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林爱民  郭锋  吴素蓉 《中医药研究》2009,(11):1354-1355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同时加用卡托普利6.25mg或1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缬沙坦80mg,每日2次,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6.25mg~1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25mg,每日2次,卓均随访11.2月。两组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洋地黄、利尿、醛固酮受体桔抗剂(螺内酯20mg,每日2次)、美托洛尔12.5mg~50mg,每日2次,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纽90.6%,对照组78.0%(P〈0.05)。治疗组蛟对照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Benack评分均有好转。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症状以及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倍他乐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6周,观察倍他乐克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率(HR)的影响。结果:倍他乐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倍他乐克治疗组心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慢。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慢心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附桂强心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附桂强心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附桂强心饮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桂强心饮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肾阳虚)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单盲分成倍他乐克组 (治疗组 )与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各 32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症状缓解 ,心功能改善、抗心律失常、减少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抗心律失常、增加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方面作用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心合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口服益心合刺,对照组56例口服倍他乐克,同期进行临床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8%,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四肢浮肿、自汗、尿少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益心合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7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测定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心脏损伤进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强心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6.25mg口服每日2次,视病情逐渐增量至25~50mg每日2次。以15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5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强心汤治疗,对比两纽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LVEF。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x^2=7.87,P〈0.05),总有效率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除西医常规治疗外,配合应用中药强心汤以扶阳济阴、活血利水,可以明显增强疗效,并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恢复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后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停药比例,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ATⅡ、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ATⅡ、E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可有效调节内源性神经激素,改善心功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临床疗效优于伊那普利联用倍他乐克。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曲凡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02-110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3.33%,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5例,男性58例,女性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54例在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15天.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1.25%.观察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联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2周为1个疗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及醛固酮(ALD)值的变化,并与健康人22例对比;同时治疗前后观察左室射血分数(E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gⅡ、ET和AL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同时治疗组治疗后EF值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法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罗爱国 《河北中医》2010,32(3):469-47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予以强心、利尿、扩冠药物联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6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治疗组总有效率8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CHF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彩色超声心动图、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用药半年后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三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CHF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疗效更好,可以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艳慧 《光明中医》2011,26(3):552-55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更好的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心衰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加减,两组用药疗程均为6周.实验前后分别监测心功能分级和BNP.结果 治疗后2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血BN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血BNP下降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温胆汤加减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治疗);随机选择同期CHF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方法: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剂应用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12.5~75mg每天,每日2—3次。对照组26例,除不用倍他乐克外,余同治疗组,观察4~6wk。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3.3%(16/30),总有效率86.7%(26/30)。对照组显效率23.1%(6/26)总有效率65.4%(17/2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左摩心功能指标变化用x±s表示,治疗组有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倍他乐克可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时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速度要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