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系统研究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赋存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以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区域地质及典型植被样方调查,选取典型生态地质剖面,获取大九湖湿地岩石—风化壳—土壤—水—植被完整的地表与地下一体化数据,绘制其生态地质垂向剖面图,探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区内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生长环境状况,大九湖湿地生态地质垂向剖面类型主要分为湿生泥炭沼泽剖面、湿生草本沼泽剖面、湿生—中生草甸剖面、中生—旱生草甸剖面、旱生草甸剖面、典型森林剖面6种;影响区内生态地质剖面状况的关键因子是地下水水位,随着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剖面上的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大九湖湿地的环境现状是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充分调查区域地质状况是全面保护和治理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必要前提。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湿地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鹏 《煤矿安全》2023,(10):182-188
针对神东矿区地下储水空间的应用现状,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复合坝体的稳定性,通过现场取样与实验室制样,制备了煤柱+人工复合坝体试件,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下复合坝体试件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煤柱+人工复合坝体试件的吸水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弹性模量主要与坝体试件的结构有关,浸水对其影响较小,浸水对复合坝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较大,且从浸水初期就低于自然养护的试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复合坝体试件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总体均呈现降低趋势,抗拉强度上升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及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泉声  黄兴  刘建平  潘玉丛 《煤炭学报》2015,40(6):1213-1224
TBM工法因其安全、高效、优质、环保和有利于围岩稳定等优点,将是交通、水利和矿山等重大生命线工程建设的首选工法,而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及安全控制是TBM掘进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基础问题。在回顾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扣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及安全控制这一主题,阐明深部复合地层地质条件与力学行为特征、TBM-深部复合地层相互作用与致灾机理、深部复合地层TBM施工安全控制与系统适应性评价决策等关键科学问题。论述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研究思路,并介绍了部分研究进展。最后简述了TBM在煤矿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可以预见TBM工法将是未来煤矿超千米深部主要巷道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玉山 《中州煤炭》1997,(A00):44-46
阐述了人工冻融土的特征、解冻规律及其与自然土物理力学指标的比较,以及CFG桩复合地基在井塔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浅议地质环境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管理与矿政管理不是同一范畴。地质环境是由于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对人们生活或者生存具有影响的各种地质环境现象,其行政管理应该是如何保护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的问题。而地质矿产研究的实体是由于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矿产资源,矿政管理是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本文从地质环境的内涵、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地质环境的经济属性,以及地质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估和地质环境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简要地阐述了地质环境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结合多年地质环境项目管理的经验,探讨一下地质环境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地质环境项目管理风险根据风险不同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业主风险、人为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履约风险、决策风险、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7.
渭北煤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开发中遭受的自然与人类工程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环境灾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依据煤矿环境灾害链系统分析,全面论述了煤矿开发中的地质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该矿区煤层埋藏浅、开采厚度大、上覆基岩厚度较薄且有松散潜水含水层分布。区内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煤层开采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地质采矿因素,研究煤层开采对各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非线性模型,对研究区煤炭资源开采地质环境多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演变结果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得到了5个等级综合地质环境现状分区、开采变化的预测结果。该方法在评价复杂地质环境多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及预测综合地质环境演变方面具有更科学、精细、接近现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垫层对载荷试验成果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运用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了桩—土—垫层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在邯郸某场区不同厚度垫层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土应力比测试成果,探讨了垫层的厚度对载荷试验成果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厚度垫层条件下承载力特征值、桩土应力比、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垫层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对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目标和设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了系统的数据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检索,数据分析处理等管理功能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吴雪茜  周大伟  安士凯  陆春辉 《煤炭学报》2015,40(12):2927-2932
淮南潘谢矿区为高潜水位煤层群开采条件,随着煤炭大规模开发,引起地表大范围的沉陷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生产规划,应用开采沉陷预测技术、地理信息及遥感技术,对淮南矿区土地、水域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治理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沉陷区土地面积占比整体快速下降,而水体面积占比快速上升,到煤炭资源采毕后,淮南潘谢矿区范围内(不包括留设煤柱保护的建筑用地)积水面积相当于100个西湖,达597.6km2;蓄水容积相当于3个太湖,达143.6亿m3;生态系统结构由陆生生态系统转变为水陆复合生态系统。鉴此提出一套湿地生态系统重构、生态农业构建等多种治理模式相结合的复垦和生态修复体系,充分利用沉陷区并改善生态环境;结合沉陷积水区、天然湖泊洼地及水系相通的条件,将沉陷区开发为蓄水工程,为国家“引江济淮”服务,改善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  相似文献   

12.
