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花生四烯酸(从)和二磷酸腺苷(ADP)的储存条件.方法 随机收集101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分别用不同储存条件从和ADP作为诱导剂,上机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A-50℃储存0月和7月诱导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hydrolase)通过参与黄曲霉毒素B1的解毒代谢,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应用PCR-SSCP方法研究环氧化物水解酶的多态性,发现该酶有一多态位点,该多态性位点的一个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相关。p53249密码子突变的肝癌患者均含该等位基因。研究结果提示,环氧化物水解酶为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的不同亚型肝癌细胞差异蛋白的初步筛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体外培养的不同亚型肝癌细胞株蛋白质表达差异,筛选肝癌的标志蛋白。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了两种肝癌细胞株(肝细胞癌,SMMC-7721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HCCC-9810)以及正常肝细胞(L102)的蛋白质谱。选用阴离子交换柱处理上述细胞总蛋白,用6种不同pH的洗脱液洗脱柱床,通过改变洗脱液的pH值将总蛋白分成不同pI范围的6组。每个组分用WCX2和IMAC3两种芯片检测。采用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获得的数据采用Ciphergen公司的Proteinchip Software3.0.2软件分析。结果与L02细胞相比,有12个蛋白质在两种肝癌细胞株中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4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8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在对两种肝癌细胞株的蛋白质谱比较时发现,不同亚型的肝癌细胞有其各自的标志蛋白,其中11个蛋白分子在SMMC-7721细胞中高表达;在IHCCC-9810细胞中7个蛋白分子高表达,10个蛋白分子低表达。结论不同亚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蛋白质谱比较时有共同的差异蛋白,同时不同亚型肝癌细胞之间的蛋白质谱表达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国内医讯     
国内医讯黄曲霉毒素能使癌抑制基因突变由美国、中国、泰国、瑞士、法国等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进一步确认,黄曲霉毒素之所以能够导致肝癌,是因为这种真菌毒素能够使人体内一种特定的癌症抑制基因发生突变。这些科学家称,对在美国、中国和泰国分别采集到的尚处于...  相似文献   

5.
在对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中,用成纤维细胞IFN—β(干扰素-β)和MEZ(Mezerein,蛋白激酶(活化剂抑制毒素)处理人的黑色素瘤细胞,产生了不可逆的生长阻遏和终末分化,并引起细胞程序性凋亡。为了研究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995年Jiang等。采用了消减杂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组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超抗原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肝癌和肉瘤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SEB获得高效表达,并一步将其纯化至均质,与天然毒素相比较,重组SEB的免疫学活与超抗原活性基本相似,首次证明,即使SEB的浓度为10ng/L,仍然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对小鼠体内的肝癌和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重组SEB在体内外均有一定肿瘤抑制作用。是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用破伤风毒素免疫过的人B淋巴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产生的种间杂文瘤,能分泌人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本实验的一株杂交克隆,在培养十三个月后,仍继续分泌高滴度的抗破伤风毒素。该抗体能结合破伤风毒素的B段,而且能保护小鼠免受破伤风毒素的侵害。此实验研究,将提供用人的单先隆杂交瘤抗体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炭疽杆菌的基因和蛋白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最近在研究炭疽病方面取得进展 :①他们发现一种特殊基因 ,它能使一批实验鼠产生对炭疽毒素的抵抗力 这种基因能控制产生一种称为Kific的蛋白质 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细胞对炭疽毒素的反应 基因Kific具有抑制炭疽杆菌的功能 ,增强抑制外来侵袭物的能力 .②英国科学家发现炭疽捍菌会分泌一种蛋白质 ,7个这种分子会结成一个环 ,嵌在一个细胞膜上打出一个孔洞 ,有一种酶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内部造成破坏 .一种多肽能阻止炭疽毒素通过这种小孔进入细胞 .该研究在使炭疽杆菌无法侵入细胞方面取得了成果 .上…  相似文献   

9.
运用抗T-2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谷物(小麦、大米)中T-2毒素的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样品经三氯甲烷—无水乙醇(4∶1)提取,用中性氧化铝/活性炭柱净化,制备成样液,供ELISA检测之用。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0.1ng/检测孔(1ng/ml),敏感范围为4~1000ng/ml,平均回收率为97.2%~113.2%,精密度为5.1%~14.2%。运用该方法,首次从引起食物中毒的大米中检出T-2毒素,其含量为178.2~418.8ppb。  相似文献   

