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Ⅰ)苏丹兰GN、(Ⅱ)苏丹绿4 B、(Ⅲ)茜素绿啶、(Ⅵ)茜素紫3 B 和(Ⅴ)茜素亮紫R 五种氨基蒽醌染料用作亚硝酸法中的内指示剂,研究结果表明,它可在常温下,成功地应用于磺胺类、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苯唑卡因),其它含有游离芳香胺基或经水解产生芳香胺基的药物(酞乙酰磺胺、酞磺胺噻唑)以及经水解、还原产生胺基的药物(氯霉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与英国药典法测定结果一致,并具有方法简便、迅速、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荆花消紫合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23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口服中药荆花消紫合剂(荆芥、金银花、茜草、紫草、红土瓜、芥菜花、兰花参、生甘草等)加减治疗.结果 痊愈202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7.5%.结论 荆花消紫合剂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热凉血化瘀方外洗配合西药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癫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孝孝  崔红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05-2305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化瘀类中药外洗结合西药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癫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凉血化瘀方(水牛角、白茅根、生地、赤芍、紫草、小蓟、茜草、黄芩、丹皮)外洗配合西药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癫62例。结果:治愈5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8.39%。结论:中药外洗结合西药内服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癫使药直达病所,提高患者依存性,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茜草双酯对小鼠缺血心肌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损伤,观察心肌缺血时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改变,同时观察茜草双酯对紫的影响。茜草双酯500,2000mg.kg^-1.d-1能保护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揭示茜草双酯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兰  王侃  贾媛  戎立保 《中医学报》2020,35(1):144-14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茜草、茜草炭的止血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出血模型,以研究茜草、茜草炭的复合提取物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其止血机制。方法:空白组SD大鼠6只,灌胃给予5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造模SD大鼠20只灌胃给予戊酸雌二醇(2.5 mg·kg~(-1)),灌胃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茜草复合提取物组及茜草炭复合提取物组,每组6只,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5 g·L~(-1) CMC-Na,其他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对应的药物,7 d后观察茜草不同炮制品的复合提取物对子宫内膜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形态、以凝血四项试剂盒测定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栓素(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从形态上来看,模型组的子宫明显增厚且短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与模型组比较,茜草与茜草炭复合提取物均能显著延长TT、PT,缩短APTT,降低FIB含量(P0.01);茜草与茜草炭在缩短T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茜草及茜草炭复合提取物均能够降低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茜草与茜草炭比较,能够显著降低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推测茜草相对于茜草炭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影响更显著。结论:茜草、茜草炭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和花生四烯酸通路发挥显著的止血作用,而茜草炭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优于茜草,茜草较茜草炭对花生四烯酸通路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河南不同产地茜草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的方法进行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灰分的测定;用高效液相(HPLC)色谱法测定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茜草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大叶茜草素的含量有明显差别。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茜草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种植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茜草RubiacordifoliaL.是常用中药,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之功效[1]。茜草制剂能治疗膀胱结石。其同属植物欧茜草R.tinctorumL.(德国产)是用于治疗肾结石的药物消石素处方中的主药。但由于欧茜草中含有芦西丁(lucidin),有较强的致基因突变、细胞转化[2]及DNA结合作用[3],因此美国FDA已明确将其列为禁用药物。茜草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对中国产茜草和欧茜草进行化学研究,有助于扩大中国茜草的适用范围。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按选定的色谱条件,对中国茜草和欧茜草中的茜草素(alizarin)和芦西丁进行了定性鉴别,该法操作简便,分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行超快速液相色谱 (UFLC) 测定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和大叶茜草素的方法研究,并与 HPLC 方法比较,建立准确、高效的茜草药材质量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新型的 UFLC 系统,色谱柱为 Shim-pack XR-ODSⅡ (75 mm×3.0 mm, 2.2 μm),流动相为乙腈-0.2% 磷酸 (52∶48) 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 60 ℃,检测波长为 250 nm。结果 UFLC 法和 HPLC 法测定的茜草两种化学成分的量差异不大;UFLC 分析时间显著缩短,羟基茜草素和大叶茜草素的分析时间由 HPLC 法的 7.2、25.3 min 缩短为 1.2、10.5 min。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 UFLC 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快捷简便,适用于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和大叶茜草素的分析,是一种高效、可行的质量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水线草Hedyotis corymb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Ⅰ)、槲皮素(quercetin,Ⅱ)、七叶内酯(esculetin,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耳草酮A(hedyotiscone A,Ⅴ)、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Ⅵ)、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Ⅶ)、香草酸(vanillic acid,Ⅷ)、丁香酸(syringic acid,Ⅸ)、(+)-催吐萝芙叶醇[(+)-vomifoliol,Ⅹ]、(-)-二氢催吐萝芙叶醇[(-)-dihydrovomifoliol,Ⅺ]、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S-(+)-dehydrovomifoliol,Ⅻ]和茜素1-甲醚(alizarin 1-methyl ether,ⅩⅢ)。