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损坏大量的土地,传统沉陷复垦模式不能很好解决南四湖流域沉陷复垦问题,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了引黄河泥沙复垦的新模式。引黄充填复垦需要比较准确估算地面的沉陷面积及体积,进而确定引黄复垦所需泥沙量。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及概率积分法模型,提出了利用煤炭产量估算沉陷面积及体积的方法。据此计算了该区域截止2009年底已形成的存量沉陷面积及体积,以及未来每年新增的沉陷面积及体积。测算出复垦所需的泥沙量及引入水量,进而分析了复垦可行性,得到了每年可复垦的土地数量,并认为引黄复垦工程可作为一个长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平原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矿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交互存在,科学制定土地复垦战略,引导土地复垦统筹,对于解决采煤塌陷区矿、地、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首先利用SWOT模型梳理了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因素,得出相应的土地复垦战略方案;然后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最后对SWOT模型分析得出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或者制约关系;②受影响最大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因素,权重值达到0.23;③8种备选方案中土地复垦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土地复垦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机制三种方案比较重要,权重值分别为0.23、0.20、0.15。研究结果在目前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可以为统筹解决采煤塌陷区存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东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东洞庭湖所在地岳阳是湖南第二大旅游增长点之一,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科学开发东洞庭湖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对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许多煤矿周边由于地下开采而形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区,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减少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才能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山沿海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唐山滨海地区地震、地面沉降、海(成)水入侵、水土污染、湿地锐减等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其形成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预测了其发展趋势。认为在唐山沿海经济开发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将防治和减缓灾害的发生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纳入唐山沿海开发规划和管理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7.
唐山沿海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唐山滨海地区地震、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水土污染、湿地锐减等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其形成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预测了其发展趋势。认为在唐山沿海经济开发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将防治和减缓灾害的发生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纳入唐山沿海开发规划和管理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采煤塌陷地复垦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规模农业发展格局,然而以往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仅仅针对地块条件,较少考虑地块间的连通性问题,制约了复垦利用成效。本文首先对未修复采煤塌陷地地块与周边耕地进行景观连通性评价;然后以耕地为复垦导向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了研究区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研究表明:(1)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复垦为耕地后对耕地生态网络结构的贡献程度均较高,连通性水平1级至3级的采煤塌陷地占总面积均超过98%;(2)徐州市共有采煤塌陷地11121.27公顷,其中有面积为7906.22公顷的塌陷未积水区景观连通性较高。其中复垦利用潜力为1级至3级的塌陷地适宜复垦为耕地,面积为6060.57公顷,占比76.65%。基于连通性分析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评价,可以为采煤塌陷地复垦专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采煤塌陷地科学合理展开修复,缓解地区土地利用瓶颈约束。  相似文献   

19.
永城市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地面塌陷严重,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发现,地质环境问题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地面塌陷及其伴生地裂缝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实施人工湖、人工岛及土地平整治理措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服务于日月湖规划和旅游发展,推动了资源枯竭的产业转型,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志斌  李善财  薛长军 《中州煤炭》2022,(9):157-161,169
洛洼铅锌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青海南山冒地槽褶皱带隆务河凹陷内,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赋矿围岩为一套浅海相砂砾岩,成矿受沉积作用、构造运动综合控制,矿体一般产于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银铅锌矿体28条。在讨论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三叠统中岩组砂砾岩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矿源物质,构造运动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具中低温热液成矿的特征,为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