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其效果既能美容又能改善视觉功能。我们采用皮肌瓣悬吊术治疗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获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 我们近几年采用此法共做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12例21眼,其中男9例16眼,女3例5眼,术前提上睑肌肌力0~1mm者8眼,2~3mm者11眼,4mm为2眼,均排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云克(^99Tc—MDP)对Graves’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19例Graves’眼病患者,均进行了碘-131治疗,其中10例在碘-131治疗前即有突眼,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眼,4例在甲亢治愈或甲低时出现突眼,其中突眼病史3年以上的3例,1~3年6例,1年以下的10例。每次静脉注射云克两套共10mg,每2天注射1次,20套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云克对Graves’眼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为89.5%,显效率36.8%,而且突眼程度越轻、突眼病史越短则疗效越好;相反,突眼程度越重、突眼病史越长则疗效越差。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应尽早应用云克对Graves’眼病进行3个疗程以上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上睑下垂在术式上一致公认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是治疗不完全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 ,借助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治疗完全性上睑下垂 ,作者自 1 989~ 1 999年在Frieden -wald -Guytou氏术式上加以改进上睑下垂 1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 8例 2 6眼 ,其中男 1 5例 2 1眼 ,女 3例 5眼。外伤性上睑下垂 2例 2眼 ,先天性的上睑下垂 1 6例 2 4眼 ,年龄 1 0~ 5 8岁。轻度上睑下垂 1~ 2mm 1 0例 1 4眼 ,中度上睑下垂 2~ 4mm 6例 1 0眼 ,重度上睑下垂 4mm 2例 2眼。适应证 提上睑肌功能小于 4mm的上睑下垂 ;有严重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观察Graves眼病适形放射治疗近期效果,探讨适形放射治疗在Graves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35例患共46只突眼单纯球后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效果及预后冈素。结果 适形放疗停止4个月以后,突眼缓解率为80%,突眼度平均缩小3.1mm。结论 球后适形放疗足治疗早期Graves眼病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云克 (99Tc -MDP)对Graves’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探索其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19例Graves’眼病患者 ,均进行了碘 - 131治疗 ,其中 10例在碘 - 131治疗前即有突眼 ,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眼 ,4例在甲亢治愈或甲低时出现突眼 ,其中突眼病史 3年以上的 3例 ,1~ 3年 6例 ,1年以下的 10例。每次静脉注射云克两套共 10mg ,每 2天注射 1次 ,2 0套为 1个疗程 ,2~ 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云克对Graves’眼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总有效率为 89.5 % ,显效率 36 .8% ,而且突眼程度越轻、突眼病史越短则疗效越好 ;相反 ,突眼程度越重、突眼病史越长则疗效越差。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应尽早应用云克对Graves’眼病进行 3个疗程以上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32例Graves眼病的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眼病又称浸润性突眼或恶性突眼 ,该病的治疗仍是临床难点之一 ,一般以抗甲亢治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 ,但临床效果欠佳。本文对长海医院放疗科自 1993年至2 0 0 0年 3月以来共 32例 Graves眼病患者的放射治疗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32例患者都曾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1~ 6 9岁 ,平均 45 .6 5岁 ;双眼突出者 2 5例 ,单眼突出者 7例 ,均经抗甲亢治疗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放疗前临床诊断均已明确 ,并按美国甲状腺协会 1977年制定的 Graves眼病诊断标准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7年6月~1998年4月,共收治眼外伤108例其中角膜穿通伤32例,占29.63%,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均为单眼伤,右眼22例,左眼10例男24例,女8例。年龄5~79岁。锐器伤24眼(75%),钝器e8眼(25%)。1.2伤口情况穿通伤角膜中央区6眼,界上象限5眼,鼻下象限9眼,颞上象限4眼,颞下象限8眼。伤口2mm以下眼,3~6mm15眼,6~9mm8眼,10mm以上1眼。1.3并发症外伤性白内障12眼,虹膜脱出伤口嵌顿1眼,前房出血8眼,球内异物2眼,眼内炎3眼,玻璃体积血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晶体半脱位2眼。1.4治疗方法入院后即施行清…  相似文献   

8.
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前后路结合法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31例眼,随A访3个月~3年,结果治愈率87%.提上睑肌肌力≥3mm者治愈率为92.9%,肌力0者为75%,肌力1~2mm者为84.6%.对此术式的适应证、并发症、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球后注射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8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眼病,又称浸润性突眼,眼部症状较重,常伴有上睑回缩、瞬目减少、凝视、兔眼、眼睑迟落、突眼等。多数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己明确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减少患者的痛苦,近几年来我科对87例(157只眼)Graves眼病在常规药物抗甲亢治疗的同时给予球后注射强的松龙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对眼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屈光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我们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 997~ 1 998年我院对3 2例 (3 5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男 1 6例 (1 8只眼 ) ,女 1 6例 (1 7只眼 )。年龄 3 3~ 79岁 ,平均 59岁。A超测量眼轴长度为 2 6~3 5mm,平均眼轴长为 (2 8.2 9± 2 .1 4 ) mm。其中皮质型白内障 8只眼占 2 2 .8%、后囊下白内障 1 0只眼占 2 8.6%、核性白内…  相似文献   

