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陈燕  程云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57-1359
目的 探索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体验.方法 通过对8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索其实习期间的职业暴露体验,为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经验及借鉴.结果 受访护生在实习期间均发生过职业暴露,暴露发生后护生经历了恐惧、担忧、无奈和无助感、后怕,且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结论 学校应重视对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医院应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减少职业暴露对护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及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探讨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对240名实习护生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类型和环节及对387名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职业暴露的类型以中空针头和玻璃刀片等锐器为主,血源性暴露的主要环节以拔针时发生的针刺伤及整理用物时发生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加强过程控制、实施标准预防、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等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以及将暴露后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和心理压力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创客教育在本科护生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7-8月,将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本科护生8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与观察组41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创客教学。比较2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前后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在手术室实习期间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和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及实习后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创客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艾滋病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和教育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在校护生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方法 对198名实习护生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的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护生对六步洗手法和针刺伤等锐器伤后处理两方面有较好的知晓率,分别为100%和97%;而护生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的概念、职业暴露的分级、暴露后预防性服药和暴露后监测的时间点等知晓率不是很理想,均低于50%。护生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防护行为有相关性(p<0.01)。有81.8%的护生表示有必要进行HIV职业暴露方面的培训。结论 加强实习护生的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燕  程云 《上海护理》2012,12(6):11-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进行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99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知识部分总计得分(11.62±1.72)分,得分率77.5%;态度部分(135.58±9.60)分,得分率90.4%;行为部分(137.40±15.20)分,得分率76.3%。结论实习护生在职业防护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职业防护态度较积极,但行为依从性较差,提示学校应重视其职业防护教育,减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余红梅 《护理研究》2015,(11):1401-1402
[目的]研究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80名高职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高职护生对自身素养、实习环境比较满意,部分护生不能与他人有效沟通,社会交往能力有待提高;职业认同及专业兴趣较低,对就业方向满意的仅占42.9%。[结论]高职院校应加强护生心理健康教育,适时走访指导,帮助护生强化职业认同,顺利完成实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了解临床护生在实习期间对带教老师人文关怀感知程度,同时提出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部属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进行个别深入访谈。结果:了解到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关怀主要涉及生活、学习方面,不关怀行为主要为心理、情感方面。结论:医院整体人文关怀氛围建立与发展,临床带教老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对护生临床实习期间人文关怀感知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针对措施。方法对2013-2015年进入临床实习的3届共1275名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科室、暴露原因、暴露部位、暴露源种类及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69例,其中针刺伤66例,占95.65%;体液污染伤口3例,占4.35%。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病房、急诊室。暴露原因中以拔针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注射最常见。暴露部位中手及手指达100%。暴露源中乙型肝炎最常见。69例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完全正确52人次,占75.36%;不正确的17人次,占24.64%。感染发生率为零。结论重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教育,培养良好工作行为和工作习惯,早期、规范伤口处理,建立暴露后上报和及时反馈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生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生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生沟通,注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实习护生锐器伤后心理应激反应发生情况,为实习前的锐器伤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243名护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间,有175名(72.0%)护生发生过锐器伤,其中有124名(70.9%)出现了恐惧、不知所措、紧张、焦虑等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防护教育和稳定型情绪是发生锐器伤及心理应激反应共同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疫苗接种是发生心理应激反应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和消极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率较高,与个人因素有关,应加强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教育知识培训和疫苗接种,及时进行伤后心理疏导,减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实习后期职业认同感及其心理状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实习管理及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实习后期的护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资料以录音的方式记录并转换成文字的形式保存;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解析。[结果]归纳总结出3个中心主题,即护生实习后期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生的心理状态受多因素影响,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不同;护生实习后期面临的就职压力,多数护生存在一定的焦虑。[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士的职业特点,积极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生实习期间的不同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积极有效干预,正确引导护生健康的心理状况,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质量;重视护生求职心理需求,积极为护生提供就业信息和相关支持,缓解其焦虑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现状、职业防护的行为和态度,分析相关因素,为探索护生实习期间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调查问卷》对10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体功效学/心理社会/组织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职业危害发生频次数在培训史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在培训史和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分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高,职业防护培训需求较高,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以期降低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某高校164名护生在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实习后较实习前下降(P0.01),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这个维度实习后得分有明显下降(P0.01);实习前对护生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有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和入学志愿;实习6个月后的影响因素有入学志愿。[结论]临床实习对护生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关注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朱莹  陶月仙  于晶晶  成玲 《全科护理》2021,19(17):2407-2410
目的:探讨实习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生)直面死亡时的情绪体验,为临床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杭州某高校17名于2021年1月处于实习期的高职护生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所得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结果: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高职护生直面死亡时的情绪体验可归纳为6个方面:临终关怀职业认同感水平低;护生对死亡病人的态度消极;害怕死亡病人的原因;直面死亡后的自我调适;生死教育的需求高;思考直面病人死亡的意义.结论:实习高职护生对死亡真实的内心感受多为恐惧、逃避的消极态度,护理教育及管理者应主动关注实习护生的内心感受,同时尽早对其开展生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染科实习护生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舟山医院感染科对实习护生开展的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方法与体会。结果经出科考核,205名护生成绩合格率为100%,且实习期间无一例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专项培训教育并落实相关制度,是阻断护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实习前开展职业防护补偿教育对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级高职护生285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40)实习前接受补偿教育;对照组(n=145)实习前未接受补偿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防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及实习期间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在护生实习前开展短期补偿教育对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实践技能训练、医院相关制度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方法 通过对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安全隐患的分析,加强对护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及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等,以提高护生安全防范的意识。 结果 2008-2010年护生在违规操作、护理差错、针刺伤、护理投诉等方面发生率比2005-2007年度明显减低,其中违规操作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加强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实习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标准预防教学方法降低护生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将临床实习护士31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5人和实验组158人,对照组按实习大纲进行教学,实验组在实习大纲的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标准预防知识及预防措施,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及锐器标准处理等教学内容,比较两组护生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及锐器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标准预防知识掌握及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好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对未明确传染病的患者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掌握合格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P〈0.05),锐器伤发生率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期间加强标准预防教学,规范操作行为,完善标准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护生对职业暴露及锐器伤防护的自觉性,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深入了解高校护生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情绪变化等实习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教学者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对58名高校实习护生进行了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主题.结果 受医疗服务体系特点、护生工作角色定位及实习护生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生在实习期间存在就业竞争压力过大、角色适应不良、工作负荷过重、交流沟通不良、职业心理落差方面的情感体验.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了解并重视护生的实习体验,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教育,以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职业认同感、感知压力、感知教师关怀的情况及前者与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及对策,为实习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军队211工程院校2007级和2008级护理本科班实习同学的职业认同感、感知压力及教师关怀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总体得分为(23.30±3.42)分,临床实习期间感知压力总分为(55.13±14.90)分,护生感知教师关怀水平的总分为(115.25±10.91)分。在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方面,"源于照顾患者的应激"、"源于作业和工作负荷内部的应激"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在学生感知的教师关怀方面,"逐步灌输让护生自信"与"认同生活的意义"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结论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感知压力和教师关怀水平与职业认同感之间有密切关系,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在护生实习期间提供适时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帮助护生培养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