10.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A、玉米赤霉烯醇、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等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已在许多实验室制备成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交叉反应少、可靠性好并易生产等特点。单抗与酶联。放免以及免疫亲和层析等快速免疫学方法结合可检测最低浓度达ng/ml的真菌毒素,并应用到检测玉米、花生、花生油、牛奶、奶制品和猪肾等食品中的真菌毒素。采用这些免疫学技术,样品制作一般简化为用溶剂抽提出真菌毒素后直接溶解,不需提纯;在该情况下能检出每kg样品中1~5μg的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11.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1]。肠梗阻会破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细菌繁殖增加产生大量毒素,而大量体液丧失、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大量细菌繁殖、毒素释放等均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014年3月10日我科收治1例肠梗阻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与精心护理,于2014年4月13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是由感染β噬菌体基因组的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342da的外毒素,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伸因子Ⅱ(EF-2),阻断细胞蛋白合成,导致细胞死亡。毒素经胰蛋白酶水解分成193个氨基酸残基的A片段和342个氨基酸残基的B片段,A片段分子量为22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癌药阿霉素成功地诱导增减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用20μmol.L^-1阿霉素作用肝癌细胞3h,换培养液继续培养12h后,肝癌细胞DNA结构发生断裂,电泳呈梯状。肝癌细胞形态改变出现细胞膜小泡和凋讯小体形成等凋亡细胞特征,经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体积缩小胞膜皱缩的肝癌细胞表面产生一种球形小体,有的肝癌细胞崩解为碎片状,形态学观察结构提示,肝癌细胞产生的球形小体可  相似文献   

15.
中美医学家历经3年半科研攻关,发现microRNA-126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由此揭示了采用干扰素预防肝癌复发的有关机制和敏感患者筛选标志。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撰写的论文《microRNA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肝癌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最近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同期还发表了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撰写的评论,对这一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认为研究不仅从机制上提示炎性反应介质在肝癌进展中关键性作用,并为提高改善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提出了临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细胞原代培养制备过程中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培养是研究肝癌细胞各种特性的常用方法。原发性肝癌细胞原代培养可使肝癌细胞最大程度地保持其在体内的各种生物和遗传学特性,有利于对肝癌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进行研究。原代培养对分离和培养肝癌细胞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常采用胰蛋白酶分离细胞法,机械分离细胞法...  相似文献   

17.
肝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cDNA序列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筛选并鉴定肝癌组织特异表达基因。方法:通过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用抑制消减杂交法构建肝癌与癌旁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用PCR方法进一步筛选出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用Northern印迹方法对新的cDNA序列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消减文库中随机挑取的100个白色克隆中筛选出13个阳性克隆,DNA测序获得11个不同的c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6个cDNA片段与在基因高度同源,5个cDNA片段为新的序列。其长度大于300bp的3个新序列,Norther印迹证实它都来源于肝癌组织。结论: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构建的肝癌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富含肝癌特异表达基因,经验证的3个新的cDNA序列可能为肝癌特异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不同型别的HLAⅡ类抗原对细菌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和链球菌致热毒素A,诱导人T细胞产生TNF的影响。在DR+细胞参与或DQ+细胞参与下,毒素刺激可诱生高水平的TNF,但在DP+细胞参与下,毒素诱生的TNF产量甚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急诊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明胶海绵、碘化油对14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术,其中4例同时加用表阿霉素行栓塞化疗。结果:14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全部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无复发出血。其中2例术后2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12例生存4~25(平均7.6)个月。结论:TA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连素和6种常用抗生素对大肠杆菌O157:H7中国分离株产生志贺样毒素的影响。方法:利用志贺毒素对Vero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并可使其释放乳酸脱氢酶(LDH)的原理,使用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的LDH的含量。结果:将大肠杆菌O157:H7在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的亚抑制浓度中培养后,可增加大肠杆菌O157:H7对Vero细胞的毒性,但不同菌株有差异,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最小抑制浓度很低,但其对vero细胞毒性作用,随着药浓度的降低而增高,黄连素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O157:H7没有抑制作用,和抗生素相比,黄连素对大肠杆菌O157:H7产生和释放志贺毒素比较小。结论:黄连素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其刺激大肠杆菌O157:H7产生和释放志贺毒素的作用较抗生素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