11.
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亦有单、双侧之分。百余年来,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已多达百余种。目前较常使用的有三四种,各有优缺点。找0]近一年来采用眉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各类上睑下垂患者6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6人,男4人,女2人,共10只患眼。年龄10~77岁。其中3例20岁以上,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余3例50岁以上者。为老年性上睑下垂,均合并倒睫,其中1例曾在外院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者。术后随访观察,上睑动度均较术前增加3~6mm,平视时无术前的抬眉皱额现象,且有两眼外形一致的重睑。闭眼时不露或仅露少…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也是海港作业区职工常见眼病之一 ,传统方法多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 ,复发率高达 2 0 %~ 70 %。自 1 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5 6例 61只眼 ,复发率 3 .2 8%。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患者 5 6例 61只眼 ,应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其中男 3 9例 (4 2只眼 ) ,女 1 7例 (1 9只眼 ) ,年龄 41~ 76岁 ,平均 5 5 .1 3岁。静止期 3 5只眼 ,进展期 2 6只眼。均以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 2 .5mm以上为手术指征。复发标准 ,手术区内有胬肉组织及血管增生。手术方法 ①术前准备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应用眶膈筋膜及上横韧带悬吊术治疗轻度中度上睑下垂病人52例64只眼,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5年1月~1996年1月,共收治52例患者,治疗64只眼,其中男32例34只眼,女20例30只眼,年龄在3~16岁之间。52例中,外伤性上睑下垂2例2只眼,先天性睑下垂48例60只眼,复发性上睑下垂2例2只眼,均为自然平视时,上睑缘遮盖瞳孔上缘或瞳孔二分之一者。 2 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4.
王燕  余绮玲  陈定宇  陈珊茗 《广东医学》2006,27(8):1205-1206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0例Graves眼病患者按眼病分级分为恶性和良性突眼组。恶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3~6级;良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0~2级。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结果恶性突眼组TT3,TT4,FT3,FT4,TRAb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突眼组(P〈0.05),sTSH显著低于良性突眼组(P〈0.05)。结论严重的甲状腺毒血症、高血清TRAb和吸烟可能是导致Graves眼病熏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 CT、MRI在 Graves眼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6例经临床和 (或 )实验室检查诊断 Graves眼病的 CT扫描、MRI等临床资料。结果 :眼球突出 2 9例 ,眼外肌肿胀 36例、眶尖眼外肌增厚 14例 ,视神经增粗 6例、眼上静脉扩张 2例、泪腺肿大 1例。结论 :CT、MRI检查可做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CT扫描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Graves眼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轴位及冠状位CT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3 7例Graves眼病CT观察 ,Ⅰ度突眼 3 1例 (83 .78% ) ,Ⅱ度突眼 2例 (5 .41% ) ,无突眼 4例 (10 .81% )。双侧眼外肌受累 3 0例 (81.0 8% ) ,单侧眼外肌受累 3例 (8.11% ) ,无眼外肌受累 4例(10 .81% )。其中内直肌增粗 63条 ,下直肌增粗 5 3条 ,上直肌增粗 44条 ,外直肌增粗 3 4条。眶尖密度增高 7侧 ,泪腺增大 5侧 ,视神经增粗 5侧 ,眼睑肿胀 6侧。CT增强检查 2 6例 ,均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并能判断突眼程度及眼外肌受累程度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2003年11月开始,用肝素钠注射液于瘤体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患者2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1月-2005年4月门诊治疗的25例(46只眼)眼睑黄色瘤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1例,年龄40~55岁,平均48岁。肿瘤部位:对称生长于上睑内侧19例(38只眼),上下睑内侧2例(4只眼),右上睑2例(2只眼),左上睑2例(2只眼),瘤体最大12mm×8mm,最小6mm×5mm,其中做过冷冻治疗3例,做过激光治疗1例。治疗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未见异常。1·2方法以0·5%碘伏消毒患眼眼睑皮肤,用一次性1m…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1例上睑下垂27眼病例,其中男15例,女6例,9例为14岁以下儿童;提上睑肌肌力3~9 mm,平均(4.2±2.1) mm,重度上睑下垂18例,占85.7%.所有病例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排除重症肌无力等全身疾病.Bell现象均阳性.其中1眼曾经行重睑术...  相似文献   

19.
<正> 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而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不仅影响美观,造成患儿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而且容易导致患眼弱视及斜视,因此要求早期手术矫正。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巩膜条带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组病人均为儿童,故须针对小儿的特点及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特点进行护理。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21只眼;其中男性7例、8只眼,女性11例,13只眼;年龄最小5岁,最大10岁,平均7岁;双眼3例,单眼15例;提上睑肌肌力均为0~2mm。18例病人均在全麻下  相似文献   

20.
结角膜干燥症临床上药物治疗均不满意,手术疗法文献尚未见报道。我们在1984年至1985年采用母体结膜移植术治疗9例13只眼获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12只眼,男4例,女5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23岁。选择经临床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眼于涩、磨、畏光症状明显的病例要求具备母亲健康,迫切需求治疗愿作供体的青少年。2手术方法2.1术前准备:取患者术眼上睑外跳穹窿部结膜送病理检查,报告均为:鳞状上皮增生,未见林状细胞。schirmer氏试验均取35mm长.smm宽标准滤纸条,将一端smm处折叠成钓,夹挂于下眼睑外1/3结膜内,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