调查, 应用抑郁症筛查量表-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 PHQ-9)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评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C)进行测评, 利用X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共有1 937人有效完成问卷, 其中760人有抑郁症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 年龄越大、女性、健康行为等级为不健康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均有P<0.05)。结构方程模型中健康责任(β=0.20)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 自我实现(β=-0.15)、人际关系(β=-0.06)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  结论  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方式来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了解卫生保健人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4—8月对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普查。问卷内容涵盖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和卫生保健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不同城郊地区学校在卫生保健室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含分部和分校等)共有1 847所,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配备率达100%。全市仅有51.4%的中小学校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市区学校的人员配备符合率(59.3%)高于郊区学校(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P < 0.01)。所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都认为目前能接受到的能力提升机会较少,需要卫生机构提供能力提升的指导服务。  结论  上海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配备情况好,但人员空缺较大,且现有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留守青少年累积生态风险与性心理健康间感觉寻求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方法2020年5—7月,便利整群抽样选取山东省东陵市和河南省泌阳县12所中小学的青少年进行为期1年2个时间点的纵向追踪调查研究(T1和T2),共509名留守青少年纳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累积生态风险指数、性心理健康、感觉寻求及父母教养方式。采用AMOS 21.0验证纵向中介作用,采用Hayes程序进行调节作用假设模型检验。  结果  控制T1感觉寻求,T1累积生态风险可正向预测T2感觉寻求(β=0.37,P < 0.01),控制T1性心理,T1感觉寻求可负向预测T2性心理(β=-0.26,P < 0.01),感觉寻求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5.85%;T1累积生态风险与T2父母教养方式乘积项对T2感觉寻求和T2性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17,-0.24,P值均 < 0.01)。  结论  留守青少年累积生态风险通过感觉寻求影响性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教养方式调节了累积生态风险、感觉寻求与性心理健康间作用关系。高累积生态风险留守青少年可通过降低高寻求特质,优化父母教养方式来培养良好性心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开展大学生使用健身APP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三阶段复合抽样方法选取中国2 17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使用健身软件的相关因素。  结果  大学生健身APP使用报告率为61.9%,不同年级、身体健康认知、健身观念、健身目的和运动频率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01,37.15,214.12,31.23,316.21,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所属年级(β=-0.31)、健身观念(β=0.46)、健身目的(提升健康:β=0.52,减肥塑形:β=0.65)、软件友善度(β=0.34)和部分运动项目(跑步类:β=1.24,持械练习:β=0.80)是健身APP使用的主要相关因素(P值均 < 0.05);性别(β=0.30)、专业(β=0.01)、运动频率(β=-0.29)等因素与大学生健身APP的使用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对于健身APP使用程度高,年级、健身观念、健身目的、运动项目和软件设计是大学生软件使用的相关因素。健身APP需改进训练模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以提升大学生用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