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博弈视角看保险信誉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薇 《理论界》2006,(4):196-198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我国目前发展保险市场中出现的投保人诚信缺失、保险欺诈等现象,是在现有的个人信用体系缺位的制度安排下授受信主体间动态博弈的均衡结果。建立以个人保险信用体系(包括征信与评价两方面内容)为重点内容的保险信誉机制,通过实现信誉信息的高效率传递,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环境条件,从而有利于信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需要政策激励和金融资本推动.文章借鉴互惠合作效用函数思想,在弱化假设条件的基础上,从动态视角分析了金融资本、文化企业和政府行为的三方博弈,结果表明:在政府不参与的状态下,仅靠金融资本和文化企业的随机博弈很难达成合作均衡;金融资本和文化企业的有效合作,需要政府根据二者不同成本支出给予差异化的财政和税率优惠.实践中政府还要先行明确给出激励条件,这一行为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还可促进参与各方的最终效用达到最优;此时,若金融资本和文化企业一致行动,将构成三方博弈中唯一的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3.
陈舜 《学术探索》2012,(2):84-86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渠道成员结成战略联盟是一个"囚徒困境",渠道冲突由博弈的均衡结果来反映;而在信息不对称时,由于渠道成员之间的激励不相容及各自核心资源优势,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变成不可置信,渠道成员博弈的最优相机决策是建立在对对方溢出量的预期和事先竞争力的对比,此时,渠道成员结成战略联盟也变成不稳定。渠道冲突由博弈策略以外的相关均衡来反映,即根据特定相关信号机制进行决策选择而实现均衡。  相似文献   

4.
税收征管单重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者的违规与税务机关的征管是税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很多情况下.针对税收征管的漏洞,税款流失的税收监督博弈都忽视了这些问题:税务机关受很多因素制约,稽查时也存在成功概率问题,纳税者的纳税行为属于重复行为要考虑声誉成本,等等.所以,本文根据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税收征管博弈模型进行了多重博弈的扩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纳税者偷漏税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复博弈、信息不对称与诚信建设的博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问题可归结为"讲真话"与"守承诺"问题,按照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的基本立场,这两类诚信问题的产生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人们的机会主义动机,二是博弈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要建设诚信社会,除了伦理教化与第三方的强制、监督以外,还应该通过博弈机制的构建以激励人们选择诚信行为。一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重复博弈关系抑制人们的机会主义动机;二是要通过构建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机制,以诱导信息优势方讲真话、守承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牛奶产品为例,对食品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文章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机制的构建是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微观层面,需要改进博弈的信息结构,成立奶农专业合作社、进行双边治理或一体化治理;在产业层面,需要借助于私人或政府实施第三方惩罚机制;在法律框架下,提高惩罚额度(集体诉讼制度)、完善信息制度(信息举报和权威发布)、提高对"监管者"的惩罚与激励等必须进行机制的进一步改进,才能促使博弈达成合作均衡。市场、社会、政府的作用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中日在海外石油上的合作困境,认为制约合作的困境在于缺乏互信的双方,在“存量约束”条件下存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所以中日合作关系要在海外石油上得以推进,就必须从此均衡条件出发,以替代能源、节能技术为突破口订立基于互信的政治契约,实现“完美记忆”在“开源”领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中央政府加强监管,健全流域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游戏"规则的公平和公正.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地方政府和受水区地方政府双方的合作及非合作博弈,在理性经济人和风险不对称的假设下,建立博弈模型,探讨各方在利益冲突中的行为特征,通过求解纳什均衡,给出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寻求协调双方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囚徒困境的扩展出发,讨论了重复博弈过程中知识积累对信息不完全的改善作用,以及当存在着外在的惩罚性措施时,如果该措施能改变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对博弈均衡所产生的影响。运用这两条基本思路,文章考察了近些年来出现在我国的银行信贷现象,指出惜贷是商业银行在知识积累和外来强制性制度安排等多种条件下自发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户和企业家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否得以发展以及发展的影响因素。首先分别计算了博弈参与人在各种策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进而求出博弈可能的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影响专业合作组织得以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曼用数理分析工具演绎出概念和假设,并给出精确的公式和结论;用数理模式证明,即使短期利益严重冲突的对立各方,也能够在重复博弈中获得和平合作的均衡结局。谢林开创的非数理博弈理论,更重视决策主体对声誉、自信、传统等社会行为的判断,侧重分析行为者本身与他人间的反应和互动,并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通道,成为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钟情博弈论,反映出世界经济决策方式的演变———注重实际和互动,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进行决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把中国的“入世”进程置于国际体系的层面进行考察研究。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可以看作是围绕围绕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与均衡而展开的竞争与合作。而互动本身又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过程。本文运用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国从申请“复关”到“入世”的各个阶段。结论是,中国“入世”进程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就在于,如何能够在高加入成本与原则性问题之间求得均衡。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企业竞合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纯竞争与合作只是极端情形,竞合策略是集群企业获取更大收益的选择.集群企业竞合行为博弈基础模型表明:只有在预期合作收益与预期竞争收益之比大于对手愿意合作概率与愿意竞争概率之比时,才选择合作行为.放松同质企业假设,扩展模型表明:地位不对称的博弈双方对竞争与合作行为的选择条件与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呈不对称状态.相比强势企业,弱势企业选择合作的条件与要求低,但先择竞争行为可能是一个更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科研合作日益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开展的主流方式,如何促进科研合作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对"统一分配"及"自主选择"两种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统一分配"模式更优,而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科研人员研究专长差异以及协调重要性的大小。协调重要性越大、研究专长差异越大,科研管理模式应倾向于"统一分配";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强,应倾向于"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信息主要是有关企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围绕人力资源信息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交易权等权益,博弈的参与人在博弈地位、信息的占有上都不对等,所以只有采取恰当的博弈策略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权益中的博弈走向合作博弈,实现博弈均衡,以实现其各自利益目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集群企业间稳定合作意义的基础上,运用重复博弈的“声誉”模型,分析了在集体惩罚机制的作用下,集群企业将会长期采取稳定的合作交易经营模式。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集群是有利于集群企业之间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一种有效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各国能源外交日益频繁以及国家间能源矛盾和冲突日益显现的今天,如何寻求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在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下探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国家间博弈要实现"合作解",这和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中保证合同得到履行的机理是一样的,它同样可以依托自组织实施的双边声誉机制、多边声誉机制和具有正式制度的第三方机制.在目前国际能源合作的第三方机制缺乏的条件下,中国应改善双边博弈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声誉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静态博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并加以分析可知,博弈的均衡解受外包商对“声誉”的重视程度、合约条款是否完善、发包方选择外包何种业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控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应完善金融服务外包配套法律框架及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金融外包商资格审查和信用评级制度,并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和认购量能作为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明公司的质量.本文发现:公开增发发行成本较高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存在唯一的分离均衡,此时高质量公司定向增发,低质量公司配股;当公开增发成本较高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时,定向增发是唯一的混同均衡;当公开增发成本较低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公开增发是唯一的混同均衡.模型预测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为正,配股的公告效应为负,而公开增发的公告效应不明确,这与大量实证文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吴新民 《学术论坛》2007,30(8):22-24
文章在介绍次协调逻辑的由来、发展和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用次协调逻辑原理分析合作博弈的非零和性特征,进而论证多主体互动与均衡互利的关系,以及合作博弈的方法、途径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