结论 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茜草与云南茜草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cordifoliaI)之根 ,功效 :凉血止血 ,祛瘀通经。是一味常用中药〔1〕。同属植物云南茜草〔Rubiayunnanensis (Franch )Diels〕为一味地方草药 ,药用其根及根茎〔2〕。功用补血活血 ,祛风除湿。两者常易混淆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生药学方面的鉴别研究 ,本文将二者从性状、显微方面做如下鉴别。1 茜草与云南茜草的性状鉴别、见表 1。表 1茜草与云南茜草的性状鉴别茜   草云 南 茜 草外  形 根呈圆柱形 ,有的弯曲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 ,顶端有地上茎残茎及细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醌茜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醌茜素对3种人胃癌AGS、MKN-28及MKN-45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醌茜素诱导AGS细胞凋亡能力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醌茜素对3种胃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经计算其IC50值分别为7.07μmol/L、22.55μmol/L及14.18μmol/L.醌茜素能诱导AGS细胞发生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01),并能够促进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P<0.001).当预处理ROS清除剂NAC后,能够明显抑制醌茜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p-p38、p-JNK、Bad、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1表达量增加(P<0.05),抗凋亡蛋白p-Akt、p-ERK及Bcl-2蛋白表达量减小(P<0.05).结论 醌茜素通过上调细胞内ROS水平,调控MAPK及Akt信号途径,进而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茜草双酯对大鼠血凝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和功能性子宫出血是计划生育工作和妇科中常见的问题。茜草嵌双酯是中药茜草有效成分“茜草酸”的衍生物,为我国首创新药。茜草性寒味苦,入肝经,有凉血、止血、行血及化瘀的功能。临床上用茜草双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探索其作用机理,观察了茜草双酯对正常大鼠几个血凝指标的影响。实验用SD雌性健康大鼠,茜草双酯用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配制。给药组灌胃给予茜草双酯1000mg/kg体重,灌胃体积为1ml/100g体重,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后24h,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从颈动脉取血,用常规方法作血小板计数,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钠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  相似文献   

13.
茜草醇提物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茜草醇提物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用热板法、电刺激法、扭体法测定茜草醇提取物 (相当于生药 1.5g kg灌胃 )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及茜草醇提物对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结果 多种实验方法均显示茜草醇提取物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并降低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结论 茜草醇提取物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茜草总蒽醌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茜草总蒽醌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用热板法、电刺激法、扭体法测定茜草总蒽醌 (6 0mg·kg-1灌胃 )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及茜草总蒽醌对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结果 多种实验方法均显示茜草总蒽醌明显提高小鼠各时间组的痛阈值 ,并降低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结论 茜草总蒽醌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茜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比较渗漉法、浸渍法、加热回流法3种提取方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大叶茜草素含量和干浸膏收率为指标,对影响茜草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 茜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次数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用于茜草的提取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制炭工艺制得的茜草炭止血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设置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观察不同制炭工艺制得的茜草炭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茜草炭能够缩短小鼠凝血时间,但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对茜草炭止血作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过去对肌组织和结缔组织的鉴别染色,较常用的方法是苦味酸-酸性复红(即Van Gie-son’s)染色法。该法只能辨认肌组织的存在,对较纤细的肌纤维难以分辨,加上保存时间较短(约数月即自行退色)。我们对肌纤维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发现酸性茜素黄S和酸性茜素蓝B对肌纤维染色效果最佳,现将染色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茜草中多糖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自茜草中提取多糖类成分 ,并予以分离 ;测试茜草多糖在抗辐射方面的生理活性 ;方法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测试茜草多糖对其造血组织和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 ,并以高剂量辐照后小鼠 30d的存活率作为抗辐射作用的综合指标 ;结果 :药理实验表明 ,两组多糖与对照组及茜草片组比较 ,可显著增加受 7.5gyγ -射线照射小鼠的脾重 (NP :P <0 .0 5 ;AP :P <0 .0 0 1)以及外周血白细胞数 (P <0 .0 0 1) ,并能提高受照小鼠的存活率 (AP :P <0 .0 5 )结论 :自茜草中分离的多糖NP和AP均具有抗辐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茜草总蒽醌的抗炎免疫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茜草总蒽醌 (TAR)的抗炎免疫作用。方法 用大鼠足趾肿胀法、棉球性肉芽肿、急性腹膜炎、小鼠耳廓肿胀法等急慢性炎症模型观察茜草总蒽醌 (6 0mg·kg-1)的抗炎作用 ,并测定TAR对小鼠碳廓清率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茜草总蒽醌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P <0 .0 1) ,但不影响小鼠碳廓清率。结论 TAR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并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茜草醇提物的抗炎免疫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茜草醇提物的抗炎免疫作用。方法 用大鼠足趾肿胀法、棉球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渗出性炎症法等急慢性炎症模型观察茜草醇提物的抗炎作用 ,并测定茜草醇提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茜草醇提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 (P <0 .0 1)。结论 茜草醇提物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并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